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整体质量。建筑高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施工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迅速开展,这与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兴的建筑技术越来越成熟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技术项目之一,地基基础质量直接决定了住房建设的质量。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地基的建设。不同的工程项目要依据项目的施工特点和项目要求进行具体的地基项目施工方案选择。同时,在选择基础建设技术时,还要考虑地形,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更好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确保建筑的最终质量符合项目的实际要求。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基础是建筑结构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在建筑物的建造中,基础主要指基层和下层。这是一个与建筑安全相关的隐藏项目,特别是在中国,地质灾害频发,如山体滑坡、地震和泥石流都容易对建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实行较高标准,为建筑结构奠定基础。
至于基础的建设,最着名的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塔高55米。它建于1173年,但在建造的一半后,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它逐渐向南倾斜。因此工程项目被迫停止工作。在1730年建成后,塔继续向南倾斜。经过多次修正和基础的修复,最终使这座世界有名的建筑得以留存下来。中国土地辽阔,各地区地质条件差异很大:盐碱土,冻土,塌陷土地等复杂的土壤环境,还有诸如山体滑坡,泥岩等灾害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迫使我们更加关注建设项目的基础建设,以降低这些这些复杂的地质风险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中国的住房总体建筑质量很低,特别是基础项目。所以在房屋建筑中要做好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技术的创新以及应用方法,下文介绍了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几点技术,以此作为参考。
2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2.1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振冲法地基处理的相关工作的原理是使用振冲器的作用下,利用外力的作用使得水、砂石等物质对于地基的土层机构进行压缩,目的是使得地基结构中减少空隙的产生,以提升安全性。并且在振冲法的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桩柱结构,对于地基的承重、承载能力的方面的性能也有所提升。在振冲法作业的过程中,其设备简单、操作能力强、质量有保证等特点,使得在现阶段的工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工程的进度方面和材料的节约方面,都有着较为优异的性能。但是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就在于只能够用于砂型土、粘性土等粘性土质工程中,在应用的空间上比较小。在工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用料的及时的计算和核算工作,在计算最佳填料的使用情况的过程中,减少成本,也更好的增加地基的坚实度,提升质量。
2.2强夯法和碎石桩法联合处理技术
强夯法和碎石桩法联合处理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处理技术,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步的提升地基稳定性和坚实度。在工作的过程中基本的流程是,利用地表固定碎石桩后在固定的地点进行夯实工作,在充分的挤压作用下,使得地基中的水分减少、缝隙减少,坚固性提升。在进行夯实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作业,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夯实的次数和力度进行计算,使得工作的成本降低工作更加的有效。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并不是高能量、多次的夯实工作就更为有效,必要的时候也要采取低能量的夯实手段进行工作,这主要与碎石、土壤的相互作用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联合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与粉喷桩的联合作用的地基是在现阶段的地基处理技术中可以形成的复合型地基在坚实程度和稳定性上都有大大的提升。这两种常用的施工地基处理技术的融合使得两者的劣势进行了互补,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粉喷桩的优势就在于约束能力强,可以有效的改善暴雨等外力冲击对于地基的松弛作用,进行更好地稳定性分发挥。水泥粉煤灰作为一种坚固的辅料,在工作中发挥了提升承载力的作用。两者的有力的协和使得地基在进行应力承载的过程中,力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减少了冲击力的作用,更好地提升了性能。
2.4基坑支护技术
地基支架分为两种:一种是逆向作业,另一种是排桩作业法。排桩作业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在建筑结构基础施工中更常使用。具体的作业方法是使用相应的工程设备,使用沟槽中的土壤层支撑基础结构。通常所需使用的构件包括螺栓和悬臂式。一般的铸造地基的工艺是使用泥浆铸造,当使用排桩作业法建造基坑时,桩孔必须进行浆液的关注,施工后还要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比保证施工的质量。逆向作业主要是为了减少施工负荷对基坑的影响,因为房屋的施工需要在基坑附近有足够的空间。它对施工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施工要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因此该技术在一般的基础建筑施工中的运用并不广泛。
2.5静压力桩技术
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静压力桩技术。利用配重装置和静压力桩设备,在地基中打入桩基,利用这项技术不会产生强烈的噪音,也较少使用混凝土和泥沙等材料,会减少污染周围环境。静压力桩施工工艺非常简单,节省了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但是静压力桩技术比较复杂,因此施工人员需要确定土层排列和桩基数量,这样才可以发挥出静压力桩技术的应用优势。
2.6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技术
基础测试是对基础的工程参数进行科学分析,对施工作业环境全面的了解,记录建筑基础的测点和关键位置,以及解决与建筑施工有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开挖的坡度和挖掘深度,必须进行关键测试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如果在施工期间基础支撑或其支撑能力较弱,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快速处理。此外,必须严格控制检测的频率,以确保每天至少检测一次,施工期间积极的对施工进度进行记录,实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的进程。例如,在某些地区,是降雨的富集地区。在该区域建设基础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排水管道,避免积水对地质稳定性的影响,以保证基础施工的技术质量。
2.7排水固结法处理技术
地表下面含有水资源,而这些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发生水资源抽干,同时地基下降、坍塌的现象出现。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要对地基的处理时进行排水结固的处理方法,主要的工作是在土质松软,容易发生坍塌的敏感地带进行排水设置的使用,在工作的处理中减少土壤空隙,提升自身的密实度。主要的方法可以分为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等。真空预压法是在砂井中铺设砂垫层利用真空泵的作用使地下水排出、土壤固结的过程。这种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排水的能力和排水的效果都非常的好,在工作的过程中操作简单、便利而且在工作的机械设备不复杂。
3.结束语
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充分重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使其满足施工标准。施工单位要完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技术的施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付笑宇.当代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2):48-49.
[2]张睿君.基于某商业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09):231.
论文作者:李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基础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