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在美国:近一个世纪来的成就与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就论文,在美国论文,危机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6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4-0085-06
20世纪初,在杜威等进步主义学者的推动下,兴起的文学自觉运动揭开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序幕;而直至一战时期,哥伦比亚大学受美国军事部委托,向全美学生军事训练中心开设“战争问题”课程,才开启了美国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计划”历程。[1]当前,鉴于通识教育设置已成为大学认证评估的重要指标,全美各高校纷纷注重通识教育建设。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通识教育的实际状况又如何呢?本文试图通过对2009年美国哈特调查协会(Hart Research Associates)《通识教育的趋势与新兴实践——基于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会员学校的调查》(Trends and Emerging Practices in General Education:Based on a Survey among Member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以及2009-2011年美国大学委托人与校友委员会(The American Council of Trustees and Alumni,ACTA)《他们将学到什么?》(What Will They Learn?)系列报道①的解读与分析,探析当今美国通识教育的现状。②
一、百年美国通识教育简短回顾
近一个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在美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特别是在1967年至1974年间,出现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立的局面:大约四分之三的高校减少了通识教育课,以提高专业课程、职业性课程的比重。随着《高等教育法》的通过,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开始涌入大学。这些职业去向未明的学生,坚持反对用通识教育提供所谓广阔的视野,认为大学为自己提供职业性课程更有利。[2]这种现象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有所改善。
20世纪70年代,教育过度职业化与专业化造成了学生完整知识的欠缺,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77年卡耐基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大学课程的使命》称,大学通识教育已经成为“重灾之地”。哈佛大学继而于1978年发布《核心课程报告》,批判大学狭隘的课程设置,呼吁高校重视对本科生实施通识教育的价值。这些报告无不让社会重新唤起对1945年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这一通识教育理念的呼唤,即“我们生活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通向学生成功的大道往往依赖于学生对于具体职业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由专业人士控制的社会不是一个明智而有序的社会……”[2]
时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博耶、博克和施密德特等人提出的整体知识理论的促进下,美国掀起了新一轮旨在恢复课程的完整性、追求完整的本科教育的本科课程改革,通识教育成为本次改革的焦点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在全面评估本校本科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和大量研究,以整体知识观为指导,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先后制订出各具特色的本科课程改革方案,率先改革各自的本科课程体系。[3]虽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次改革并不彻底,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却已深入人心。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经课程类型和课程比重的变迁,美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包括实施机构、学制模式、考评方式及课程模式)。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实现“自由教育”特色的组成部分,占美国本科生课程的30%左右(图1)。
图1 1914-2000年通识教育占美国本科生总学分比例
资料来源:Sherry Lue Herzog.The Effects of Culture on General Education:A Historical,Analysis of a Great Books Model[D].Lubbock,Texas:Texas Tech University,2005.
二、当今美国通识教育:鼓舞人心的成就与不可忽视的危机
(一)鼓舞人心的成就
2008年11月19日至2009年2月16日,对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AAC&U)906所会员高校通识教育的取样调查(表1)显示,2004年至2009年这5年间,美国通识教育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发展趋势与实践。与2004年相比,56%的高校已经将通识教育纳入为学校的优先工作,89%的高校注重对于通识教育的审核与修订。
1.明确通识教育预期学习结果
据该调查结果显示,78%的高校已经制定了明确的通识教育预期学习效果。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提出将通过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成功的信念以及美满的生活所必须具备的有效的逻辑推理和定量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科学认知能力”,形成“对社会及其价值观的文化理解,并且具备对不朽艺术的审美能力”。所有被调查的高校都认为,其预期学习结果都涉及广博的知识与技能领域,并且会适时增设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课程。目前,美国通识教育预期学习结果中涉及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分析及口头交际等技能,如77%的高校在其预期学习结果中注重写作技能;而美国通识教育预期学习结果涉及的知识领域则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全球文化及数学知识,如72%的高校在其预期学习结果中涉及人文知识的学习(图2)。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方面,本科型大学与研究生型大学比博士型与研究型大学略胜一筹。
2.注重通识教育“学习实践”
在过去的5年中,全美各高校都积极强调通识教育的学习实践(Learning Practices)。近些年来,美国高校不管是否将通识教育置于更为优先的位置,都在本科生科研、新生经验、出国留学、课程服务性学习、实习、新生学术研讨会、多样化学习与经验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其中尤以本科生科研、新生经验及留学这三项最为突出。78%的高校认为其“学习实践”中注重本科生科研项目;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对于人才的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意识的要求日益提高,71%的高校纷纷加强了学生留学实践(表2)。
图2 各大学通识教育预期学习结果中“学习/智力技能&能力”领域所占百分比
3.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形式
为了实现培养“全人”及传授“全人类”的知识的教育理念,全球课程、新生研讨会、多样化课程及跨学科课程成为半数以上大学的通识教育计划共同的课程设置形式。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高校都会综合使用全球课程、新生研讨会、多样化课程及跨学科课程等课程形式(图3)。
图3 各大学课程形式图
4.形成多样、综合的课程模式
至于通识教育实施的课程模式,分布型成为最为广泛采用的模式,五分之四的高校在其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都会涉及分布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64%的高校普遍采用融合型课程模式(如马里兰大学),即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采用以分布型(Distribution model)为主,主题型(Thematic required courses)、高级型(Upper-level requirements)、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及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ies)等多种模式为辅的课程模式;只有15%的高校在通识教育中单独使用了分布型课程模式(图4)。
值得一提的是,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阿肯色大学及圣约翰大学是为数较少的核心课程模式的拥护者。这些高校要求学生修读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如阅读亚里士多德、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名著。而作为拥有30多年核心课程模式的实践者,哈佛大学则于2009年起改而实施分布型课程模式。
图4 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现状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1%的高校认为其通识教育与专业主修课有着非常好的整合。这样的局面往往容易使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产生敷衍心理,即因为“必修”而选修,而非出于兴趣选修。2005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对该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学习效果进行了调查,一位学生这样说道,“我们都知道,学生选修这些课(通识教育课)是迫于学校的要求。”[4]
(二)不可忽视的危机
近一百年来,美国都试图通过通识教育拉近所谓硬科学与软科学(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距离,向学生传递全面的、全人类的知识。正如2009年美国哈特调查协会报告所显示的那样,全美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形式多样的通识教育,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危机。
自美国实行通识教育以来,对于通识教育的批判与质疑从未停息过。作为通识教育的主阵地,面对21世纪以来美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哈佛大学坦言当前的通识教育形势并不乐观。哈佛学院前院长刘易斯就直言不讳地抨击道,“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在逻辑已不复存在,它已经成为各系安置没有能力上专业课老师的‘垃圾场’。”[5]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直言,“大学逐渐变成了提供就业帮助的训练场,高等教育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型的就业基地,博雅教育已不再是它的核心……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必要继续开设通识教育……”[6]近年来,随着大学学费的大幅度上涨,公众更是加大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问责。
为了详细解答美国通识教育之困,下文将依据2009-2011年ACTA发布的《他们将学到什么?》系列报告(What Will They Learn? A Report on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t 100 of the Nation's Lea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009; What Will They Learn? A Survey of Core Requirements at Our Na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010; What Will They Learn? A Survey of Core Requirements at Our Natio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2011-12)分析当前美国通识教育的危机。ACTA从诸多课程中提炼出对有效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而言最为核心的7门必修课程——写作、经济、数学、美国政府与历史、自然与物理科学、外语及文学,以此调查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并且以这7门核心课程的开设数标示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水平的五个等级——A(6-7门必修核心科目)、B(4-5门必修核心科目)、C(3门必修核心科目)、D(2门必修科学科目)、E(0-1门必修核心科目)。调查认为,高校激情洋溢的通识教育“口号”往往只是空头支票,大学并未履行其通识教育承诺。
1.缺失核心课程
从词源看,“核心”(core)一词源于拉丁文“cor”,其意义为“心脏”(heart)。从这个意义而言,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7]显然,核心课程在通识教育计划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是组成通识教育必备的部分。失去了核心课程,通识教育将失去“通识”之意,无法培养出“通识”人才。ACTA连续三年对于核心课程设置的评估揭示出美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状况堪忧的困境。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美国曾引以为豪的“博雅”教育已今非昔比。
2009年对全美前100名大学的调查显示,50%的高校的核心课程处在D或E的水平。在前20名的公立大学中,没有一所大学开设的核心课程达到A水平,20%的高校处在B水平,25%的高校只达到C水平,而有45%的高校只达到E水平。其中,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开设“美国政府与历史”以及“经济学”课程。排名前20的文理学院及排名前60的州旗舰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也存在类似的窘境:70%的文理学院只开设了0-2门必修核心课程。如威廉姆斯学院及阿姆赫斯特学院几乎没有设置一门通识教育必修(requirements);又如收费最为昂贵的大学之一——瓦瑟学院,其学费高达40201美元,却没有开设上述7门课程中的任何一门。另外,鲜有高校开设或完整开设培养学生通识能力中读、数、写等方面技能的课程(图5)。
图5 2009年美国前100名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状况
随后两年ACTA扩大了调查范围,分别于2010年、2011年先后对718所高校、1007所高校(所取样本含排名前列的公立和私立大学及其他一般性大学与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状况调查。而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美国的通识教育状况仍旧令人难以释怀(表3)。与之前的调查一样,核心必修课程不佳等问题依旧存在。
这无疑将使得原本就薄弱的大学生的基本阅读、写作及其他基本技能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一系列调查无不印证着这种担忧:近期美国劳工部的调查显示,只有31%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能够阅读、理解复杂的著作;“2006年,仅24%的毕业生对其职场有‘卓越的准备’……大四学生屡次在公民与历史知识考试中败下阵脚。”[8]
为此,美国学者马杜发叹息道,“此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接受到了广博、普遍而又严谨的教育,这无疑使得他们在知识与思维能力方面远胜于那些仅仅获得了中等教育的中学生。然而,审视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只具备少量有关世界、民族及文化的知识,这与我们50年前所设想的大学生相去甚远。目前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断断续续式的教育,对于诸如历史、经济抑或文学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9]
2.内在逻辑的丢失:披着“通识”外衣的“通识教育”
严谨、连贯的知识体系是课程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如今,美国通识教育的内在逻辑被打破,精粹、严谨的课程被漫漫长卷、五花八门甚至是怪异的课程所代替。这些课程空有通识教育头衔,而无通识教育精神,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难以实现培养“全人”、“通识”之使命。以一些高校对于人文领域课程的选修要求而论,印第安纳大学学生选修“漫画艺术史”课程,德州理工大学学生选修“连衣裙历史和哲学”课程等只涉及人文领域支末的课程便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又如,在卫斯理大学,学生通过选修诸如“阅读心理”等简易课程便可获得高深科学课的学分,等等。
总而言之,在通识教育计划中,全美各高校通常都开设了形式各异的通识课程。而这些空洞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核心”课程的航道,难以培养学生完整的通识教育知识。这种局面使得通识教育逐渐沦为学生探寻专业或获得学分的“垫脚石”。
三、若干维度的可能性解释
我们不禁要问,在美国通识教育繁荣的背后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危机?这种看似悖论的现象背后当然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及当前的经济危机构成了美国通识教育困境的大背景,由此带来的师资水平、学生需求和大学市场化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导致并加剧了美国通识教育的危机,如图6所示。
图6 美国教育危机关系图
(一)师资水平:资深教师的流失
无可否认,美国通识教育聚集了一批资深教授。诸如常青藤大学等美国名校,其通识教育课程由学识渊博的教授任教。但是,大量资深教授的流失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里,教师的提升及奖励往往依据其在专业内的教学与研究表现。在这样的奖励制度下,资深教员经常选择从事其专门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往往将跨学科及综合学科的通识教育推给非终身教授或“蹩脚”的教师。[2]特别是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接受通识教育的人数剧增(二战后美国获学士学位的人数从1945年的157349人增长至2000年的约120万人[6];另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其获学士学位人数增加至2042万人[10])。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教师的大量要求。然而大量资深教师的流失使得大批研究生助教参与到若干门通识课程的教学中,而这些研究生助教缺乏完整的学术与语言背景,无法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通识教育。[11]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通识教育的预期目标与学习效果难以达成。
(二)学生需要:缺乏“自由”
在当代美国社会,虽然没有显性的压力,但每个人都受到市场的隐性压力。学生,尤其是中产、低产家庭的学生只能去学对自己未来的经济出路有好处的东西,因为他们要养家糊口、付学费、还贷款。这些学生选课表面上是自由的,但骨子里是不自由的[12](据统计,1980-1981学年至2009-2010学年,美国大学学费的平均涨幅为235%。其中,公立大学平均学费由6320美元涨至14870美元;而同期,私立大学平均学费则由13861美元涨至32475美元[13])。尤其是在就业形势不明朗的今天,学生对于通识教育更是表现得不“自由”,无法真正体会通识教育的理念。根据美国茶党的调查,尽管政府出台了各项新措施,但美国的失业率至今仍未回归到正常水平。[14]为此,学生无暇顾及通识教育提倡的“博雅”理念,一切以专业为重心,以实用为衡量课程的价值标准。加之通识教育计划与一些专业主修课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通识教育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只是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而已,在选择课程时也往往选择一些较容易拿学分的课程。
(三)大学市场化:金钱决定一切
19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大量资本(公共资本与私人捐赠)的投入。然而,随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拨款的持续萎缩,教育市场化已俨然成为美国高校筹集经费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更是指出,21世纪以来的美国高等教育哲学便是“金钱”哲学,金钱决定了高等教育的一切,为此,大学抛弃了真理,成为提供片面教育的“世界工厂”。为此,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蝴蝶效应下,超过48个州已宣布削减大学拨款,私立大学巨额的社会捐助在减少,学生的资金流不断枯竭,大学的财政援助渐渐萎缩。[15]为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高校越来越卷入“竞技”比赛中,实行“用户至上主义”,为迎合学生的职业性需要而开设大量职业课程与专业。虽然大学仍然开设将近30%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通识教育理念却在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背景下渐行渐远,通识教育形式化远远走在了通识教育理念的前面。大多数师生认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不能够专注于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为此,他们要求通识课与专业课及其他教育必修课相脱离。[2]甚至有学者直言,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很多大学的本质已由教育下一代和培养人才的崇高使命,变成了降低要求以满足“消费者”、只求售卖学位来赚取最高利润的“商业机构”。[16]
收稿日期:2012-04-13
注释:
①美国大学学院与大学协会(AAC&U)成立于1915年,是美国领先的关注本科生自由教育质量的教育协会;哈特调查协会成立于1971年,是美国领先的调查研究公司之一;美国受托人与校友委员会(ACTA)成立于1995年,是关注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追求卓越和问责制等方面的独立的非营利组织。
②本文所引用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通识教育的趋势与新兴实践——基于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会员学校的调查》以及《他们将学到什么?》这两份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