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商品经济社会的激烈竞争势必对于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愈来愈高。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非常害羞,难于开口,更别说侃侃而谈了。因此,这就要求从小学开始就要重视会话能力的培养。
怎样摆脱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堂主地位,让学生说起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转变教师角色, 让学生敢说
学生说话能力低,首先是因为不敢说,怕说不好;其次是因为长期以来,在师生间话语言说权利非对等化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处于一种精神上居高临下的位置,他们是话语权威,占领着话语的制高点;而学生习惯做忠实的听众、对话的提问者,慢慢丧失了话语的主体性或主动性,也就不可能言自己所言,只能是“鹦鹉学舌”或“人云亦云”了。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转变教师角色,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进行话语交流具有对等的话语言说权利的关键,使学生能“言论自由”。
1.教师是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宽容。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者,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两者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
比如:在“购物讲价”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商店,教师或演店主或演顾客,与学生一道体验多方位的角色;相互买卖之间,学生与教师愉快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2.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沟通者。
小学生初练口语,难免出现语无伦次,或者自信心不足、怕自己说错等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态度,教师要细心呵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一个积极的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去注视,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如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你说得的确棒极了”、“你的普通话很标准,很流利”等肯定学生的成功;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但不批评,反而应让学生继续说,宽容学生的说,不挫伤他们说的积极性,学生才会主动地说。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情感,疏理他们在口语交际上的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情感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真正成为学生情感的沟通者。
二、激发表达兴趣,让学生乐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学生有兴趣,才会有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活跃,才会乐说。
学生平时说话难、难说话,主要是对说话缺乏兴趣,不想说,也不知从何说起。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交际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等,这些能说会道的例子既说明了口语交际的作用,也能有效借助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生发对口语交际的情感。
三、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善说
1.通过观察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包罗万象,语言也无处不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炼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彩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从中发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美丑善恶、事情的来龙去脉等。
如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带来观察,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由于介绍的是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物品,学生个个兴高采烈地说起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抓住重点,做到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2.通过表演角色,创设情境。
教师可根据语文课本、思品课本及课外书籍提供的材料,将学生按兴趣组成“临时的剧组”,尝试把课文片断搬上“舞台”,把“童话故事”搬上“舞台”,把生活情境搬上“舞台”。
如课文《草船借箭》、《将相和》等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为了演好课本剧就必须通过交际,安排角色,练习台词,把课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并辅之以表情、动作,有声有色地表演出来。口语训练成为学生经常性的、乐于参加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通过语言渲染,创设情境。
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具有渲染、感动学生的作用,会形成学生带有情感的想象。
如《我该怎么办》一课,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这样的问题情境:“一天,小明跟妈妈到公园游览,一不小心与妈妈走散了,他很着急。你们能帮小明想想办法吗?假如你是小明,你该怎么办?”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把口语交际情境回归到生活体验之中,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个个都能畅所欲言。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让学生互相倾听、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合作、互相评价的氛围,促使学生敢说、乐说、善说,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论文作者:罗梅灵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情境论文; 语言论文; 情感论文; 话语论文; 口语交际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