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改革:逻辑视角与现实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困境论文,预算论文,逻辑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10-0061-07
预算是国家的血液和基础。作为通过强制方式从事经营公共财政的国家活动,它既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效能,影响诸如储蓄、消费、就业和物价的总体水平,从而成为实现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最优化的重要政策手段。作为通过权力控制方式实现责任政府的制度安排,它又直接构成国家建设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和制约着民主政治的水平和程度,从而成为促进政治认同、国家整合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预算制度还面临着功能转换和结构调整等现实诉求,加速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仍是当前预算改革的紧迫问题。那么,当前我国预算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这些障碍的体制机制根源在哪里?应该怎样推进预算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寻求指导预算改革实践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本文拟从预算现象的双重属性着手,通过厘清预算理论的两个研究向度,阐释其各自蕴含的预算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向,进而澄清我国当前预算改革所遭遇的现实障碍及其理论根源,并据以探讨推进当前预算改革的政策思路和实践路径等问题。
一、预算理论的两个向度
预算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汲取和分配的社会公共现象,广泛地涉及资金管理、资源配置、政府间关系、国家认同等多个层面,更与政治上的观念、行动、结构甚至意识形态复杂地彼此交织在一起,从而增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预算现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然而,无论出于何种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对预算问题的理论考察都难以脱离人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制度手段等基础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斯密则强调,人天生具有某种经济交往的倾向。尽管二者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行为两个极为重要的侧面,并据此开创了对人类行为进行观察、解释和反思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知识传统,但我们仍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亚里士多德与斯密分别描述的、具有不同行为偏好与差异的主体实际上乃是同一个“人”,他们所开创的知识传统所关注的仍然是由众多这样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生活。“人”的需求是不断递增的,社会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却总是相对稀缺的。所欲甚多而资源有限,所以人们不得不依靠社会合作以获取更大的规模收益。在这样的人的需求及社会资源条件下,选择社会生活是必然的:如果资源匮乏而人性野蛮,社会生活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果资源富饶而人性完美,人们没有选择社会的必要。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需求,人们将不得不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做出社会合作的选择。在社会合作方式的选择上,人们主要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如何获得社会合作的规模收益?怎样分配社会合作产生的规模收益?
国家及政治权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人的需求以及人所面临的社会资源状况,它只是通过制度设计的方式提供了某种秩序,通过规制人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合作和分配能够在秩序的框架内进行,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后果。作为交换,人们必须供养国家及其附属的官员和组织。进言之,国家及其运行并没有改变人的本性及资源的稀缺性,它不仅本身就是资源稀缺的产物,而且其存在和发展也必然受到资源稀缺的制约。那么,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这不仅是市场机制的重要任务,更是国家必须面对并竭力解决的问题。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国家用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基本方式,就是预算。那么,作为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满足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制度安排,预算就必须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财政资源,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如何才能实现财政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从而在汲取社会资源的同时不致引发社会成员的大规模抵抗?围绕第一个问题,人们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市场的自由交换,实现各种可供选择的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收获最终的产出,强调相同的资源单位在被投入资源的所用用途中产生相等的收益时,人们想要的东西(效用)才会最大化。围绕第二个问题,人们更多地关注自由交换、资源配置的权威前提和约束条件,强调如何通过权威途径实现对合作收益的合意性分配,重点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容忍权威、权威如何发挥作用才能符合人们的期待。
随着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分科化建制,对财政预算的理论研究日益出现经济学化和政治学化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并随着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领域、分析工具的根本差异而出现较大的理论分殊。19世纪后期边际革命以来,以边际效用、一般均衡和需求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占据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预算研究的经济学化趋向也越来越凸显。按照这一研究向度,经济学家将预算视为资源配置的工具,从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来推论预算的规模、结构和绩效,强调预算研究的根本取向是弄清楚预算究竟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功能,以及预算对经济发展的绩效等问题,以达到通过政府手段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的目标。预算研究的经济学化以及大量经济学分析工具的运用,推进了预算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以及预算理论对微观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弥补了政治学仅仅关注宪政、自由、民主等宏观问题而导致的对预算现象以及预算效率等关注缺失等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一向度的研究也忽略了对预算活动得以发生的政治框架,以及预算过程、结构乃至行为等问题的研究,从而导致“由李嘉图、威克塞尔、埃奇沃思和庇古等经济学家塑就的财政学传统过分注重对政府税收行为的研究而忽略了公共消费问题,忽略了民主制度对政府行为的合理性、责任性等规范要求,已经不能解释现代社会政府经济行为的所有方面”[1]。
20世纪60年代,对预算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分析重新复兴。威尔达夫斯基认为,预算是政府正在做的或打算做什么的财政反映,“如果我们把‘政府应该做什么’替换成‘在预算中应该是什么’,那么,有一点就变得很清楚:规范化预算理论将成为一种综合且详尽的政治性理论,并且这种理论详细说明了在特定的时间内政府应该做什么”[2]。换言之,预算是由国家指定的权威性资源分配规划或蓝图。政府如何筹集税收来为其各项活动提供资金最终取决于谁、何时、为什么及怎样支付。公共财政制度的性质、结构和影响范围都对国内社会中不同的经济、社会利益集团如何分担政府负担(也就是说,他们将支付预算中批准的拨款)产生影响。而且,“预算的重要性在于特定的政策问题都将反映在其中,包括:政府的范围,财富的分配,政府向利益集团开放的程度,政府对公众的责任。其独特性在于这些决定必须在预算过程中做出,它们必须满足预算平衡的需要,预算对于外界环境的开放性,预算决策必须及时做出以使政府行动保持连续性”[3]。作为研究政治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预算研究如果忽略了对制约预算过程中权力结构和关系的分析,就不可能从根本解释预算行动何以可能的问题。按照这一研究向度,政治学家强调预算的政治性质,强调预算是所有政治参与者围绕各自关注的重要议题展开竞争、妥协、合作的政治领域,尤其是预算过程对不同偏好的政治表达和聚合的复杂性作用,以及预算条件约束下政府的功能、结构、责任、改革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诺思、希克斯、奥尔森、布坎南、尼斯坎南等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方法和工具,对国家建设的财政基础、预算对政府的宪法性约束功能以及官僚预算最大化行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开辟了新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凸显出以公共问题为导向的预算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趋势,以及国家建设、权力结构、政治过程等作为预算研究议题的重要性。
二、预算改革的两条逻辑
社会公共需求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方向、范围和行动,而预算行动的政治结构和关系则构成了预算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公共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要求预算制度随之适时调整和变迁。从这个意义上讲,预算制度改革实际上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而并非只是一种特例。与预算问题的两个理论研究向度相联系,对预算制度改革也存在不同的阐释逻辑。
以科斯为代表新制度经济学者认为,预算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遵循着需求与供给的基本规律,即如果制度变革带来的利益超过变革所需的成本,改革就会自然地发生。按照这一逻辑,一旦政治行动者认为创立和利用新的制度安排的净预期利益大于净预期损失,就必然会产生对这种新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从而产生制度创新的动力并最终推进制度的变革。这种视角下的预算制度变迁“基本上起源于这样一种认识:按照现有安排,无法获得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下得不到的利益。改变制度安排、使制度安排、收入分配朝有利于自己不利于他人的方向转变的动力是显而易见的”[4]。这种阐释逻辑隐含着两个基本的假定:一是作为公共产品的预算制度变革,也像市场上私人产品和服务一样,会在需求与供给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最终趋向于平衡,只要改革的收益大于成本,改革必然会发生并最终走向成功;二是和市场选择相一致,效率同样是预算制度选择的根本标准和尺度,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最后被选中并取得成功的改革方案,往往也是最有效率和最合理的。据此,诺思认为,16—17世纪由战争导致的财政危机,是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等西欧主要民族国家发生制度变迁的直接肇因,而英国、荷兰之所以能够在国家竞争中成为优胜者,而另外两国却沦为失败者,则应归因于不同国家选择的制度变迁路径方面的差异。英国、荷兰发现并采用了能够促进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通过权力的分享即以财权换政权的方式解决财政危机,而法国、西班牙则选择了相对无效的方式——强制掠夺[5]。当然,这也是法国、西班牙最终形成专制并走向革命的原因所在。
毋庸置疑,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是极富洞见的,它运用成本—收益、需求—供给等基本的经济学分析工具,指出有效率的组织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财政与国家之间的根本联系。“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解决税收问题的模式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相信,每一种模式(包括它们的变体)与国家的本质息息相关…”[6]。但是,为什么英、荷两国会选择更有效的财政制度,而法国、西班牙却选择了最终流于失败的制度形式?新制度经济学并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菲尼等制度分析学者认为,这是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者过于强调需求在制度变迁中关键作用,而忽略了制度供给重要作用的结果,“需要变动的趋势虽为必要条件,但不是了解变化路线的充分条件。政治经济分析的要素是决定性的;对于统治精英的政治经济成本和收益,是对变换的性质和范围作出解释的关键”[4]。换言之,制度选择的关键在于并不仅仅取决于效率意义上的收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大需求,更关键的在于经济效率与国家安全、政治过程中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冲突、博弈等更加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相比之下,李的解释更加具有综合性,他不仅强调供给分析对于制度变革的重要性,还试图把不同体制的差异性也整合进来,从而使得制度分析的经验解释性也更广泛[7]。尽管制度分析学者强调供给分析尤其是不同政治力量消长对制度变革的重要作用,但他们最终还是认为,制度变迁总是由需求而引致的。
在预算改革的制度分析框架内,从注重需求分析向强调供给分析的转换,实际上指向和切近了对预算改革的另一条阐释逻辑,即从国家结构和政治过程的角度解释预算改革得以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制度分析学者所强调的制度变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制度性连接,恰恰是通过民主的公共选择程序实现的。因此,当把这一逻辑引入对预算改革问题的解释时,就会自然导引到这样一个方向:预算改革最终成功与否,要从政治程序和过程的角度予以解释。以熊彼特为代表的财政社会学者提出,财政并非独立于社会结构的孤立经济现象,它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经济政治问题,“预算是国家在祛除了所有误导性意识形态外衣之后的骨架”[8],“若从财政经济烙印的这一点上看,所有发生了的一切现象也都具有政治结构方面的预兆”[9]。因此,要了解预算改革的发生逻辑,必须从近代以来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中进行解释。“一旦国家成为一种现实,成为一种社会机构……国家就会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很快就会变成一种其性质无法再纯粹从财政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东西,而财政将成为它的服务工具”[10]。按照这一逻辑,小林丑三郎认为,近代以来公私领域的分立,即国家的性质、功能和活动明确限定在公共领域,而商品交换、货币资本成为经济生活的基本制度规则,并日益被限定在私人领域;加之伴随商品经济的扩展以及生产社会化趋势,社会利益结构的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汇聚程序逐渐成形。这些国家建设过程中经济、社会和政治上的复杂因素,共同导致了英国现代预算制度的形成[11]。威尔达夫斯基和鲁宾等预算政治学者明确指出,在预算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各级政府、办事机构、管理和制定预算机关、国会和国会所属各个委员会等众多行动者的目标具有多样性,他们在特定政治结构中,随着自身在权力结构中的地位、角色及其变换而改变行动策略,最终决定着预算制度演进的根本走向。因此,对预算改革的研究必须深入剖析预算改革的经济和政治环境。“预算不可避免地与政治体制联系在一起,影响预算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基本的政治变革。不改变政治过程,预算过程不可能进行重大变革。如果最后的结果与以前完全一样,修补预算机制是没有意义的”[12]。也就是说,脱离了政治结构和政治过程,预算现象不可能得到根本解释,预算改革也难以抓住关键环节和现实途径。
三、预算改革的现实困境
无论是从制度变迁角度对预算改革进行阐释的需求引致逻辑,还是强调从政治结构和过程角度解释预算改革的发生逻辑,二者都统一于不同国家预算制度演进变革的实践进程当中,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也通过预算方式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且预算在形式上也需要提交人代会审议批准才能执行,但它实际上只是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配置社会资源的附属工具,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推进政治发展的作用微乎其微。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政治主导的方式开启了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也开始逐渐放弃按照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社会资源分配,并随着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转向以市场供需关系为基础的配置社会资源,强调政府应在尊重市场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发挥政策主导和引领作用,从而确定了市场条件下政府功能进行根本转换的改革目标。与此相适应,预算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功能的财政体现,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执行国家计划的附属工具,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度手段转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和预算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预算改革呈现出改革重心不断变化、逐步趋向预算功能转换等特征,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1992年。在这一时期,我国总体上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等经济改革探索阶段,预算制度先后经历了统收统支、分成体制、分级包干等体制改革措施,但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发展、政府的经济边界尚不清晰等因素制约,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仍集中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彼此利益分割的多重博弈等方面,预算对各种公共活动的经济特征还难以予以区分,难以对各种预算政策的经济效能以及预算对市场选择和市场行为的作用进行准确评价,政府资金分配不公、预算外资金膨胀、行政支出居高不下、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仍持续存在。第二个阶段从1992-1998年。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正式确立,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动范围、行为方式等进一步清晰,预算体制改革开始加速,先后推出复式预算和分税制改革等重大改革措施,前者通过将政府收支按照经济性质的差异分别编入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强调保持公共收支的适度规模和各类不同经济性质公共收支的合理比例,从而在尊重市场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明确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领域、规模和政策方向;后者通过明确分割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纵向的税收管理权限和收入分割,从而力求实现政府事权与财权的统一,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由于政府主导的制度惯性以及分税制改革重收入分割、轻事权划分等因素,对预算改革更具关键意义的支出改革还未取得重要进展。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至今。在这一时期,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等财政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我国陆续出台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等重要预算改革措施,预算改革全面加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效。但从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利益格局和责任政府建设等面临的艰巨任务来看,预算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发展民主政治的支撑、促动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预算功能的根本性转换仍是当前预算改革的核心问题。
实现预算制度的功能转换,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政府活动领域、范围和方式的角度,调整政府预算的合理规模、支出结构和作用方式,实现政府职能转换、促进社会和谐和发展民主政治等重要目标。无论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换的现实要求,还是从公共预算的本质属性来看,预算制度的功能转换是197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取向是一致的。然而,预算活动总是内嵌于一定权力结构之中的,预算权力结构及其相应的变化对预算功能的发挥、预算活动的效率必然产生制约作用。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下,预算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是不同的,预算信息的流动方向也是不同的,最后形成的预算过程也是不同的。预算的权力结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公民如何进入预算过程?(2)预算权力如何在立法与行政机关之间进行配置?(3)预算权力如何在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之间进行配置?由于预算权力结构的适当与否,对预算功能实现产生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可想而知,预算功能转换之所以仍然成为当前改革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以往预算改革往往集中于财力分割、收支管理、预算编制等预算技术性领域,而相对忽略了对预算功能转换更具现实作用的权力结构改革,即预算体制和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从而在根本上制约了预算政策对于公共需求的敏感性、回应性。在这一意义上,无论是从规范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预算的规模、结构和绩效,澄清预算究竟应该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功能,还是从预算政治学角度探讨预算行动在改革过程中的损益、竞争、妥协、合作等互动关系,以及在权力结构和政治过程约束下不同预算偏好的政治表达和聚合等复杂机理,二者实际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和分歧,而只是在预算改革的规范诉求与经验道路、总体目标与执行过程等方面各有侧重而已。因为作为通过财政资源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制度手段,预算总是意味着从社会总资源里拿出一部分,通过权威机制重新进行资源的配置。那么,为了实现预算效率的最大化,国家或政府从社会资源中取得多大份额才能够既保障某些公共需求的供给,又不致影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损害效率?在国家或政府主导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怎样做才能够尽可能降低因国家或政府自身而造成的资源损耗,提高国家或政府本身的效率?这些问题必然构成预算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预算又是“关于政治的经济(political economy),而非经济的经济(economic economy)”[13],作为实现责任政府和民主政治的制度载体,它的萌动、酝酿、形成和发展都始终围绕着控制权力、落实责任政治、实现权力制衡等重大的政治问题,并随着公共需求的公共选择程序和党派政治的日益发展而不断得到强化。而且,从预算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预算体制调整和机制创新往往和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过程等密切联系、彼此交织,它在本质上还是依赖于政治决策以及推动改革的预算行动者之间力量消长和博弈过程。因此,实现预算制度的功能转换,在理论层面上不仅需要关注预算规模、绩效等规范性目标,更需要深入分析预算改革的政治约束条件、预算行动者在改革过程中的损益及行动策略,在现实层面上不仅要提升预算编制、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更需要从预算改革的技术性层次转向一般性领域,从预算内部管理取向转向更加宏观的预算权力结构改革,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当前预算改革攻坚的重要方向。
四、预算改革的宏观路径
对于当前预算改革而言,是否需要和应该改革已经不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选择何种改革路径以及如何确保改革会朝着预期的方向推进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总体上,判断改革是否朝着预期方向推进的根本尺度在于改革实现目标预期的接近程度,而预算改革路径选择则必然依赖于既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必须根据改革的初始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实施路径。更加重要的是,任何现实的改革都不是自动完成的,而是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执行主体、由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在相应的制度规则约束下共同参与过程中实现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尝试提出以下预算改革的宏观路径,为当前预算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言。
第一,作为具有多重政策目标指向的改革过程,预算制度创新必须把握改革的长远方向、关键问题和优先领域。改革30多年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体制转轨相对滞后、利益结构发生扭曲、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不断蔓延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并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地联系在一起,已经超越单纯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日益成为危及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整体性问题。预算改革作为一种综合性制度安排的演进过程,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解社会利益矛盾、推进政治发展等多重政策目标指向。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根据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经验积累和阶段水平,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的实现路径。在当前我国经济成长仍处于上升阶段、社会矛盾仍然整体可控、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制度红利仍未完全消退的战略机遇期,必须强化预算改革的顶层设计,即综合考虑预算改革进程的宏观规划,在证成和求解预算战略目标、制度改进的紧迫性、必要性等规范性问题时,更加注重预算改革的多重需求,在探索和设计预算改革的宏观思路和实施路径等实践性问题时,则更加强调预算改革的供给方及其激励机制。当前,应着重研究对既有改革计划的实施状况,即已有的预算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时,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改变、实现了哪些预期目标、存在哪些障碍和问题、还需要如何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从而接续既有改革举措的依赖路径,充分挖掘已有改革的可能潜力。进而,坚持增量改革的原则,在现有制度安排空间内,加大和鼓励预算机制创新,试点推行预算体制调整,以预算支出的公共化带动预算制度的公共性,最终实现以完善公共需求与预算政策之间的民主程序为核心的公共预算改革目标。
第二,作为本质上依赖于政治决策的制度创新,预算改革必须考虑政治上的目标约束、供求关系及动力机制。从目标约束来看,预算改革服务于两项基本目标: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所谓预算改革的政治目标,即预算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完善和充实国家的正当性,使国家或政府在汲取预算资源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民众的支持和认同,容忍或至少不反抗国家汲取行为;所谓预算改革的经济目标,即预算改革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实现和提升政府的有效性,使国家或政府能够最有效率地满足公共需求,最小限度地汲取预算资源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主要阶层的公共需求。从供求关系来看,预算改革必须大致保持改革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如果预算改革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则预算改革行动滞后于社会改革需求,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预算改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则预算改革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程度,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阻碍或破坏作用。从动力机制来看,预算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进程取决于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对比或体制内的权力结构,如果主导性利益相关者在改革过程中的收益大于成本,他们就会在利益激励下主动推动改革,改革就会顺利推进,至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如果主导性利益相关者在改革过程中收益小于成本,他们就会处于自身利益考量而阻碍改革,改革就会举步维艰,至少增加了改革的阻力。作为一种政治过程,预算改革必须考虑这些重要的政治约束因素。
第三,紧密围绕预算权力结构的不同层次,积极推进公共预算的体制机制改革。在预算支出结构方面,逐渐实现对国企、民企、公民一视同仁的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对民生、福利、环境、科技、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对社会公共需求进行有效回应。在预算支出的内容方面,扩大预算内容的领域和内容,把国有土地资源收支等纳入国家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可读性、精细化,使得每一笔预算支出都尽可能的具体、详尽。在预算过程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力度,推进政府预算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除国防、外交等涉密领域外,所有预算支出都向社会公开,增加公民就预算案进行质询的公平机会,为制度改革积累更大的社会能量。与此同时,落实完全的预算责任,确立财政部门作为预算核心管理部门的权威,继续扩大纳入预算控制的部门、范围和项目,在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可以试点推行提高预算部门的纵向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引入人大外部控制机制,扩大人大预算审查的范围,细化预算编制科目,严格预算审查的程序,丰富人大预算控制的手段,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能力建设;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有效降低预算偏离程度,强化预算偏离的责任追究机制。此外,试点推进以预算信息处理优势为基础的“下级政府优先”的事权分配改革,积极推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降低专项转移支付以及税收返还比重等政策创新,逐步提高地方政府、下级政府的预算财力和自主性;创新地方人大预算控制的机制和手段,增强地方人大对同级政府的预算控制能力和水平。
第四,积极探索预算改革的切入点,推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创新试点。预算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府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多领域的改革,这一方面决定了它具有回应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多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性优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预算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虽亟待推动而又必须审慎对待。如何以最小的改革成本实现最大的改革预期,就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体制国情特点、宏观经济形势、社会承受能力、当前突出矛盾等复杂因素,选择和把握好预算改革的现实切入点。当前,预算制度所面临的公共支出需求、利益群体矛盾等改革压力都集中于地方政府,而承担繁重公共需求的地方政府也面临着财力严重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预算绩效较低、预算公开和监督等多重压力,从而在推进预算改革方面具有相对更多的积极性。此外,根据中国“倒逼型”、“渐进性”增量改革的路径依赖特点,地方政府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已经成为现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因此,积极推进地方政府预算改革创新作为当前预算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应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政策路径。
标签:政治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预算论文; 公共资源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逻辑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财政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