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新课程改革中针对学生的作业设计,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概念及培养学生“四基四能”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在这一阶段所培养起来的学科认知与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乃至终身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技能。教师应当站在新课程背景的高度,以更加灵活、合理、高效的策略来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一、当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缺陷
教师的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一直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大误区。这也就使得小学数学教师总将“题海战术”奉为巩固课上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之一。因此,在数学作业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弊端。
1.机械重复,重数轻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大都局限于课本、教材,或者是以往的考试试卷。这种作业形式,不仅机械重复,让学生陷入一种机械抄写,单调封闭的误区中不能自拔;而且内容繁多、重数轻质,始终相信熟能生巧,让学生埋头在堆积如山的书面作业中,苦不堪言。
2.形式单调,缺乏思维。
一方面,教师对于数学作业题目形式的选择单一,不是计算题,就是应用题。即便是应用题,也只是一些机械辨别、模仿,套用数学公式即可解决的问题。题目本身毫无检查和训练的意义,而且也无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另一方面,教师对数学作业内容的形式选择单一,只顾围着课本打转,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严重地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一视同仁”,缺乏分层。
全班同学做同样的练习题,看似是“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但实际上,对优生来说,毫无难度、缺乏挑战性;而学困生却是满目狼藉、错误频现,这两者都会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厌烦情绪,从而降低作业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从当前小学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分层设计的几点策略:
1.调查摸底,做好分层准备。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对班级上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调查摸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此外,讲清分层的目的以及重要性,消除学生因为分层问题而产生消极心理。
分层准备做法: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次:基础很好,能力很强,态度端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B层次:基础较好,能力较强,态度端正。
C层次:基础差,能力差,态度及不端正。
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应当处于哪一层次,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最后,根据学生的自我判定以及教师的摸底调查,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的分层。此外,层次的判定也应是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时时流动的。
2.正视差异,设计多样作业。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在教学中,虽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追求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但是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仍旧不可丢弃。
多样作业做法:
首先,将数学作业分为三等:C等作业,主要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考查;B等作业,主要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A等作业,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的问题。
其次,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选做不同等级的作业:C类,属于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B类,属于选做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能应付的题目来做;A类,属于拔高题,不做硬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而为之。
3.满足需求,设计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做法:
(1)作业量上的分层。基础知识的训练必不可少,但是设置的一些选做、拓展练习,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做或者不做。其次,是作业难度上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最近发展区域,为他们设定相应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设计了如下的作业。基础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问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变式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提高题: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208平方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
(2)作业时间上的分层。A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尽量做到作业课内清。而B、C类学生,能力稍差,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尽量做到作业当天清。
(3)作业评价上的分层。A等生能力强,可以让此类学生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价;B等生应由教师亲自评定,除了指出错误之处,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之外,还应添加评语、鼓励学生、提出期待,使作业评价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既要对传统作业设计的经验进行扬弃,汲取其中合理的经验,促进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形成;又要更新观念,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地发展,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论文作者:张召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层次论文; 长方体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6月总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