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席梦思:七次破产重组后能否再度崛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席梦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席梦思——这个在中国被视为弹簧床垫代名词的辉煌品牌,在它的故乡美国,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十月初,席梦思公司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预计席梦思及其子公司将以大约7.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两家私人股权基金。收购方为Ares资产管理公司(Ares Management)和安大略教师退休金投资策划公司(Ontario Teachers'Pension Plan),而它们正是全球第三大床品生产商Serta公司的拥有者。
据了解,本次重组可以将其约10亿美元的总债务降低到约4.5亿。重组后公司的收支情况将会改善,财务灵活性也将增强。
尽管席梦思债台高筑,面临破产威胁,但其所有者,托马斯·H·李兄弟公司(Thomas H.Lee Partners of Boston,简称“THL”)却在这次交易中收入颇丰。据《纽约时报》报道:这家在2003年购买席梦思的投资公司,现在已经有大约7700万美元的利润收入囊中,而这还是在席梦思公司的资产不断减值的情况下取得的。单单以特殊红利的形式,THL就获得了数千万美元。
据报道,2003年,THL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席梦思,同时承接了公司债务7.45亿美元。第二年,席梦思通过发行公司债融资,向THL发放特别红利1.37亿美元。2007年,席梦思再度举债3亿美元,其中2.38亿用于分红,至此,它将借来的钱中3.75亿美元作为红利发给自己,补偿了自己买下它时所需的花费,随后就坐着数钱。此外加上2800万美元管理费收入,尽管席梦思大量举债,而THL却持续获益。
如果此次转手成功,它将是席梦思历史上第七次破产重组,而之前的每次破产经历大抵相似:新买家将它买入,打包、整理后再高价卖出——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人在它身上攫取大量利润后便抽身离去,而席梦思的债务却不断增加。
令人不解的是,为何频频破产的席梦思总能受到投资者青睐?
从百年老店到“现金奶牛”
或许可以从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找到答案。
1870年,美国人席梦思(Zalmon G.Simmons)在威斯康星州克诺沙设立他的第一家工厂。一天,他听到顾客抱怨床板太硬,睡在上面不舒服,于是他试了许多办法来改善床垫,比如在床垫中塞进厚厚的棉花,可没多久就压实了,还是不舒服。经过反复试验,他最终用铁丝缠绕、编织成床垫的“框架”,外面用结实的布包裹起来,制成弹簧床垫。
1900年,席梦思将世界上第一个用布包着的弹簧床垫推上市场,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睡眠习惯。从空军一号的美国总统卧床到寻常百姓的家中,随处可见席梦思的身影。仅仅为它做过宣传的名人就有: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遗孀爱诺莉·罗斯福等。此外,以床垫销售数量为指标运行的“床垫指数”,还成为经济学家观察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经济繁荣时,软床垫销售畅旺;而经济萧条时,床垫销量直线下滑。
如今,席梦思已成为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顶级床垫生产商,其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在亚洲,它作为香格里拉、半岛、文华东方等五星级酒店的供应商广受关注。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幸运正是他的不幸”。这或许正是席梦思的命运写照。
精湛的工艺、高雅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品牌力量使得席梦思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百年老店”的同时,也招致贪婪成性的资本的“青睐”,成为其追逐的“猎物”。
席梦思最早进入投资者的视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事实上,这些投资者和私募基金本质上相同,通过“融资收购”试图买下那些被低估的公司们,将这些公司“修补”好之后,再将其抵押给银行借出更多钱再卖出,结果导致被收购公司在债务泥潭里越陷越深,而投资者却总能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1991年,席梦思的负债额为1.64亿美元,而如今,其负债约为十亿美元。此外,华尔街投行们,也从这家债台高筑的公司抽取了利润。因为帮助安排交易以及为了使这些交易变得可能所出售的债券,他们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利润。
因此有人如此评论,“席梦思变成了一只现金奶牛。它给一大堆人带来了一大堆金钱。”
能否“起死回生”
抛开重重的债务不谈,单从销售业绩来看,席梦思依然表现出很顽强的生命力。一个很好的证明是,在2003年到2007年之间,席梦思的销售增长了40%,而它的营业收入提高了26%。在2009年3月,与竞争者相比,席梦思的市场份额增长也要多得多。
席梦思“致中国新闻媒体”公开信中称,席梦思申请破产保护:其实质是美国资产重组的一种司法程序过程,将不会对席梦思品牌在亚洲和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产生影响。
就美国席梦思宣布破产保护一事,上海席梦思床褥家具销售有限公司近日表示,席梦思品牌在中国地区的运作没有受到影响,销售反而屡创新高。席梦思的合作伙伴,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总经理助理张红霞表示:席梦思床垫属于高端品牌,销售“没有受到影响”。
席梦思总裁Steve Fendrich评论说:“本次的收购合同是席梦思品牌价值的体现,是对我们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的肯定,也是对我们在市场战略和业务、人事和运营投资价值的肯定。”
Ares资产管理的高级合伙人Bennett Rosenthal说:“席梦思的品牌含金量巨大,产品创意十足,管理团队强势而经验老到,对行业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尽管双方对席梦思的将来充满信心,但多数人认为,席梦思的这次破产重组与此前的数次并没有什么不同:用借来的钱和自己出的很少一部分资金,私募投资者们就能够买下很多像席梦思这样的公司。接下来,不长的时间之后,以被收购企业的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套现。
链接:百年席梦思
1870年席梦思创办人Zalmon G.Simmons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克诺沙设立他的第一所工厂,早期以生产木制绝缘体及芝士包装盒为主
1876年Simmons决定把工厂业务改变成大量生产钢丝床垫,从此改革整个床垫生产工业。
1916年席梦思于《星期六晚报》(Saturday Evening Post)刊登跨页广告,其首次全国性的广告宣传活动正式展开
1927年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女士为席梦思床垫担任广告代言人。
1929年席梦思广邀举足轻重的名人,免费为席梦思担任广告代言人,如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及乔治·萧伯纳
194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席梦思曾应美国陆军方要求生产多达2700种不同的物品,包括降落伞及反坦克火箭炮
1958年登上《Life》杂志
1975年席梦思总部迁往美国佐治亚州
2005年席梦思正式落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