(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200)
【摘要】目的:探析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综合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腓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0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tibiofibula fracture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fracture of tibiofibula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u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bservation group complication rates were l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give tibiofibula fracture patients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key words】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ibiofibula fractures; Nursing
胫腓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滑倒、高处坠落、暴力打击以及车祸等,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1]。临床上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影响预后恢复。因此,本文对综合护理运用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34~69岁,平均(51.6±20.8)岁,其中20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受伤原因:6例为坠落伤、7例为重物砸伤、32例为车祸伤;观察组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年龄35~70岁,平均(51.7±20.9)岁,受伤原因:5例为坠落伤、9例为重物砸伤、31例为车祸伤。入选标准:①符合胫腓骨骨折标准,且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②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③合并严重精神异常或者意识障碍者。两组的性别、受伤原因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责任护士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将病床上的枕头去掉,使患者保持平卧位,术后6h内,叮嘱患者保持禁食禁水状态,将患肢抬高45°~50°,对伤口渗血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渗液、渗血情况,应该及时更换敷料,使创面保持干燥、清洁,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同时,对患肢运动、感觉以及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患肢肿胀程度,一旦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对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耐心给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目的、效果等,让患者了解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一些患者现身说法,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纠正,使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依从性。③切口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些患者因为疼痛而不敢咳嗽、深呼吸以及活动等,容易形成痰液阻塞,诱发肺部感染。责任护士要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给予患者疼痛护理,指导患者通过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提高痛阈值,减轻机体疼痛,必要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治疗;④并发症护理。因为受到外伤和手术创伤的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再加上一些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明显衰退,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高。所以,责任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并且定时更换敷料,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同时,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责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被动牵拉痛、局部肿胀等症状,应该警惕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告知医生,控制病情进展;⑤功能锻炼。及时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患肢功能,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责任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和主动训练,坚持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基本原则,术后第2d,开始进行肌肉收缩运动;第3d,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小关节、踝关节以及膝关节的主动屈伸锻炼,收缩股四头肌,髋关节的外展内收练习,运用牵引床锻炼上臂等。同时,术后2周,待形成骨痂后,将活动范围扩大,将强度加大,指导患者扶杆进行坐下和坐起练习,双足站立做下蹲起立、踮足尖练习,健肢站立,患肢进行髋外展内收、屈伸练习,促进患肢功能恢复;⑥出院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日常饮食,适当参与一些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等。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查,避免剧烈运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不良事件,确保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感染等,并且运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运用χ2分别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1例不满意、8例基本满意、36例满意,满意度为97.78%,而对照组9例不满意、15例基本满意、21例满意,满意度为8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术后恢复密切相关。在综合护理中,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协助患者合理摆放患肢,定时翻身,适当按摩患肢,能够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栓塞[2]。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通过各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能够提高痛阈值,使疼痛感减轻,并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能够减少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并发症[3]。同时,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以预防肌肉萎缩,避免踝关节和膝关节变硬,改善疼痛、肿胀症状,促进骨折端愈合,加强骨折部稳定性,提高关节灵活性,从而恢复患肢功能[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这一结果与韩丹[5]研究报道一致,提示综合护理运用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运用综合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还能恢复患肢功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丽娜,马秀凤,张凯南.胫腓骨骨折切开复内固定术38例护理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22(13):120-121.
[2]张伟华.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8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22(9):223-224.
[3]马志燕,赖桂凤,苏荣锦.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14(3):538-539.
[4]范雪青.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8例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12):230-231.
[5]韩丹.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6(8):111+113.
论文作者:兰帮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患者论文; 腓骨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