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论文_潘昱

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论文_潘昱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樟树市供电分公司

摘要:本项目将有效解决目前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的问题,通过将电网规划成果纳入城市规划的方式,使对电力建设用地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保证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开发区、新区电网的布局规划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电网规划;市政规划;电网纳规

一、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的实施背景

(一)政府导向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总体要求的基本原则中明确:建设先规划、后建设,切实加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资源影响和文物保护的要求,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二)规划落地实际困难

电力规划是搞好电力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是实现多快好省地进行电力建设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在电网发展的过程中,电力建设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如变电站选址困难,电力线路廊道审批难度大,道路变更导致重复建设,延长了电力建设周期等:

1、变电站选址困难

电网规划中需要新建变电站的区域却因为没有能够新建变电站的空间位置而无法及时建设变电站,导致局部地区供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实际用电需求。用电高峰时期的限电将会限制了该地区经济发展。

2、电力线路廊道审批难度大

由于城市道路资源有限,而通信、供水、排水、燃气等其他市政设施也需要使用城市道路资源。电力线路廊道的审批和使用需要兼顾这些市政设施的建设情况,故而经常发生合理的电力线路走线位置由于各种原因被占用而无法进行电力建设。这种情况轻则导致电力线路廊道绕远建设于不尽合理的位置,增加无谓的电力建设投资,增加电力线路运行损耗;重则导致变电站无法供电,影响局部地区电网供电能力,最终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

3、道路变更导致重复建设

由于城市发展需求,部分城区路网可能重新规划建设,原有电力线路在尚未到达使用寿命时便须拆除,并需要在新建道路重新建设电力线路,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设备的重复建设,造成有限电力建设投资的浪费,进而限制了地区电网的整体建设成效。

4、延长了电力建设周期

电力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在前期阶段反复与市政相关部门对接,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但由于市政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各方面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故而项目方案需要多次调整,最终影响了电力设施建设的时间进度,无法及时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二、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规划涵盖内容

在调研分析规划区现状电网的基础上,预测规划区远景负荷发展情况,根据变电站选址和网络规划结果,确定线路敷设方式和走廊通道的选取,运用多种定位设备,确定规划变电站、线路走廊的具体坐标。主要内容包括:

1、调研规划区电网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2、对规划区历史年电量负荷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目标和规划区实际特点进行电量负荷预测及负荷分布预测;

3、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并结合规划区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高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4、电力系统空间布局规划主要内容:

(1)根据远景负荷发展情况,确定高压变电站用地面积、红线坐标;

(2)确定高压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位置、坐标;

(3)确定中压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给出建设项目库及投资

汇总列出近期、中期、远期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库及投资情况,提出过渡期内的重要的规划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目标,包括其建设规模、建设形式、估算总投资、建设时机选择等。

(二)主要做法

1、技术关键

(1)目标网架指导红线规划,远近结合

坚持“由远及近”的规划理念,倡导“先有目标网架,再有中间过渡”的规划思想,因此,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也着重从目标网架入手,进行高压变电站站址、廊道、中压配电设施用地红线规划,做到目标网架下空间资源的预留,远近结合。

(2)丰富的协调经验,促使电力规划与市政规划的高度衔接

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是电力规划与市政规划衔接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政府、规划局、发改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经信局、城市综合管理局、环保局等诸多部门,必须充分协调好各方需求、利益关系,并很好的把电力规划成果以政府各部门需求的形式进行展示,从而促使电力规划与市政规划的高度对接,最终将电力规划成果纳入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保电力项目的顺利实施。

2、技术经济指标

(1)针对规划区电力系统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及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建设结构合理、适应性强、安全可靠、调度灵活、电能优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一流现代化电网,彻底改变长期以来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的现状。

(2)将电网规划最终成果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电力设施建设用地及电力线路通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予以落实并加以控制和保护,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作为今后电力建设的一项法律依据,保证电力设施能够合理、按时的建设。

3、研究方法

本项目在调研分析规划区现状电网的基础上,贯彻“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的规划方法,运用空间负荷预测、进行变电站选址定容、高/中压电网规划、电力资源规划、规划方案经济评价等,确定线路敷设方式和走廊通道,并确定规划变电站、线路走廊的具体坐标,落实用地红线。

4、技术路线

(1)通过电网规划完成电网的现状分析、负荷预测、技术原则、电力平衡、变电站选址及定容、电网规划、规划评估、投资估算等内容,通过各相关部门审定,确定方案的合理性,明确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规模、大致方位及线路走径,为布局规划做基础。

(2)制定变电站及线路的布局规划原则,明确各级电网规划在变电站布局规划中的应用原则及与地方规划成果的协调原则。

(3)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典型设计》,制定变电站及线路的典型规划方案。

(4)制定变电站及线路的典型黄线规划方案完成布局规划成果,并统计建设资源需求。

(5)完善站址和走廊的保护、管理及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的实施成效

(一)促成政府成立电网工作小组

政府以文件形式确立电力专项规划的重要性,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以方便各方工作协调。通过与规划局和国土局进行的专项对接,获得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沟通规划项目用地需求,并初步确定变电站建设用地的可选站址位置。

(二)完成电网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市政规划

针对备选站址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通过对实际环境的考察,框定变电站的建设用地范围和线路走廊方向,全方位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规划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项规划评审会议。规划成果作为下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报送到规划局,由规划局组织纳入下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三)完善樟树市城区网架结构

整合变电站10千伏间隔,加强城区各变电站站间联络,供区清晰,网架趋于合理。

(四)缩短电力建设周期

电网规划成果最终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全面认可,相关内容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更高层面保护电力建设所需资源,为后期电网建设项目顺利开展扫除了障碍,为地方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潘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实现电网规划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的电网纳规管理论文_潘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