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宝玉到李宇春——青少年中性化现象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现象论文,中性化论文,贾宝玉论文,李宇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性化已成潮流
2005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凭其超酷的外形使得中性美的概念像海啸一样迅猛席卷全球,同时也把自己定格在了万众瞩目的时代焦点。2006年的“超女”冠军尚雯婕,仍是走着硬朗帅气的路线。与此同时,“好男儿”师洋摆动着细腰,竟在PK台上无往而不胜。
可见,热衷于外观打扮上互相向异性倾斜,导致外观性别特征和气质的模糊,这样一种中性化潮流似乎已成为年轻人追随的一种前卫风向标。那么,传统的女性美、男性美标准是否会因此而动摇呢?
溯源:从尘封的宝玉到偶像春春
其实像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这种性别错位现象古已有之。那种看上去具有阴柔美的男子,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有宋玉、潘安等人,他们就是几千年前的“花样美男”。易中天曾说过,《白蛇传》中的许仙、《西厢记》中的张生、《梁祝》中的梁山伯等都有很浓的女性化色彩。在《红楼梦》大观园中,最好的男人,却正是貌若美玉的贾宝玉。
虽然贾宝玉只是一个文学形象,但作家塑造了这样的文学形象,想必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
我们先来仔细瞧瞧这块被腐朽的封建制度尘封而没能脱颖而出的“宝玉”。
贾宝玉出生在贵族家庭,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是个人见人爱的美少年。他从小被交给一群奶娘丫环看管,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对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那些时时刻刻围绕着他,以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环,才是他的启蒙老师。
在这种特定环境的熏染下,他渐渐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那些“水做的女孩儿”,由此也形成了他的某些女性化倾向,阳刚气肯定是缺乏啦,还一点儿也不追求所谓功名,这在封建社会里简直是大逆不道。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几百年来,受到了无数人的颂扬和肯定。
巾帼英雄似乎比缺乏阳刚气的“奶油小生”抢眼得多,人数也有不少。中国最有名的要数武则天和穆桂英,以及“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江湖女侠秋瑾等人,外国有圣女贞德、伊丽莎白女王、叶卡捷琳娜女皇等人。这些都是女子中的伟丈夫,不仅阳刚威武,性情豪放,还能迎难而上,完成一般男子汉想都不敢想的宏伟事业。她们无疑得到了历史的肯定和后世的赞誉。在古代,人们对这些“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极尽赞美之能事。到了今天,大致格局仍然没有变。
从2005年“超女”李宇春身上,就可以看出中性化女孩在当今社会的受欢迎程度。阳光帅气打扮中性的春春,不仅嗓子接近男中音,长相可比小伙子,其独特的舞台魅力更令人着迷。她无疑是如今女孩中性化的一个典型,引领了女孩中性化的新潮流。
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李宇春让人目瞪口呆的超高人气——
音乐专辑
李宇春的专辑《皇后与梦想》推出1个月即狂卖43万张。在第6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颁奖礼中,她成为最大赢家。
广告代言
李宇春的最高广告代言费用达到500万元。
博客
李宇春的博客文章都很短,少则百来字,多则数百字,并且长期没有更新,但每篇文章的点击率动辄就上十万,而且与其同名的“盗版”博客多达两百多个。
“玉米”遍天下
李宇春的“玉米”到底有多少可能无从统计,但从签名长队和火爆异常的现场来看,你不得不对其号召力叹为观止。
国际影响
李宇春不仅受到国内“粉丝”的狂捧,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受到伦敦市长的接见。
2006年“加油,好男儿”的火爆,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人们的审美标准向中性化的转变。
“加油,好男儿”中最受欢迎的选手如向鼎、马天宇、陈泽宇、师洋等人的共同特点是甜美、乖巧、性格温顺,有着柔顺的头发和漂亮的衣服,有人称他们为“80后奶油小生”。向鼎,甚至被高晓松形容为“天造尤物”,还获得了“男版李宇春”的称号,使消费潮流转向“男人的中性美”时代。明星赛车手韩寒更是在某篇博文里说:“‘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
褒也好,贬也好,总之,中性化的男孩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欢迎。那么这种中性化现象对当今的中学校园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观察:男生时代日渐式微,中性化孩子悄然增多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还很少有大学愿意招收女生,就连哈佛大学也拒绝接收女生,担心她们会浪费学校的宝贵资源。如今呢?
“做阳刚男孩”活动
“我是阳刚男孩!”“我要做男子汉!”2006年10月16日,成都市十七中操场上出现了特别的一幕:全校600名男生对着天空振臂高呼,发誓要做阳刚男孩,并郑重地在条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该校校长曾成彬对记者表示,现在中学里不少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捏,喜欢留长发,缺乏男性应有的意志品质、行为方式。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出台了性别教育的相关措施,签名发誓做阳刚男孩就是其一。为此,还专门根据专家意见明确了“阳刚男孩十大标准”——衣着整洁、体魄强健、举止稳重、坚强执著、宽容豁达、幽默风趣、乐观开朗、礼貌教养、有责任感、照顾弱小。曾校长说,“制定该标准,是希望孩子们能以此为参考,并呼吁家长不要过分呵护孩子”。
成都市十七中的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反响,赞成的、反对的、不屑的,各种声音一时间充斥各大媒体。
中性化孩子悄然增多
在广州市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的小仪虽然是个女生,但从小到大一直没梳过长发,没穿过裙子,言谈举止都大大咧咧的,俨然是个“假小子”。小仪告诉记者,她就很喜欢中性化的打扮,“现在很多女生都喜欢中性化的穿着和打扮呢”!
在小仪的班级里,像她这样的“假小子”还真不少,她们的性格都非常直爽、开朗,经常和一群男生称兄道弟。相比之下,班级里有些男生则举止文静、性格柔弱、缺少阳刚之气。小仪对记者说:“你不知道李宇春有多火啊,现在许多女生都喜欢像她那样的青春洒脱的形象。”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区好几所中学,发现中学生穿着打扮“中性化”的确十分流行。他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是男孩还是女孩。许多女生梳着超短发,穿着宽松肥大的运动休闲服,打扮得像男孩一样。
在某高中,记者对高二(一)班的18名女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名女生喜欢李宇春式的“中性化”装扮和发型;11名女生表示不喜欢穿裙子,喜欢穿宽松的运动装或是牛仔裤;2名女生表示从上初中起,已经有三四年没穿过裙子了。
声音:教育引导还是任其自然
某高中男生:不必苛求个性相同
男生本来就应该和女生的个性有区别,而男生与男生的性格特征也是千差万别的,肯定有阳刚的,也有阴柔的,不一定非要有个标准,更不必整齐划一,这样就失去个性了,千人一面还有什么意思?每个人的个性随其自然发展就行了,何必过多干预呢。
某中学教师:平稳过渡就好
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上来讲,中性化也有其必然性。青春发育期的女生,本来对男性就有种朦胧的向往,但是羞于接近与表达,便转而喜爱和亲近那些有男性感的女孩,并尽力追随和模仿。反之亦然。只要不是走得很极端,就大可不必为此紧张,平稳过渡就好。
专家一:性别差异不容含糊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乐善耀认为,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为了增加社会生存的砝码,一些女孩子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一些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变得文弱、多愁善感。性别教育应该分成显性和隐性,显性包括上课和说教,隐性则是指不用说教就让孩子明白。如果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就要让他明白作为男人应该具有怎样的气质、品格。事实上,虽然从目前来看女孩子都是新女性,观念比较开放,不像过去那么腼腆和内向,但是性别差异肯定存在,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样子,女孩就要有女孩的样子。
专家二:应该理解和宽容
研究电视传播学的鲍晓群博士说:“现在审美已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像传统审美只是一个标准。尤其2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着反叛心理,价值取向往往与主流审美不一样,过去的单一审美模式,已不再适应年轻人的需求,中性化是对传统束缚的摆脱。”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社会学专家李银河说:“我认为人性本来就应该像色谱,要学会接受中间色,接受多元化。”
你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
传媒:性别教育需要正确的导向
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张德明说:“人还是要有个性,男的有男个性,女的有女个性,男性应该偏向阳刚,女性则偏向温柔,这些还是不能颠倒的。我认为我们所要树立的是什么样的偶像,什么样的榜样,包括媒体的宣传倾向,都应该适当根据中国的传统和目前的国情来设立标准。”
建立平衡、多元化的性别形象
中性化现象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中国的“李宇舂现象”和“好男儿现象”不过是突然将这种本来就存在于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事实放大到了人们的眼前。
细究起来,“贾宝玉”也好,“李宇春”也好,成千上万的粉丝热捧他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贾宝玉不仅长相姣好,如一块温润的美玉,性格也是外柔内韧,他对情的执著和对世俗的反抗就是他的非凡魅力所在。同样,李宇春不仅外表阳光帅气,她对人对事的态度也是积极洒脱的,所以她的“火爆”并非不可思议。
这个话题也许很难得出统一的结论。心理学家贝姆曾提出双性化的概念,认为那些兼具男性和女性传统优势的人更适应社会,最容易取得成功。这告诉我们,吸纳异性的优点并不等于排斥自己的特点。性别的完善应该是基于本性完善之上的加法操作过程,而不是摒弃本性的减法操作过程。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需要建立平衡、多元化的性别形象,这样才能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灵活表现,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关连接
剑桥大学的拜伦·科恩博士通过对男性和女性进行的长达十年的大脑扫描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大脑的“男性”和“女性”在出生一天后即可识别!研究还显示,每七个女性中有一人的大脑属于“男性化”大脑,而每五个男性中有一个属于“女性化”大脑。也就是说,七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人被确认为是“男性—女性”大脑趋势的“例外”。这说明,并非所有男性或女性都以相同方式被构造,事实上,没有任何两个大脑完全一样,而许多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看上去超乎人们想象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