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热,该来些冷思考了
严碧华
节假日或周末,和家人或邀三五好友,去城郊找个院子小憩一两天,成为越来越多城里人的选择。
市场需求旺盛催生了民宿快速发展。今年7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乡村民宿消费将达363亿元,年均增长16%。
短短几年间,民宿变得炙手可热,不再只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租用村民闲置的农房开办民宿,此外,还有公司大举进入。
在运行方式上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自用住宅自主经营、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政府成立的市场化运作公司投资经营。
经过调查统计,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4%(P<0.05),数据详见表2.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表示,民宿只有与所在乡村融为一体,并且设法提升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氛围,才能有更好的持续发展。
对于民宿经营主体,首先需深刻理解民宿的要义,正视民宿主题不突出、趋于同质化等问题,要不断创新,避免“千宿一律”。
正如莫干山云起琚民宿创始人鲍红女所言,要想立足就得有特色。
当然,民宿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和碰到的瓶颈也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走过起步阶段的民宿业,越是火热,各方越应冷静思考,走健康发展之路。
品牌理念设计是确定品牌的目的、意图、存在的意义、肩负的责任,制定品牌目标,设计品牌口号,并将品牌文化融入到品牌价值观和品牌精神中。制定品牌理念就是要清晰品牌的存在价值和使命,明确要做什么、如何做,在品牌价值观的指导下,发挥品牌精神,实现品牌目标。
海归新生代企业接班人在中国情境下,了解“天时地利”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要求新生代企业家根据企业自身的基础与所处的行业环境,经营决策要满足企业生命周期,要在最恰当的时机去执行。
2.面板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作用,京津冀城市群土地潜在综合承载力挖掘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加,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优化。
今年初,“美丽新乡村”平台曾对北京周边300家民宿进行调研发现,真正打造出鲜明主题的民宿不足20%。
特色来源于民宿所在的乡村,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产业资源,民宿业主可通过链接这些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融合发展,和周边村民实现产业链上共赢。
作为富民产业,民宿的发展从供给侧层面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值得肯定与鼓励。
该调研报告显示,在乡村农房改造成民宿的过程中,虽然越来越多地引入规划和设计,但囿于专业和资金的难题,更多民宿主选择将农房改为全明大窗、院中搭建阳光房的做法,并没有太明显的主题界定,这导致民宿品质和主题快速趋于同质化,短期内这样的民宿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随着市场的快速迭代升级,没有鲜明主题的民宿可能受到更明显的冲击。
在资本的助力下,民宿市场正在发生三大变化,即高端化、规模化与专业化。民宿与精品酒店的边界也变得模糊。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打造了一批民宿村。这些民宿村因为缺少客流量,出租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
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需充分考虑民宿的市场属性,得考虑资源和区位是否具有优势。
通常来说,大城市郊区和知名景区周边比较适合。这些年民宿发展较好的地方,比如莫干山,京郊密云、怀柔,成都彭州等地,无不是满足上述条件。特别是莫干山,就是自身拥有好的生态环境,背靠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消费能力强。
(3)对于悬浮液中煤泥含量高的问题,采取如下技改措施:在介耗稳定的前提下,加大分流量,确保分选悬浮液中煤泥含量在55%左右;连续少量添加介质,稳定分流量、入洗量和喷水量等。技改后,稳定了重介质分选悬浮液,矸石中混煤损失控制在2%以下,洗混煤中精煤损失控制在6%以下。
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一方面需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需考虑民宿的特殊性,出台务实的管理措施,而不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编辑:郭梁 美编:陈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