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构建与完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体系论文,中国中小企业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而言,无论是要在经济发展的量上实现从“国有经济增长”到“非国有经济增长”的增长链接(张杰,2000),在经济发展的质上实现从“依靠大企业行政兼并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到“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活力”(Acs & Audretsch,1990),还是要在就业机制上实现从“正式就业”到“非正式就业”的模式转变(胡鞍钢和杨韵新,200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无疑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之相关联,构建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仅对居于资金垄断性地位并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配套”服务的国有金融来讲,本身就内涵着金融体制内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意味着中国体制外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从国内既有的研究文献考察,有关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理论研究已经从综合性及国际比较性研究(杨思群,2002;俞建国和吴晓华,2002;张晶彩,2001)深化到了对中国特殊性问题的专题研究,尤其是对于关系型借贷(张捷,2002)、金融创新(陈志和陈柳,2000)、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林毅夫和李永军,2001)、民间金融(郭斌和刘曼路,2002)、银行结构(李志赟,2002)、信用担保(梅强和谭中明,2002)、非对称信息(金丽萍,2002)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同时,实践层面上的经验总结也在不断深化。世界银行在成都设立了中国中小企业项目发展中心(CPDF),国际劳工组织社会金融部提供了中国小型/微型企业担保基金操作技术资讯项目(MGFW),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计司,2003;上海分行课题组,2001;成都分行考察组,2002;济南分行调查组,2002)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都为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注入了持续的实践动力。

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比较一致的共识是,构建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必须既要考虑金融服务供给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激励相容问题,也要统筹安排金融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处置的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从金融体制改革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目前仍然显得十分必要。

表1 中小企业融资机制比较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杨思群:表(3-1)、表(3-2)与张晶彩(第八部分:海外借鉴篇)估算整理,融资渠道依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关于四类股权与九类债权的分类标准,英国的分类与之对应。

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

(一)微观层面上的融资结构问题

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美国小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杰斯汀·G·隆内克认为,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是企业家创业精神,而包括资本不足、债务管理、融资成本等微观因素的“融资结构问题”则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原因(隆内克、莫尔和彼迪,2003)。

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分为“资本性融资缺口”与“债务性融资缺口”。资本性融资缺口(Macmillian Gap)是指中小企业在筹资一定数额以下的资本时所面临的融资不足问题。大量长期的研究表明,规模不经济、正式资本市场对股票发行的最低资本规模要求,以及正式与非正式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较短时间内较高成长性及能够及时置换出原始投资的要求,是导致资本性融资缺口的三个主要原因(Hellmann & Puri,2002)。

从既有的国际经验考察,虽然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利率要高出一般市场利率,但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与资本融资占比却不相上下(表1),这表明大多数中小企业仅仅依靠创业初期的企业主资本(Owner Capital)并不能完全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这也使得中小企业的债务性融资一旦无法满足而形成缺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就极为突出。

对债务性融资缺口的形成原因有多种解释,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即认为中小企业因为财务经营信息得不到全面记载,使债权人无法准确识别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再加上中小企业在资本性保证(如固定资产抵押、但保人寻找)上的固有缺陷,造成了债务融资的困境。实质上,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个基本效用,就是要解决资金盈余单位与余缺单位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在融资制度及技术安排上避免融资前“逆向选择”与融资后“道德风险”的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就是其并不或者是不完全具有财务报表、抵押担保以及信用记录等融资债权方需求的“硬信息”,而是现实表现为企业行为、业主品性及与供应商、顾客交易状况等无法进行数值化准确记录的“软信息”(berger & udell,2002)。如何收集与处理这些“软信息”,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弥补债务性融资缺口,是构建与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关键。

(二)基本性融资关系的国别考察

1.资本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的总量匹配关系。如表1所示,从总量上讲,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金额与资本性融资金融大致相当,这表明债务融资规模要受到“资本信用”的制约,以资产为基础的融资或资产抵押融资(Asset-based finance)仍然是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一个基本特点,希望无限制地放大中小企业贷款资金投放是不现实。换句话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应该从资本融资与债务融资两方面入手,不能将问题的解决途径仅仅寄托在银行贷款、信用担保、融资租赁等债务性融资方案上。

2.资本性融资总量与结构的制约关系。如表1所示,弥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缺口主要有4种典型措施:一是资本积累,例如法国新设立的银行“企业储蓄”与“居民储蓄”项目,以免缴所得税和利息税并提供相当于原储蓄金额2.5倍优惠贷款的具体措施,促使中小企业以利润留存方式自身积累足够的资金实现投资计划;二是资本援助,例如德国设立的“德国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以两年免息、三年减息的资本援助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三是资本投资,例如英国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专门成立了“31中小企业长期投资金融公司”,直接进行对中小企业评估后的长期持股投资;四是资本集聚,例如美国的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融资制度,场外公告板(OTCBB)市场。进一步地分析表明,这些资本性融资措施的有效实施还有赖于资本效用的发挥,如表1所示,“主要所有者资本”所具有的激励与约束动力,“天使资金”所体现的管理经验与投资的结合,“风险投资资金”所具有的对经营者可置信性威胁的权利等,都在弥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缺口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了资本结构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制约效应。

3.债务性融资风险防范与持续稳定的互动关系。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的主渠道是商业银行贷款,但是要发挥好商业银行贷款的主渠道效应,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1)从商业银行角度讲,要能够有效地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如果说风险防范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准确识别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软信息”,那么大银行凭借信息规模优势对中小企业非定型信息的全局理解以及对中小企业发展风险的远期估价,小银行通过与中小企业近距离不断交换信息而对重要“软信息”成份的熟识,都使各自具有不同的风险防范优势。因此,不能片面地讲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匹配优势,或是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能力,二者在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中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2)从中小企业角度讲,要有持续稳定的贷款资金来源。支持中小企业获得持续稳定的银行贷款主要有两种方式(表1):一是信用担保方式,例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实施的中小企业贷款计划,管理局以信用担保形式在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协调,自身并不直接参与贷款;二是直接贷款方式,例如日本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性融资模式;德国复兴信贷银行FW的市场融资模式,该行依靠自身较高的信誉等级,从市场取得廉价资金并以优惠利率投放中小企业,缩小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贷款利差;加拿大实业开发银行BDC的市场融资模式,完全由政府拥有的加拿大实业开发银行,依靠国家信誉从市场取得廉价资金并以优惠利率投放中小企业,不追求高回报。对中小企业贷款必须提高利率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利率的实质是投资预期回报率,并不是风险估值,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供给,在利率上升期间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4.商业信用的自愿与非自愿性关系。在中小企业的债务融资结构中,“客户预付”、“供应商融资”及“其他”项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一项重要的负债项目(表1),这表明商业信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具有以良好的信用记录与公允的信用评级取得商业性融资便利的内在主动性。但与此同时,因为大企业通常在商业信用链条上占有有利地位,中小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自愿的商业信用提供者。为了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英国颁布的《延期支付商业债务法案》就规定中小企业可以向大企业或是政府部门对他们的应付交易款收取利息,这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方面。

5.正式融资制度与非正式融资制度的互补关系。许多国家的非正式融资安排发展至今,已经不仅是通过动员地域性分散投资及时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期限短、频率高的需求特性,而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非正式融资体系。例如美国众多的金融媒介局、业务指导服务公司,英国的地方性投资网络公司LINC、甚至是许多国家的会计事务所,都在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技术提供投资偏好与项目清单,以媒介中小企业与资金投资方。这些非正式融资体系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信息成本,改变了区域性、小规模和分散性的融资特点,非正式融资市场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三、资本性融资体系的构建

虽然从理论上讲,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增加内源性资本积累,是中小企业在不改变股权结构与控制权的安排下,实现稳定发展的首要选择,但从实践结果上看,中小企业利润留存空间并不大,资本扩张必须要依靠外源性长期资本融资。更为重要的是,构建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体系,要体现资本对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效应。

(一)培育与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1.培育与发展长期持股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国外长期持股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之所以得以持续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其主要发起人就是中小企业,从投资的风险防范与行为激励两方面提高了资本融资效率。众多具有产业或是产品关联性的中小企业,为了相互调剂解决资本投入的不足,普遍以有限合伙方式(也有股份制方式)建立起了投资性公司,政府则通过减免投资收益税收等措施促进其发展。一方面合伙制投资公司具有利益共享效应,中小企业作为合伙人不仅可以不以规模大小及时方便地弥补资本缺口,而且可以在合伙投资公司的利润中分红,对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投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因为合伙人要对资本投资共承风险,所以投资公司通常采取时段承诺的投资方式,追加投资建立在分时段检查中小企业投资承诺的基础上、这对中小企业又形成了较好的风险制约,要求其履行诚信的义务与责任。

允许与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设立与发展,就是对自由资本形成制度的肯定与保护,这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旦允许合伙投资公司合伙人或管理人在一个良好业绩记录基础上,发展为银行类或是投资类金融机构,必将为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奠定市场基础。在这种意义上讲,匆忙放开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不如先行组建成立大量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为筹建真正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创造市场条件(注:国内对于放开民营或是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中小企业需求中小金融机构”这样的必要性研究,缺乏对组建中小金融机构充分性条件的研究。应该强调的是,在经济学理论中没有高级与低级金触组织形式的界定,只有竞争优势的概念,即使花旗、高盛这样的跨国金融机构,其最初的组建形式也是合伙制的金融公司,参见袁方著《花旗帝国》(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埃迪里奇著《高盛文化》(华夏出版社2001年)。)。

2.培育与发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并没有遵循真正的风险投资机制,而是蜕变成了一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在风险投资的机制建设上存在着两个严重问题:一是风险投资公司没有较强的行业特征,大多数风险投资公司没有专注的投资领域,导致投资科技含量低以及投资趋同化问题严重;二是风险资本利得机制(也称为退出机制)不存在,整个风险投资机制缺少了一个关键环节。

(二)培育与发展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市场体系

鉴于1993年到1997年中国大部分省市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及股票场外交易市场的非规范发展行为(袁东,1997),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在中国被彻底清理了,而创业板市场又迟迟没有启动,两个层次市场的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本性融资需求。建立中国二板市场,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量中小企业尤其是非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补偿问题,当前迫切需要的是积极恢复与有序发展一个各种交易主体广泛参与、交易品种和数量不断扩展的场外交易市场,规避高昂交易费用与上市条件对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制约。只要规定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挂牌的中小企业,一旦其净资产、税后利润、市值或是股价等达到一定条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就是二板市场的一个预备市场。

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场外交易市场除了继续保持建立初期对挂牌公司没有资格限制、财务规范少,交易手续简便、费用低等特点以外,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受到严格监骨的实时报价服务系统,可以及时披露与传递做市商交易信息,并且实现了区域性或是全国性的联网,完全摆脱了混乱与分散的局面。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要避免重复以前无序扩张的格局,应该首先着眼于全国性场外市场交易系统的建立(李杨和王国刚,1999)。可以尝试在上海建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报价中心,成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一方面自上而下地引导各省(市)建立与上海报价中心联网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另一方面监管做市商的报价信息和交易活动,增强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组织性与可监管性。依托于场外交易市场功能的不断拓展,中小企业票据、债券等债务性融资也可以得以持续发展。银行要实现中小企业票据业务的收益,必须积极拓宽票据转贴现渠道,在转贴现中通过批量化和规模化运作寻找最有利成交条件的客户;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流动性问题。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内涵着中小企业资本性与债务性融资的双重需求。

表2 近年来12种主要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产品

创新产品

 银行贷款方式

保全仓库贷款 要求企业将货物放入指定的仓库充当贷款抵押物。

出口退税质押贷款

 要求企业将经国家税务部门审批的应退未退税款作为贷款质押物。

无限责任担保贷款

 要求企业的法人代表或是主要股东承担企业贷款的无限担保责任。

动产质押担保贷款

 要求大中型企业对关联中小企业的贷款进行担保,中小企业则将专用性的动产进行反担保。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要求中小企业将大中型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贷款质押。

保付代理业务 购买企业的短期应收债权。

联保协议贷款 多个企业之间开展贷款联保。

买方付息票据贴现

 中小企业在销售商品后,持买方企业交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到银行申请办理贴现,银行审核

 无误后,办理贴现手续,票据贴现利息由买方企业承担。

出口项下的福费廷

 无追索权买断国外开证行的承兑汇票,给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进口外汇票据买断

 按国内进口中小企业的要求开出远期信用证,国外来单经银行承兑后,银行对国外出口商办理无追索权的

 即期付款。进口外汇票据买断业务又可为买方付息票据买断业务和卖方付息票据买断业务两种。

中德财政合作 中德财政合作中小企业信贷规划是财政部以中国政府名义借入的条件较为优惠的德国政府贷款,目的是为

中小企业信贷规划

 了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中长期性融资的需求。信贷规划由中国的一家具体银行承办(如第三期由

 民生银行承办,总融资规模约为1900万欧元)。

创业贷款

 由地方再就业基金或是其他担保发放的无指定性贷款。

四、债务性融资体系的构建

有效的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体系必须能够同时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能够在体制与机制上具有处理中小企业“软信息”的能力,在防范融资风险的同时保证融资的高效率;二是对中小企业而言,融资体系必须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问题,从根本上缓解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由于“弱势界定”而无论其支付多高的利率也无法得到贷款的“信贷配给”现象(Stigliz & Weiss,1981)。

(一)在体制与机制上提高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的效率

如果能够“移植”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技术,无疑将有利于改进中国金融体系的信贷管理水平。比如在调研中,我们接触到了美国APOLO金融科技公司开发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该系统建立在大规模的美国中小企业财务性与非财务性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小企业可获指标的关联性及行业比较分析,该系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可资金额、期限及其需关注风险等建议性结论。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缺乏可传导性,或者讲是很难在组织链条上传递,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自身的决策链条必须足够“短而有效”。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具有天然优势,并且由于没有上级组织的约束,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融资机制的创新。

对于县域经济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则必须进行组织结构上的根本性变革。一种可以考虑的改革模式是,在缺乏较好经营管理业绩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县域经济中,对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股权改造,成立省级行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并根据具体情况,或是每家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一家独立法人,或是集中于一家或是二家进行合并组建;另一种模式是,在具有较好经营管理业绩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县域经济中,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人员、机构、资产负债的重组。两种改革模式都是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经济中简单性撤离的一种扬弃,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发展。

大中型城市经济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同样存在着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比较优势。为了全面掌握中小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可以允许金融机构作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代理人;为了促进委托贷款与中小企业投资项目密切“嫁接”,可以允许金融机构与委托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了解决金融机构客户经理的激励问题,可以允许金融机构对其贷款超额收益进行一定比例的奖励。机制比产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而言更为重要。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中小企业非正式融资需求的满足。民间借贷借助于非正规性信用资源的利用以及债务责任的落实,满足了中小企业零售型、人力资源密集型的融资需求,这在银行体系内很难实现。一方面要不扼杀非正式制度的发展空间,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使资金在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之间合理分布(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2002),过度要求资金集聚在银行体系往往同时也集聚了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将民间融资市场“退化”为私人投资市场(注:大量的调查表明,在温州民间信贷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地下钱庄”,就是普遍由企业主自发组织的“排会”演变而来的,合伙制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组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其组织变得透明和规范。),使民间金融发展剔除“非法集资”因素。

(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问题

1.最直接方式是建立一家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当前,中国金融竞争非常不充分,地方政府的行为又在严重影响着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与结构,在不能确保中小金融机构具有足够的与地方政府谈判的能力情况下,放开民营或是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就有可能蜕变成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与其如此,不如自上而下建立一家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以法定的中小企业贷款行为规避地方政府与市场竞争对中小企业贷款行为的扭曲。尽管市场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可以促使优质的中小企业通过担保、补贴或是付出较高的利率来获取流动性资金贷款,但是一般中小金融机构很难给予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借助于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完全可以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长期性贷款资金。对于市场型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指标要进一步明确单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限制其偏离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Collender & Shaffer,2003)。

2.要允许与扶持三类中小企业融资性中介机构的广泛建立。第一种是可以分担融资风险的信用担保类中介机构。一种经常性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大多数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困难的原因,是中小企业不能很好地具备银行贷款的抵押或是担保条件。组建以财政出资为主的省、市两级信用担保机构,就是希望通过信用担保的杠杆效用,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贷款”与“担保”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上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担保本身也包含着担保决策。担保跟踪、担保追偿三个风险防范行为,如果疏于对中小企业担保行为的风险防范,既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反倒会增加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担保倍数越大,则风险越高。防范和化解担保风险,一是要充分调动贷款银行与担保机构双方的积极性,允许银行与担保公司分担风险的契约安排存在(注:200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贷款担保调查小组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目前与担保公司协作的金融机构非常少,60%以上的担保机构只提供有抵押或是质押的担保服务,在保责任余额仅为担保公司可运用资金总额的1.3倍,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基本上处于割裂的状态。)。二是要建立省级与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通过多层次转保最大限度地分散风险;三是要建立法律化与制度化的担保损失财政弥补机制,要将财政弥补款项列入每年的中央与地方预算,并设立由财政、银行、工商等部门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委员会,负责对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建议国务院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担保机构、担保业务以及担保行业管理办法,促进担保业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种是虽然不分担融资风险,但是本身具有较高风险评估能力的信用评级类中介机构。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风险,银行信贷与信用担保必须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共享性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为信用评级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注:在调研中,中国中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提及,中国的各个部委目前都在“争夺”该系统的组建权.该公司的外资股东单位今年已经接待了若干中国各部委的信用体系课题考察组,考察的内容完全一样,这使“老外”很是惊讶。)。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信用评级机构就可以对中小企业及其中小企业各种融资券进行信用评级,银行与担保机构也就可以利用评级防止融资风险。在实践运作中,有的信用评级机构作为一个融资中介机构,在进行投资者(不仅仅是银行)与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中介撮合,向双方收取中介费用而不承担风险也有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进行评级后向“合作”银行推荐,收取银行的代理费。

第三种是“远离”风险型的融资租赁类中介机构。设备租赁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非常有利,因为往往融资租赁机构购买设备可以打折,便于降低中小企业的总体成本。融资租赁公司可以用租金现金流来偿付银行贷款利息,购买的设备又可以回购或是拍卖,这种资产负债结构致使融资租赁公司本身具有天然的抗风险能力。此外,中小企业出现风险后租赁设备不用清偿负债,融资租赁类中介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小企业破产风险有效隔绝。

五、理财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理财服务体系的两个主要原因

现在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美国8年前的情况如出一辙,一是缺乏足够完整的财务信息,且普遍缺乏财务分析能力;二是中小企业业主比较“灵活”,不习惯与制度化的银行打交道。美国的实践证明,此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融资安排、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理财服务,具有个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信息和智力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服务,具有为金融经营和企业经营双重服务的显著特征,对金融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温特尔,2003)。

理财服务体系一是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软信息”问题。很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主普遍认为,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当于个人隐私,一般不聘任专职财务人员,这不仅造成了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与管理上的混乱,也造成了财务信息的不透明性。通过会计代理、财务顾问以及提供融资安排、资产管理等理财服务,一方面可以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财务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理财服务机构建立一个与中小企业长期互动的关系,从中小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内部财务管理环节入手获取针对性的融资信息,通过长期合作解决中小企业的“软信息”问题。二是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企业数目多、融资量小、频率高的特点,在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生产要素的比较地位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侧重点必须适时调整。所以,构建具有专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技术的理财服务体系,是提升融资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理财服务体系的三个主要层面

1.银行类理财服务。近年来,中国很多商业银行的经营角色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除了发放贷款外,商业银行开始注重与提供客户理财服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理财服务机构,呈现出向理财顾问型商业银行转变的趋势。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在网络、资金、信息、人才和客户群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常年、全面财务顾问领域的一种介入。只有与中小企业长期保持密切联系,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银企才能有更好的合作空间。

图1 中介类理财服务

商业银行的这种转变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是促使商业银行内部打破业务分割,开始了业务整合。商业银行开始主动根据企业的收益和能承受的风险大小,为其设计融资方案,内部协调则通过理财部门完成。二是促使保险、信托、证券与银行之间的相关性加强,在客户资源、项目开发、业务网络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互补性和合作空间,对中小企业实现融资和盈利渠道的多样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优质客户”、“高端客户”被认为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先争夺的客户资源,但是随着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提供全面、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与中国地方性中小银行合作程度的不断扩展,以及通过理财代理机构迅速扩展市场与节省经营成本,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必将成为中外银行一个关键性的竞争焦点。

2.中介类理财服务。表3和图1显示出为中小企业进行理财服务的中介类服务机构脉络。中介类理财服务机构具有借助于中立角色,整合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功能的独特优势。中介类理财服务机构一般都以客户利益为导向,通过对市场上各种金融产品全面与严格的客观评估,为中小企业提供最具效益的理财方案,避免了企业仅与个别金融机构交易获取单一金融服务的问题。中介类理财服务机构一般都拥有专业理财团队,取得了许多专业资格,与众多金融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联系,可以提供多元专业化的一站式理财服务。

表3 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理财服务方式及12个典型案例

据初步调查,目前中国的中介理财机构正处于市场初创阶段,注册资本要求很低(上海仅为50万元),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才刚刚开始,管理部门还没有对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现有的中介理财机构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一是提供记帐、报税、资格认定、工商注册、年审、理账等代理服务;二是提供工商、税务、资产重组、报关、外汇管理等咨询服务;三是提供会计制度设计、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培训等顾问服务;四是提供各类专项查账、会计基础工作与财务内部控制审查等监理服务;五是提供清算、验资、资产评估、工程预决算、工程造价等审计服务。总体而言,中国目前急需通过金融策划业的发展,引入理财行业规范,创建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促进理财服务的健康发展。

3.网络类理财服务。众多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利用internet平台,通过各种网络理财服务工具获得服务,随时随地享受网上财务管理的便利。除了向中小企业提供基本的因特网支付服务外,一般的网络类理财服务平台都具有整合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的功能,可以提供类似金融控股公司式的综合性服务,只不过这仅是一种代理行为。以在线应用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随时随地随设(备),省事省人省钱”的理财管理服务,将会以网络化的全新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网络时代关注和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是全社会的责任。

六、一些关键性的政策建议

1.建立自由资本形成制度。构建与完善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是建立自由资本形成制度,培育与发展合伙制或是股份制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引导非正式的“民间融资”向正式的“中介融资”转变,并以此奠定民营或是中小金融机构筹建的市场基础。

2.建立多层次的银行融资体系。一是建议建立一家政策性的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以法定的中小企业贷款投向规避地方政府与市场竞争对中小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并借助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长期性贷款资金;二是对于既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要在监管指标上进一步明确单户最高贷款额与资本净值的比率,限制其偏离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同时以优惠的再贷款利率支持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在对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不良贷款进行二次彻底剥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对其分支机构进行整合,并放松对融资机制创新的管制。

3.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当前不仅需要积极创建中国的二板市场,而且更需要将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二板市场的一个预备市场优先发展。可以尝试在上海建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报价中心,成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引导各省(市)建立与上海报价中心联网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层次的市场建设,可以建立风险资本的资本利得机制(也称为退出机制),也可以使中小企业票据、债券融资依托于场外交易市场持续发展。

4.建立理财服务体系。理财服务不仅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问题,而且也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构建具有专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技术的理财服务体系,还可以整合金融、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提供类似金融控股公司式的综合性服务,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金融需求。

5.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目前迫切需要国务院协调与整合各方信用资源系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共享性的中小企业信用征信管理体系,为中小企业以及各种中小企业融资券的信用评级提供基础条件。

6.建立各类融资中介机构。鼓励与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信用评级、融资代理、融资租赁等各种类型中介机构的广泛建立,对于改变中小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国务院尽快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起草这些中介机构、业务以及行业的管理办法与具体扶持措施,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

7.建立民间金融的互补性发展机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一方面要有效强化银行信贷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银行资金收益与风险密切对称;另一方面要支持或是不压抑民间金融的有序发展,使民间借贷特别是长期借贷突出投资性特征。

标签:;  ;  ;  ;  ;  ;  ;  ;  ;  ;  ;  ;  ;  ;  ;  ;  

构建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