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高等学校论文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高等学校论文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由此决定了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科技为动力、人才为关键的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以应对新的要求和挑战,是亟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试从几方面谈一些粗浅见解。

一、教学改革要到位

80年代末,教育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并出现了以提高质量取代数量追求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就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改革自然就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核心所在。教育部长陈至立不久前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从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现状看,总体来说,还没有形成高水平的良性运行的局面,还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一系列弊端”。(注:陈至立:《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4日。)教学既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教学工作中问题的存在必然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且必须落实到位。

(一)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到位

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就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高等学校永远不能放弃的观念。高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高等学校内部有部分领导管理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教师认真教学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更深刻的根源是没有牢固地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由于学校经费拮据等问题,相当部分的高等学校多少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行为,学校领导及教师精力的旁顾加上有限资金的旁流,教学工作何以能确保质量?因此,教学改革首先必须重新研究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并使之固化为主导高等学校内部所有成员和行动的意识。一所学校,只有从领导到教师都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才会全力以赴搞好教学,育人质量才会得到保证。

(二)培养目标到位

高等学校既然以育人为基本职能,那么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规格作出规定的培养目标,就应当成为高等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事实上,高等学校的全部工作都应当围绕着培养目标展开。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培养目标更要率先体现时代的精神。我们不能说现行的培养目标毫无完善的必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培养目标问题上应强调下面几方面内容。

首先,要强调创新目标。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的,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就必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学生个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培养。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注:陈至立:《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国教育报》1998年6月4日)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及评价方法都显得陈旧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而根本原因是我们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而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又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次,要强调人文目标。强调人文素质培养是基于两个现实:一是掌握了高层次知识的人在未来社会越来越重要,二是以往我们过分强调了专业学习而忽略了人文教育。我们说人生的终极目标不能由单纯的知识来决定,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亦不能仅由单纯的专业知识来决定。现代人由于掌握了知识和科学而开始能够控制自然过程,同时还必须能够对这种控制承担起责任。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使我们能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于社会和自然世界,更在于使我们能正确运用科学知识于社会和自然世界。人文科学的价值就在于使人了解人、了解人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担负对人、人类、社会、世界乃至自己的责任。其实,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理想。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时向全国大学生及各界青年提出了“四个统一”的希望,其中就包含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要求。哈佛大学以其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著称,但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不仅能帮助我们在工作时得心应手,它同样使我们更积极,在心理上更完整,更具人性……它帮助我们过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不仅作为个体,也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注:[美]陆登庭(哈佛大学校长)在北大的演讲:《大学面临的挑战》,《大学生》1998年第6期。 )缺乏人文要求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的大学教育,甚至可以说是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教育。

再次,要强调合作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有四大支柱:(1)学知;(2)学做;(3)学会发展;(4)学会共同生活。由此可见,教会学生与他人一起工作或共同生活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接受的现代教育必须确立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竞争和合作的高度统一已是未来社会的一大特征,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愈来愈依赖于通过竞争求生存发展,但这种竞争又是建立在与他人、他组织、他国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的。生活的传统范畴所发生的这样一种深刻变化,以及相互依赖的全球化国际社会的形成,迫使我们要更好地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同时也迫使教育思考如何培养未来人积极参与人类活动和国际事务的合作精神。教育要使学生在承认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精神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他人、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认识各民族及其成员的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学会在共同活动中与人合作,和谐相处,从而培养出更有责任感、更能团结他人一起工作的,尤其是具有世界胸怀和眼光,能够走向世界并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

(三)育人环境到位

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所创设的育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环境的品味极大地影响到学校所造就的人的品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造就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工作。遗憾的是有一部分高等学校并未认识到学校运作的这一深层次问题,故而未能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去考虑并解决这一关系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工作就难以到位,育人质量就受到影响。

学校环境是由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三者有机构成的一个完整结构,因此,我们不能靠东拼西凑的方式把它们简单地加合起来,以指望能形成一种有整体教育效果的学校环境,故在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中应将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处理,绝对不可顾此失彼。就当前高等学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和营造而言,还存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投入不足、制度环境的建设要求不高、文化环境的营造重视不够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体的育人环境不是太理想,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高等学校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二、学术发展要加强

自德国柏林大学建立并成为世界高等学校效仿的榜样后,追求学术发展就被视为现代大学的生命力所在,而学术性也成为大学的内在规定性之一,并因此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所能作的最大服务,国家所仰赖于大学的最重要服务,社会服务所不能作只有大学才能胜任的服务,是学术领域的领袖”。(注:转引自《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页。)话虽有些绝对,但说“学术性是大学安身立身之本”恐不为过。正因此,国内外在大学质量评估中无不把“学术水平”或“学术声誉”确定为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学术性不仅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内在规定性,亦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并决定其是否具有持续发展力的重要标准。故此,加强学术性及学术发展无疑是现代高校的一种必然选择。

(一)端正对学术发展的认识。

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学术发展,这是高等教育具有学术价值这一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把高校分为研究型和教学型两大类,确实有利于高校选择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从而有效地集中各种资源,利于目标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型大学可以放弃应有的学术追求和标准。美国当代高教理论家欧内斯特·博耶在他的《大学:美国大学本科生的经历》一书中就提出过这种观点:“学术水平并非一个深奥莫测的附属物。它处于教师职业生活的核心”,“削弱教师对学术活动的承诺,就是破坏大学本科生的经历……”(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展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在他看来,高校的学术水平涵盖了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及教学的学术水平,即学术不仅指基础科学的发现研究,还包括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的应用和教学等高级心智活动。事实上,对高校而言,我们所说的学术发展就不仅指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同时还包括学科建设和以科学性为特色的教学等活动。

大学得天独厚的学科齐全、人才密集、设备精良、信息迅捷的优势,决定了它最有利于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交叉、延伸与创新,以及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一个强调知识创新的时代,高校的这种探索发现新知识,开发创造新技术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即便是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学,强调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工作也是必要的,因为高校教学内容的广博性、专门性、高深性及不确定性,从而决定了高校的教学是一项需要通过复杂的认知过程,伴有独立思考,探索性很强的活动。在这种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是研究的成果,教学与研究是并重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强调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思维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最富成果的研究者才能成为最好的教师,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得到科学精神的精髓。基于上述特点,我们说高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是高校学术活动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正因如此,蔡元培认识到若要办好北大并提高教学水平,其前提就是加强科学研究,他认为:“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也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辞。)哈佛大学现任校长陆登庭在回答哈佛何以能从一个规模很小的学校崛起为一所世界名校并常盛不衰的原因时答道:“学校的章程就强调,哈佛大学的办学目的不仅是传播我们已知的知识,而且是去发现、探索和发展知识。”(注:郑伟:《需要冒险时,不要畏缩不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在北大发表演讲并答问》,《大学生》1998年第6期。 )哈佛正是凭着这种学术追求的精神永葆活力。

(二)明确学术发展的目标。

明确的办学目标是现代化学校的特征之一。就高校而言,学术发展目标是办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我国的一千多所高校,可称世界一流大学或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寥寥无几,其原因虽有我国现代高校发展史太短,政府及社会之资源投入不足的方面,更有高校自身缺乏学术追求,学术发展目标层次不高或根本不明确的问题。华中理工大学是50年代创建的一所工科院校,历史很短,但它却有明确的旨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学术发展目标,正是凭此学术追求它已一跃而成学术实力排位很前(全国前10名左右),且在世界高教界、科学界均有影响的一所理工为主兼有文科的综合性大学。“211工程”自90 年代初启动至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其贡献之一就是带动了高校办学思想的变化,尤其是唤起了我国高校因落伍于世界而焦虑的忧患意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意识,使我国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认识到了提高学术发展目标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一所合格大学应把自己视为世界大学星座中的一颗璀灿的星星,并确立了一流大学的学术发展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学校的基础不同,现实办学条件不同,因此,高校之间的学术实力、学术水平也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高校的学术发展的起点亦不同。任何高校都必须尊重这一事实,不能超越学术发展的阶段。然而,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其初始状态,而且也取决于其未来发展的目标。高校的学术发展无疑要从其现实的学术水平和条件出发,但其不满足现状的学术追求目标又将构成促进该校学术发展的动力,这就是确定学术发展目标对高校学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为:教育的层次越高,其专业性越强。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这就决定了高校运行的基础就是专业的学科建设。任何一所高校是否具备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高层次、师资队伍高水平的能量和实力,都取决于其学科建设的实际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发展的基本前提。举目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凡追求办学质量的一流大学,无不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提高的重要条件并置于龙头地位。而事实上,任何高校只有其专业的学科建设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并达到了相当水平,其学术才能上层次。学科建设是任何高校的立足之本,学科建设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水平,故加强学科建设自然成为追求学术进取之高校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

加强学科建设一般包括三项主要任务:一是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资源。《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一度的“美国最好大学”评估,不仅对美国高校的发展竞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际社会也影响很大,其评估标准中,除“学术声誉”占总分分配的25%外,其次就是“教师资源”(占20%),(注:参见《高教研究简报》,(华中理工大学编)第32期,1996年12月。)足见师资对高校发展之重要。事实上,任何一所学校的“学术声誉”亦无不与教师的水平联系紧密。我们说高校社会影响大,是因为它有很强的一些专业学科,而它有很强的专业学科又主要是因为它拥有该学科领域里一流的教授。学科建设离开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无从谈起,故加强学科发展的前提,就是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学术发展梯队。二是高层次科学研究的组织开展,这是学科发展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创造发展学科新知识。没有新知识的产生,学科发展就停滞了,而新知识的产生必须依靠科学研究这一途径,同时科学研究也是学科师资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学科研究方向的稳定,具有先进性、前沿性、创造性学科研究课题的形成,都有赖于学科研究队伍的组织和科学研究活动的积极开展。因此抓学科发展必须抓科学研究的开展。三是促进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现代科学已进入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时代,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具有多学科多专业人才聚集的优势,故最有利于为新学科的发展和学科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因此,不少著名高校在“以基础学科为依据,以重点学科为核心,以博士点学科为骨干”这一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基础上,特别提出要重视交叉学科、高科技和现代工程学科及应用学科的发展。

总之,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综合性、艰巨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它对高校的学术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制约作用。

三、社会服务要扩大

无论是对政府而言还是对社会而言,高等教育都是一项十分昂贵的投资,因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地方要求高校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其具有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以往主要通过育人和科研的作用间接表现出来,但在时效上具有滞后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优胜劣汰的、以效率为基础的竞争机制,迫使生产部门必须不断改变生产方式和创新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效率的提高、创新的产生依赖于知识存量的增长,知识存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就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这就决定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日益依赖。在此背景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亦日益重要而不再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衍生物。高校切实发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巨大作用,则必须扩大社会服务。

(一)走出象牙之塔,实现社会化办学

社会化办学的目的就是要求高校自觉冲出自筑的围城,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吸收社会的养料,为社会服务。事实上,现代高校的活力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其对社会的开放和吸收,结构——功能分析理论认为,对环境的吸收是保持正规组织稳定、生存和进化的必要方式。相反,自我封闭则导致组织发展的停滞、落后甚而窒息。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倘若把自己闭锁在一个近似与世隔绝的学术禁区内,会因此失去与社会在物质、信息、人才等资源方面的正常交流而不能形成自调节、自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终而也逃脱不了停滞、落后以至窒息的厄运。能否较好地外在适应,关系到高校的社会价值的发挥及其自身发展,而对社会的开放或社会化则是高校外在适应的必然前提。

(二)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但科学技术成果并不等于生产力,它只有形成产业进入市场才能成为生产力。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一般在6—8%左右,发达国家则在50%上下。究其原因,我们有国家在高新技术转化方面政策倾斜不够等体制问题,有企业缺乏风险投资意识等问题,亦有科研部门自身的问题。高校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主力军,可以肯定,大量的科技成果是高校的智慧结晶。然而问题是,高校中还存在着为研究而研究,只求成果数量不计成果效益的现象,一些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也未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还缺乏力度。这一现象的根本转变,首先要靠高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意识,在瞄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同时,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的结合,从以下方面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1 )努力将自己的科技成果纳入国家各类推广、开发计划,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来推动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与产业化;(2)与行业结合, 依靠行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协会的支持来转化高校科技成果;(3 )开展高校与地区间的科技合作,通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来转化高校科技成果; (4)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通过技术入股组建新的企业,与企业共同组建行业性的研究与推广中心等;(5 )积极参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转化和孵化高校的科技成果;(6)有选择、有重点地创建校办科技产业, 直接转化高校科技成果。高校依托自己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的科技产业的形式,最能体现将科技成果转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性和高效性。截止1996年底,全国高校先后创办了2919个科技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22.6亿,利润总额12.3亿,上缴税金5.4亿,上缴学校5.5亿。(注:参见樊云芳等:《高校和大企业联姻》,《光明日报》1998年7月7日。)

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知识创新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将知识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担负着知识创新的责任,同时也担负着将创新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责任。对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高校来说,两项责任同样重要。完成好这两项任务,有赖于高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意识,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的职能。

标签:;  ;  ;  ;  ;  ;  ;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