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近年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导致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因素越来越多。森林病虫害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具有洪涝、火灾等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长期治理的艰巨性。因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国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业工作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影响
一、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作用
1、涵养水源,水土流失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洪涝灾害,而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植被保护。换句话说,森林植被覆盖率低,这将导致雨季降雨无法有效控制,导致洪水的发生。从林业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应该从节约用水入手,将雨水转化为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有效作用。此外,为了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应该更加努力地确保植被的成活率,因为植被和土壤侵蚀是相互加强和相互依存的。如果森林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无疑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条件也会导致土壤沙漠化等问题。因此,保证植被的成活率也是搞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
2、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森林植被自身具备光合作用,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净化空气。因而,常见的森林植被茂盛的地方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成分就相对较高,大面积的高质量森林对于气候的变化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不同领域带来丰富优质的生态产品: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环境,进而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生态保障。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在中国,森林病虫害曾被称为“无烟森林火灾”。目前,我国森林病虫害约8000种,经常发生的病虫害200多种,林业生产造成的灾害损失100多种。我国每年都遭受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加。我国常见的森林病虫害主要有飞蛾、胡杨白粉病、桃金娘霉变、胡杨蛀虫、樱花鳞虫等。目前,中国林业的发展受到病虫害威胁,和森林病虫害的递增速度自然是加速,使病虫害不能完全消除,并严重影响中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过度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不可避免会在植株上携带部分病虫,进而产生更大的病虫害。对于这种情况,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相关的维护工作,使得严重化的病虫害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种病虫害相对而言在人工林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在我国范围常发生病虫害常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使得森林面积减少,造成林业损失较大。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多采用化学药剂的方式,由于化学药剂自身具有降解性差、易残留等特点,容易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二次影响,加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负担。
三、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原因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产生森林病虫害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出较高的要求。由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对其无法进行预测成为森林病虫害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地区林业发展也存在差异。对于某个地区造成森林病虫害的自然环境、人为环境也各不相同。对于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大多是突然发生,没有固定的规律和前兆,因而专家和工作人员对于即将发生的森林病虫害难以进行准确的预测。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林业发展的重视,我国人工林的面积不断增大,使得林业管理难度加大,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此外,由于人工林与自然林木相比,自身缺乏一定的防御能力,对于出现的森林病虫害不能及时自我防御,进而使得森林病虫害产生的不利影响扩大化。
随着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我国对于森林的监测预报、检疫工作做得不到位,进而使得病虫害对森林的影响进一步增大。我国地域辽阔,森林面积相对较大,这对我国的森林监测预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对森林日常监测工作的不到位,造成森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避重就轻,缺少对森林病虫害等相关信息的实时预报,进而造成防疫工作滞后,病虫害肆意传播。当前我国林业遭受病虫害威胁的面积不断扩大,给我国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常见的、易出现病虫害的林区,如果不提前进行监测、预报,一旦出现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森林病虫物种进化速度快,原有防治措施很难有效控制。在常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多数是使用农药等化学手段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由于人们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采用不科学的方法,认为农药使用的越多越好。这种方式在伤害病虫的同时也会对病虫的天敌、林木造成危害,甚至会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进而增加今后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与此同时,过度使用农药易造成大量的药物残留,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破坏林业生态环境系统,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受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病虫害的死亡率下降,增加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和成本。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不健全,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国对于森林防治机制的建设,多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纵向行政管理机制,相关林业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交流,进而导致同一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小范围地区发生病虫害,一旦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协调开展工作,会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范围扩大化,增加其对林业造成的损失。基于以上这种长期不协调的防治工作,易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意识不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在部分防治技术不成熟的地区病虫害范围扩大。
四、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森林管理人员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对象。对于一线员工,应该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维护在林业行业专业知识,严重的储备,如生物控制、手动控制方式,最新的计划按照国家的林业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种植和管理计划,改善森林,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源头上解决森林资源利用不到位问题,提高环境质量。
2、加强森林检测
要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就要立足网格管理系统的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技术,对定期暴发的病虫害展开跟踪,便于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检测工作便是科学预防病虫害的基础内容。在林木的抚育、栽培、管理、调运、移栽过程中,应时刻进行检疫,避免外源微生物感染并防止病菌扩散对周围林木带来更大危害。在害虫蛰伏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检测,预测病虫害的暴发趋势,以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3、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单靠人工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气候寒冷、环境艰苦的地区,只有合理选择抗寒性较高的林木品种进行种植,加上一些危害性较高的害虫畏惧寒冷,因此可很好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栽种人员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林木特点、土壤结构等因素展开了解,因地制宜地选择良种,进而提升树苗成活率。
4、加强监督和考核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旦忽视了某一环节很可能对整个作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林业管理人员要监督和管理,在检测和监督后应及时复查作业效果。病虫害防治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季节性,其指定的防治方案也要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以免效果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要认真剖析实际状况,调整管理计划。
5、合理密植
我国森林主要分为天然幼林、人工造林。对于天然幼林来说,分布相对不均,需要依靠人工育林。人工造林则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配备合理的造林密度,确保单株林木有着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营养量,促进根系发育。要建立完善的间伐机制,为林木的发育提供时间。后期做好病虫害防治,可通过建造混交林来提高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抵御能力。现阶段的难题是营林造林技术规范不统一,很多地区所选用的植被品种单一,种植人员的意识淡薄,造林后的维护管理工作持续时间长,致使人工造林难以保持生态平衡。
6、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从业人员应当认识到,治理与防范应当相辅相成。事实上,在实践中,不仅要做好造林环节的病虫害防治,还应当在选种、育苗、选地等环节中注意保证林木的抗性。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好物种关系,科学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变被动防治为主动,把病虫害防治理念融入到各个环节中,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技术机械能综合治理,适地适时育树,建立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森林对灾害的防控能力和恢复能力。实施接近天然林的发展模式,提高不同生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使其长期维持在稳定状态。我国地域辽阔,但人均可利用资源少,因此,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扩大林木栽培面积,也有利于环境的净化。各地部门要重视宣传工作,动员群众的力量来保护森林资源。
结束语:
在我国林业建设过程中,与其他林业灾害相比,森林病虫害问题具有破坏性等高风险系数高的特点。因此,害虫防治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重要性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分别从提高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害虫的影响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问题,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做好森林害虫防治等,进行了分析,以便产生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监测和控制病虫害,促进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构建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生态保护机制。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存量,扩大森林资源面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森林资源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杨绍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园艺,2017(07):146-147.
[2]范大庆.浅析加强营林工作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对策[J].种子科技,2018(12):77.
[3]常林.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科技,2013,9(18):151-152.
[4]李俊霞,张德艳,李彦民.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1.
论文作者:谭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病虫害论文; 森林论文; 林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森林资源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