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本质的哲学思考_社会属性论文

青年文化本质的哲学思考_社会属性论文

关于青年本质与青年文化的 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论文,本质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由于青年自身特点,年龄上的差异,必然会与社会的主流文化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青年文化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和特征,例如通常具有的疏离和反背成人社会的倾向。要把握青年群体共有的文化及其本质就必须从青年的本质分析出发,进而弄清楚青年自身的类本质对其群体文化产生的作用。

(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在讨论人的本质时依据唯物史观的要求,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然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同时“自然属性是基础,实践性是中间环节,而社会属性又制约前二者,三者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①构成了人这一完整、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三性统一的观点,为理解青年本质,进而理解青年文化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青年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青年是人类中的一个群体,必然属于人这一范畴,但由于青年自身特点的原因,使其除了具有人的一般本质的属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属性。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身心急剧变化而使其自然属性发生剧变。青年处于青春时期,在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上突飞猛进,自我意识也日渐增强,体力充沛,智力发展,行为敏捷,为青年走向社会化奠定了可靠的自然基础。

日趋成熟的社会性。青年在心理、生理上趋于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既带有被社会教化、塑造的客体性,又有自觉认识社会,能动支配和改造社会的主体性。主体和客体性的同时存在,使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互动。青年阶段是人走向完全社会化的必然阶段,也使青年本身表现出一种日益成熟的性质。

逐步延展的实践性。青年社会性逐渐在成熟,因而在实践中也会反映出动态性、突发性、随机性的特点。但青年的发展是走向成人社会,故他能克服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他的自身发展要求决定了这一点;同时社会也因为本身的发展需要而向青年提供广阔的实践环境,使青年实践的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向社会扩展。

我们探讨青年的本质属性是为了更好理解、解释当今社会呈现的纷繁芜杂的青年文化现象。

青年文化是青年社会活动的反映,它是超越青年个体存在的青年整体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的统称。青年文化是在青年主体、客体之间相互转化、变化中形成的。青年对于客体的青年文化世界,无疑是主体,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在青年文化世界的创造上,也表现为青年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意义的选择上。同时,当青年具有这种价值、意识的取向后,按此行为,他就会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他及其思想、行为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意义,又成为其他青年或成人认识的客体了。正是青年文化中存在主客体之间的分化,必然产生主客体之间的矛盾,而促成这一矛盾产生的特殊性又与青年本质相关。

(二)

青年本质与青年文化有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怎样互相影响呢?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首先,青年本质决定青年文化的本质。

当我们依次分析青年每一个本质属性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1.日益变化的自然性决定青年文化在其浅层次上的过激性,在行为规范上的松散性,以及在深层文化价值观上的边缘性。

青年身心激烈变化的结果,使青年接受知识的能力增强,眼界开阔,思维敏捷。但青年身心毕竟未完全成熟,在承担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压力的接受上还有一定差距,导致他们在行为方式选择上的失范,即总是以一种过激的方式处理问题,表现出严重的随意性,不肯对行为的责任和意义作认真思考。当然这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但从青年自身来看,是缺乏自信心,心理负担能力较弱,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结果。例如现在的青年对摇滚乐的喜欢,原因在于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青年过激行为的要求,夸张的服饰、喧器的音响等等,而摇滚歌星更被青年认为是反叛成人社会的英雄,成了青年文化对主流文化呐喊的代言人。

另一方面,青年这一社会群体在社会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固有差异的增强,如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水平等。这种差异使青年在文化的表现形态上出现显著差别,难以用固定形态统一描述,表现出松散和不稳定状态。如大学生文化、城市青年文化、农村打工族文化等,每一种文化形态都不能完全代表青年文化整体。这也与青年的自然属性有关。

而青年的剧烈变化的自然属性也使青年文化所表现出的青年价值呈现出成人社会约束的边缘性特点。青年因为身心的各种变化,对事物的看法、价值观的取舍上会摇摆不定,受很多因素,特别来自成人社会的影响;再者因为青年丰富而又不稳定的情绪、情感,独立、敏捷的思维,使青年可能在处理问题上大起大落,对人生的看法也时喜时悲,不能形成稳定巩固的价值观而对成人社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同时其社会地位、心理的边缘性铸成了其文化的边缘性。

2.日益成熟的社会性使青年文化在功能上具有二元性。青年日益成熟的社会性,导致了青年逐渐向成人过渡。随着社会变革的进一步深化,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变化,成人社会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复杂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分化,使青年增大了与成人社会接近的程度;而当代青年自身生活状况及素质的提高,也使他们超越了自己的“边缘性”,使青年的文化也对成人文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过去体现和代表社会要求和规范的成人,其社会地位和确定性在降低,而青年的地位和成熟性正在上升。青年人如今和成年人同样面临世纪末的挑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现实,因此不能再将其看成不懂事的孩子。这注定了青年承载的青年文化也注定与主流文化有相协调的一面。如牛仔裤、迪斯科就经历了由成人文化的反对到被接纳,进而影响成人消费的时尚。

尽管青年已逐渐走向社会,向成人迈进,但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是社会变化和改革把他们推上了社会前台。而从青年本身来讲,却具有内在的不稳定和幼稚的状态。也许他们占有大量的信息,但未必有自己完备的认知结构,对事物的看法多半是感性、机械、零碎的,特别是情绪化的行为方式。这种青年社会化尚未成熟性使青年文化在主流文化上也有一种强烈的反叛倾向。在对现实社会无法象成人一样确切把握时,青年往往采用背离成人社会的方式来发泄其不满、迷惘和困惑。这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种消极的作用。如美国六十年代的嬉皮土文化提倡吸毒、性爱,就是美国青年对政府参与越战的一种反抗方式,但所起的作用却是消极的。

3.不断拓宽的实践性,注定了青年文化的变革功能。青年参与社会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增多,社会提供给青年的机会也更多,加上当代青年文化素质、社会参与的意识和水平也越来越高,促使青年更多地走向社会实践。青年的实践一方面是社会的要求,而另一方面也是青年努力摆脱自己边缘人的地位,表现和确认自己在参与现实社会实践和创造新的生活主体地位的方式,是青年自主意识的抬头,因而必定在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上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体现其群体特征的文化模式,甚至不惜与主流文化相悖,违背社会的传统。加之青年思想的开放性和行为超前性,不满自己文化地位的边缘性,因此青年文化反映出来的总是一种强烈的变革气息。如“五四”青年文化运动,就是当时青年力图通过文化运动的方式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面貌。但这要求主流文化能以开放或接纳的态度对待青年文化,反之如主流文化失范或对青年文化失控,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青年文化会对社会发展造成破坏。如中国的“红卫兵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等。因此青年不断拓宽的实践性对青年文化的变革功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其次,青年文化凸现了青年的本质。

青年的本质决定了青年文化本质,也使青年文化本质即“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成为可能,反过来青年文化如何凸显青年的本质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的消费娱乐文化,充分反映了青年的自然属性。

二十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迅锰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空间进一步恶化。在这种背景下,回归自然,及时享乐、假定性的现代浪漫主义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潮流,对当代人的人生价值观、娱乐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现代光电技术、镭射音像、批量生产的电影、电视剧卡通片,又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了可能。青年的消费娱乐文化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以青年特有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青年的自然属性特点。

首先是摇滚乐,宣泄般的旋律配以强烈的打击乐,以其巨大的穿透力和冲击力表现了青年心理上的苦闷、彷徨及无处宣泄的苦痛。故以摇滚乐为首的流行音乐成了青年文化、消费的一个直接反映,披头士列农、猫王、麦克·杰克逊、指南针、呼吸、黑豹等在青年中受欢迎的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对人类作出许多贡献的伟人。因为摇滚乐反映了他们躁动、多变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

而青年在服饰变化上,以运动、体闲、名牌为基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青年的自然属性。青年富有活力、充满想象,追求与众不同,崇尚个性,故在选择服饰上也以运动,休闲为主。而崇尚名牌,也展示了他们对完美的追求和某种不成熟所表现出的虚荣心。

总之青年的消费娱乐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青年在身心方面的多种特点。

(2)青年的社会参与、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的趋同充分反映了青年日益成熟的社会性。

青年的社会参与与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有关,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是国家、地方和单位的主人。其参与的意识高于其它年龄层次的人。在众多的参与方式中青年对按正规系统逐级反映问题的方式不感兴趣,而愿意采取更激烈的方式。而且从引发青年社会参与的原因也显示出青年日益成熟的社会性。以前的青年受成人控制较多,其社会参与都按照成人社会的要求而进行,如中国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活动。而当代青年由于自身利益的凸现和独立自主性的增强,使青年在社会参与方面扩大了范围并日益成熟。青年会为维护和改善自身生存境遇,为争取和改善自己独特生活方式,通过非制度化的、自己组织的方式参与和影响社会生活。同时,青年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扩大,青年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参与要求的增长,使很多青年把参与管理决策,参与社会事务,影响社会事务,影响社会变革视为自身权利和利益的组成部分。他们希望与领导对话,实现他们被人尊重的愿望。青年依靠多角度的参与,如政治、经济、文化参与,将继续构造和发展一代青年,并给其定位,从而影响下一个世纪。

当前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与成年人趋同,他们在热爱祖国、关心改革、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方面不断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这与成人社会所要求和倡行的价值观是一致的。而追求进步、独立、发展、注重人生意义的人生观也是成人社会所提倡的。尽管青年中出现了“盲目经商热”、“新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倾向”等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这毕竟只是青年中的支流。青年的价值观与成人社会或主流文化的价值内核相趋同,既能得到成人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是青年逐步掌握社会倡行文化和规范的表现,这是青年趋向成熟的标志,反映出青年日益成熟的社会性本质。

(3)青年文化运动也反映青年逐步完善的实践性。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青年运动都曾发生过多次,因为它是“青年群体基于某种社会需要和切身利益,为追求一定的社会目标,由青年能参与的,有组织、有一定的规模的社会群体活动。”②因此整个青年运动从主体来看,必须要由青年人参与;从过程来看,是青年同现实社会某种或几种矛盾冲突;从行为上看,它是青年运用自身的权利而进行组织的一种较大规模的群体行为;从效果来看,青年运动往往或多或少地促进和制约社会的发展。青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年进行实践的自主性、有组织性。中国的“五四”青年运动可算是个典型,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这表明青年能比较完整、有效地参与社会的运动。

我们关于青年本质和青年文化关系的思考,力图为理解青年文化特征提供一个哲学依据,用对青年本质的理解来诠释青年文化的本质。当今青年在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认青年文化的特殊性,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年,认识和引导青年,使他们能克服自身的不完善性,成为一个完全社会化的人。因此我们不仅要认识青年未来的社会作用,而且也应承认他们现实的社会作用,他们属于未来,也属于现在。这正是作者的希望。

标签:;  ;  ;  ;  ;  

青年文化本质的哲学思考_社会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