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257000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和教师共同生活,一起获得发展、完善人格的同生共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全世界都提出了创新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由此,幼儿园教育的载体——幼儿园课程也纷纷进行了变革。
关键词:幼儿园 载体 课程
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规定:“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还指出:“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初步的环保技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儿童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但是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钢筋水泥建筑的不断增加,孩子们的生活正在远离自然界,以致出现了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不知道黄瓜是黄瓜藤上结出来而是地里长出来的可笑悲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前教育的实施中仍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成人在教育中占据了绝对权威地位,他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身上,科学的儿童观并没有在实践的层面起应有的指导作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构建三级课程体系,园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幼儿园课程解放的前提,幼儿园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自己的适合幼儿发展的特色课程,这为幼儿园自然课程生成的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为幼儿园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作了政策上的铺垫。
坚持保教结合原则,正确认识保育、教育的关系。
一、预设课程
就是预先制定好的完整的课程计划,安排好了课程的目标、内容、进度,分配好了每一个课时,甚至有的课程计划把每周、每天以至于上下午要做的每一个具体活动都安排好了。课程计划有详尽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课程实施的每一步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严格地执行计划,根据既定的方案,引导儿童像计划中预想的那样活动一番,以达到预想的目标。
二、生成课程
1.不是“罐头式”的课程。罐头式课程中也许是设计得很好的方案,因为它们一般是由学有专长的、有经验的人精心编制的,从理论上讲,在贯彻国家的幼教方针、保障幼教目标的实现、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反映新的教育指导策略方面是有一定价值的。但这样的课程毕竟是设计者们根据他们所了解的儿童(一般来说是具有标准化年龄特征的儿童)设计出来的,这些儿童并不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在班级中的具体儿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课程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并不见得符合老师们自己班上儿童的具体兴趣、需要、经验和发展水平。
2.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所谓“木乃伊式”的课程,指的是那些曾经很有生命力、对儿童也很有吸引力,但现在已失去了其生命力、对儿童也已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我们常常会把一些曾经有过生命力的、从实践中来得非常成功的活动,总结处理成典型案例后装到罐头里,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原封不动地去执行,结果可能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因为儿童是变化的,时代也是变化的,以老案例套新情景、新儿童,自然不会合适。
3.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如果真是那样,课程就不叫课程了。”尼莫说。也许有人会问,生成课程不是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吗?不是强调要为孩子的学服务吗?瑞吉欧教育的弹性计划不是要“追随儿童”吗?
生成课程的确特别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引导有效的学习,教育者必须关注儿童,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但强调这一点并不否认课程的目的性。课程毕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目的性是课程永远抹不掉的特征。课程的目的既包含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也包含教育的个人价值——发展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因此,它既要考虑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也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既要满足儿童即时的兴趣和需要,也要促进儿童的长远发展。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跟着学生跑,一味地强调关注儿童当时的兴趣,而没有看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更为有效地学习,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并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那么,对生成课程的理解就只是形式上的,而没有把握住其实质。
所以,生成课程(呼应课程)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
借用意大利瑞吉欧老师的比喻,生成课程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预设课程则像一列按照精确的时刻表行驶的火车。生成课程用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课程与教学,更重视儿童的发散思维;预成课程对待课程与教学的态度相对来说比较封闭,重视的是儿童的集中思维。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为幼儿园实施自然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论文作者:李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课程论文; 儿童论文; 幼儿园论文; 兴趣论文; 幼儿论文; 的人论文; 计划论文; 《教育学》2017年9月总第1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