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买方市场成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买方论文,成因论文,我国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我国买方市场的成因,存在多种观点。有人认为是由于货币政策偏紧及其所决定的国内总需求不足所致;有人认为主要是结构性供大于求;有人认为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滞后于收入水平提高的问题。本文认为,买方市场表现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它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影响供给和需求的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买方市场的形成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从旧体制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凭借其灵活的机制,一度在市场竞争中显示了强劲的优势;国有企业较之改革以前也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向社会提供有效供给方面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大量增加,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有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繁荣了国内市场。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过20年的积累,不仅使市场商品供给日益丰富,供求关系也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
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密切相联。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相对落后,第三产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业被始终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轻工业获得极大发展,针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局面,适时采取了倾斜政策。这样,不仅消费品出现了买方市场,而且近期生产资料乃至一些基础产品也相继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多年来困扰我们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紧张的矛盾大为缓解。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人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产品结构升级缓慢,已滞后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正处于由温饱型需求结构向小康型需求结构过渡的阶段。但目前大部分资源仍局限于现有产业结构层次上进行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致使许多产品市场饱和,而又有许多高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据分析,近几年在居民消费价格中,包括食品在内的一般消费品货足价平,但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以及服务项目的价格却居高不下。由于没有相应规模的较高层次的产品、设施、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较高层次的需求,相当一部分货币只能游离于市场之外,形成个人储蓄或投资,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因此,目前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实际上构成了买方市场的一个现实根源。
买方市场的形成与企业对新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有关。由于长时期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致使不少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人生产观念根深蒂固,在“转轨变型”中动作迟缓。面对汹涌而来的买方市场,不少企业,包括一些曾凭借灵活机制尽显风光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也一时显得束手无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会寻找市场机会,不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不注重名牌的培育,不下决心降低成本,而是沿用“贷款——生产——销售”的老套路。由于产品不能适销对路,势必造成积压。目前,整个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已超过6000亿元,相互拖欠款数额已超过11000亿元。特别是在目前已进入品牌消费的背景下, 不少无名牌产品的企业已陷入了非常困难的境地。
二
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和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一般来说,一国需求主要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国内需求与商品出口形成的国外需求构成。就我国而言,起主导作用的是国内需求。近几年,我国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据测算,实际国内总需求年增长率,1995年为11.6%,1996年为8.8%,1997年为6.8%。
我国投资需求减缓原因有三:其一, 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 1992年,由于投资需求急剧扩张,投资品一度供不应求,缺口扩大,物价水平全面上涨,盲目投资也使我国曾一度出现“泡沫经济”现象。政府于1993年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压缩过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使经济增长速度从1993年的13.5%降至1997年的8.8%,同时, 通货膨胀率从1993年的14.7%和1994年的24.1%降至1997年的2.8%, 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高增长、低通胀”为供求关系的改善营造了更好的环境,促进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其二,银行强化了风险约束机制。随着近几年金融体制的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变,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大为增强。长期以来的投资饥渴症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一些重复建设、无效投资受到了遏制。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控制,转而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的管理体制。这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拥有了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必须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其三,企业强化了投资风险责任。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其投资的风险责任也不断增强,对银行贷款进行投资越来越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1996年政府出台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法人制度和明确投资主体等措施,更加强化了投资风险责任。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绝大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能获得较好收益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无力或不愿投资建设新的项目,致使企业的投资欲望更为减弱。
目前,随着投资改革的逐步深化,投资行为将走向规范,同时政府对投资力度的把握也会更加成熟。这意味着有可能避免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的投资需求急剧膨胀的局面。因此,更规范的投资需求,将会使买方市场向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
三
除了投资需求减缓的因素外,消费需求增长的减缓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受到居民收入、价格水平、消费心理、心理预期和投资渠道增加等较多因素的影响。
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以收入的增长为基础的。抛开其它因素,当收入迅速增长特别是出现超常增长时,消费需求必然会快速增长。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低工资、低消费”的经济政策,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甚微,居民消费被限制在较低水平上。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采取措施扭转这一局面,补还历史欠帐。特别是8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一些年份还出现了极为迅速的超常增长。1985年—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1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2%,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增长5%和6.8%。 收入的迅速增长在当时直接导致了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和升级。致使这一阶段,以城镇家用电器普及和农村建房热为代表的消费需求急剧增长。社会总供给的增长不能适应总需求的急剧增长,卖方市场的特征非常明显。进入90年代,虽然居民收入的提高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平稳增长。1993年—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0元,年均实际增长6%,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2090元,年均实际增长5.4%。据资料介绍,我国居民收入占GNP的份额1996年已达到68%, 这一份额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占GNP的份额为70%。总体来看, 我国买方市场并不是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绝对降低所致,而是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
从现在看,未来几年,居民收入难以出现大幅度增长。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企业兼并、破产,职工下岗分流将不可避免,如果就业机会不能增加,将使失业率上升,从而影响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农业收入占60%。农业收入增长一般较为稳定,由于我国粮食储备充足,近几年粮食价格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农业收入不会有大幅度增加。非农业收入主要源于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收入。目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大幅度减缓,非农业收入也难有大幅度增长。由于居民收入难有大幅度增长,必然导致消费需求难有大幅度增加。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劳动力流动性增加,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将会继续扩大,我国的消费倾向将会更趋于多元化,难以出现80年代中期的集中式消费。即使一些目前看好的消费热点,诸如住宅、小轿车等也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决定了我国的买方市场将是一个稳定而长期的状态。
价格水平也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般而言,价格水平和消费需求呈反向运动。即商品价格水平低,会激发消费需求,价格水平高,会限制消费需求。同时,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消费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选购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我国是在市场商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出现的买方市场。1995年—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分别为14.8%、6.1%和0.8%。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丰富,价格低,而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商品价格较高。这样一来,即使生活必需品价格低廉,消费者也不会超量购买;消费升级所需要的商品,由于价格较高,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障碍。致使各层次消费品都呈现了买方市场特征。
从消费心理看,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由于居民资本主体和消费主体一致,特别是经过1988年“抢购风潮”的洗礼,居民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和正常,理智消费、按需选购已成为主要的消费行为。消费者除了考虑价格,更加关注商品的品质、外观、档次、品牌等,选择性更强。虽然1993年通货膨胀率较高,但国内消费品市场却发展平稳。1997年的几次调低利率,也并未形成消费热潮。
居民心理预期也会对需求产生重大影响。80年代的“抢购风”,表面上看是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过快,对价格改革预期过于强烈所致,但其背后有一个深厚的根源在于,当时仍处在改革初期,许多人都在吃“大锅饭”,没有后顾之忧。当改革进入到九十年代,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剧,人们的心理预期和以前大相径庭。经营不善的企业会倒闭、破产;失业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医疗、住房等原来享有的福利型消费将不复存在。这些会使人们自觉遏制过度消费的倾向,转而储蓄和投资。
投资渠道逐步增多,影响了消费的增长。改革初期,人们收入增加,除了银行储蓄外,几乎没有其它投资渠道,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扩大预期消费成为人民币保值的首选途径。近几年来,出现了股票、国债、储蓄性保险、投资基金等投资渠道,使人们有了更多的资金增值的选择余地。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购买各种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比上年增长80.8%,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储蓄性保险比上年增长51.9%。逐步增多的投资渠道,使居民手中的资金分流,势必减少人们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买方市场形成的背后,有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既有供给增加的因素,也有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既有需求减缓的原因,也有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其中有正常的因素,也存在不正常因素。说明我国的买方市场还是一种低层次的、不成熟的买方市场。我国买方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