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党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非公有制党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非公党建,任重道远——“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任重道远论文,党建论文,非公有制经济论文,非公论文,党组织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是我党固本强基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影响力和群众基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研究已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比如,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定位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的切入点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建立的模式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员的管理,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问题等等。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从2004年5月-2005年7月深入到乐山市沙湾区,眉山地区的彭山县,成都市的武侯区、崇州市、郫县,阿坝州的金川县,甘孜州的康定县等地进行了调研,调研方法主要有:座谈法、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召开专题研讨会等。并针对企业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普通群众制订了三套问卷调查表。其中发放企业主问卷调查表25份,回收有效问卷24份;发放党员问卷调查表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44份;发放非党员群众问卷调查表456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另外与12名企业主进行了个别访谈;召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座谈会15次;召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普通群众座谈会10次;专题研讨会4次。通过这次调研发现,我省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阻力。还需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努力开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十六大以后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受到各地党委、组织部门的重视

党的十六大以后,四川省委以及各地区党委和组织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加强。2004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各地党委和组织部门根据省委意见、本地实际情况,纷纷提出了适合本地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比如,乐山市沙湾区区委根据当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制发了《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乐沙委发[2004]12号),规定凡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须通过组建、联建、挂建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党的组织。彭山县委组织部制发了《中共彭山县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针对当地实际提出了加大党建工作力度,经过3至5年努力,使全县职工在50人以上的企业有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发挥明显,为企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实现组织、工作和凝聚力“三覆盖”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目标。

成都市武侯区区委组织部于2004年9月从各街道和相关部门抽调31名熟悉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干部,组成9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小组,集中两个多月时间,采取逐户调研已建党组织企业、专项调研未建党组织重点企业、召开企业主座谈会、与企业党员职工个别访谈、发放党建工作调查表等方式,对武侯区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工作实际和企业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甘孜州的康定县县委组织部也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情况进行了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措施。阿坝州的金川县县委组织部在对全县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使之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概况

乐山市沙湾区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有33户,已建党组织31户,其中党委3户,党总支1户,党支部27户,应建率94%。按照公开党的旗帜、公开党员身份、公开党的活动的要求,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清理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已建党组织的31户企业中,有固定活动阵地的有26户,占83.9%;党组织发挥作用好的有13户,占41.9%。2004年,通过清理有48名长期固定在企业工作的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到了企业。

彭山县全县28家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建立企业党总支1个,建立企业党支部27个;现有党员315名,其中有18名企业主是党员。党员中35岁以下的252名,占80%;大专以上学历的47名,占15%;中专(高中)学历的135名,占43%;初中以下学历的133名,占42%。

成都市武侯区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的企业有252家,其中:具备条件(党组织关系已转入武侯区的正式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建立党组织的企业145家,截至2005年5月,全区共有121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其中,党委2个,总支5个,支部114个,组建率为83.4%。

崇州市截止2005年3月,全市个体工商户10273户,私营企业1321户。组织部门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加大党组织组建工作力度,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建党率,全市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建党率达到100%。2003年以来,新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0个,全市在非公有制企业新发展党员12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9人。

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的甘孜州和阿坝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情况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甘孜州州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来看,甘孜州州属非公有制企业35家,其中建立党总支2家,支部3家,正在组建支部的有2家,仅有个别党员的4家,没有党员的24家。个体工商户7109户,没有党员的7018户,仅有个别党员的91户。康定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56家,职工人数2233人,总共只有党员71名,建立党支部9个,其中新成立的3个,其余6个均为改制前成立的。阿坝州的金川县非公有制企业只有9家,目前有6家先后到外地发展,无法掌握其经营和发展状况,另外2家已名存实亡,但未在工商局注销,现只有1家非公有制企业——金川天行健硅业有限责任公司还在经营,职工200人左右,其中党员1人,未建党组织,这1名党员由县计经局管理。

(三)各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沙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有:(1)开展“六好”创建活动,制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城市(镇)党建“三覆盖”工作的意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以实现促进企业发挥好、贯彻方针政策好、遵章守法好、自身建设好、团结凝聚好、维护权益好的“六好”活动。(2)建立指导员、联络员制度。在党建联络员的帮助下,2003年有5户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3)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2004年全面推行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务工党员持证参加组织活动制度,印发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务工党员活动证》1000多本,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务工且不便于回支部参加组织活动的流动党员,可持《活动证》在务工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以此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管理薄弱环节。目前,全区已为247名党员填发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务工党员活动证》。(4)落实党建工作经费。采取非公经济组织统筹安排,区管党费重点补助的办法,按每名党员每年25元的标准列入企业经营成本,其交纳的党费,按上缴市委扣除余额的50%返还。

彭山县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有:(1)近年来,彭山县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摸底、二核查、三发动、四指导、五申请、六审批”的“六步法”组建方法,并按照“六步法”,在全县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中都建立了党组织。(2)采取措施,抓好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一是实行目标管理。把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基层党委负责人同县委、县政府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年终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二是实行联系制度。每一个建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确定了联系领导和党建联络员。三是加大督查力度。组织部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所在地党委采用轮流或联合的形式,不定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督促检查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情况,通过查记录、与党员交心谈心、参与组织生活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和党组织有效发挥“两个作用”。四是指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3)做到“六坚持”,保证党组织在企业员工中的政治核心地位,促进作用的发挥。“六坚持”即:坚持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方案党政集体研究;坚持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先党内贯彻,后向员工宣传;坚持企业和生产经营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依法经营;坚持对涉及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的行政措施进行有效监督,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坚持抓好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好“两个作用”,以“有为”实现“有位”。(4)抓好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一手抓主动性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另一手抓示范、抓典型,力争以身边的典型来推动面上的工作。(5)抓好载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按照企业党组织作用应体现在积极促进企业发展、协调劳资关系、提高党员职工素质、开展企业文化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五个方面的要求,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上主动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监督企业依法经营,党员带头做好本职工作。

成都市武侯区抓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有:(1)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各街道及相关部门党(工)委针对本辖区、本系统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际,专门选派党政办和经济科工作人员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调研与指导,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效途径的办法,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区科技园管委会党工委提出了《关于加强园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地位作用及相关制度等。(2)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有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能够结合企业特点,采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文件、组织党务知识考试、组织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传统教育、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方式,认真抓党员培训工作。四川科创药业集团党委采取每周二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的办法,及时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和员工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强化党建观念。(3)加强自身建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成都市武侯区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积极寻找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结合点,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发展、文化氛围的营造、党员职工权益的保障等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党组织建设和企业经营双发展。

崇州市抓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做法: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管理模式——三级管理模式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崇州市委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在生产规模、产业性质、个体差异、历史形成上均表现为不同的类型,且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从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这些具有宏观调控能力的管理部门设立党工委来行使对归属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此举既有利于这些部门从工作业务上有效地指导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更有利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党工委的设置,使崇州市形成了由组织部——党工委——党组织构成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三级模式。在党工委设立原则上,崇州市委明确规定:一是“增工作不增人”;二是组织部抓宏观,党工委抓微观,保证各党工委能够在组织部门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三是各党工委所管企业“不重复,不交叉”。同时,为确保党工委工作的顺利运行,组织部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派遣组织部4位同志担任党工委党建联络员,负责所联系党工委的信息、情况的上传下达和党建业务指导,确保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建立组织部门与党工委定期研究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联席会,听取党工委工作汇报,传达上级要求,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建立党工委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党工委定期召开工委成员例会和党工委工作会,所属各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都到会参加,同时还分批邀请企业主到会。崇州市三级管理模式的确定,使党工委体制在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的优势和创新作用充分显示出来。

(四)典型企业的具体做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甘孜、阿坝州外,各地都程度不同地涌现出了一些党建工作出色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沙湾的“四方公司”,成都市武侯区的“成都八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科创药业集团”,彭山的“四川彭山昌泉科农股份有限公司”等。这里我们把彭山的“四川川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工作情况作具体介绍。

四川川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药业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集团。企业党总支先后被授予中央、省、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党总支书记马志珍当选为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其主要经验有:一是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在企业创建之初,时任厂长的马志珍就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一起抓。由于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一位地方领导劝其退党做“真正的生意人”,马志珍毅然表示:宁可丢掉企业不办,也决不离开党组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党组织时刻保持与上级党委的联系,支部和党员不断发挥其作用,使企业在最短时间准确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团结和凝聚职工,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二是努力构建党企合一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公司实行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管理层“同位”,党组织领导与决策“同频”。一方面,党组织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协同运行,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兼任企业行政要职,参与企业核心管理,形成“同位”机制。业主马志珍一直担任企业党总支书记,55名党员中,9名在公司经理级岗位,占全公司经理岗位的65%,15名分布在生产、销售等中层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重大决策实行党组织领导与企业决策同频共振。公司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就是企业进行重大经营决策前,先通过党组织会议在企业党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决定或建议,企业管理层以此为重要参考再形成决策;重大决策做出后,首先通过党总支、党支部在党员中组织学习、宣传和讨论,然后由全体党员在企业中率先贯彻执行。三是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一方面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增强职工爱岗敬业思想素质,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在党员中进行“三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单独谈心或集体专题学习;经常性地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四包四比”、“争先创优”等活动。在企业党员职工中实施“三向培养”,即“将人才培养为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能人,将能人党员培养成企业领导”。在发展党员上做到“四个倾斜”,即向重要技术岗位、生产销售一线、高学历人才、企业领导层倾斜,在培养和提拔用人上优秀考虑党员职工。另一方面发挥企业支部组织优势,形成“党群工作一体化”,以党群形象树立企业形象。公司成立了工会、共青团、人武部等群团组织,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公司工会主席,团委和妇代会干部也由总支和支部委员兼任,加强了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工会、群、团工作的领导,在此基础上,以活动为载体,树企业形象。在1998年抗洪救灾和2003年防治非典斗争中,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群、团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党员、职工捐药品和现金合计20多万元;长期向贫困党员、贫困学校、残疾人捐款捐药,累计超过175万元;坚持每年年终都由党组织牵头,工会参与,逐户慰问公司已退休的老党员、老职工,对生活中有困难的员工及时给予援助;坚持开展评“先进生产个人”、“十佳先进女职工”,开展“撤牌桌、添书桌”等活动,并对先进个人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形成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于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思想上重视不足,工作中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气候和环境。

从负责党建工作的领导和部门来看,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特殊,情况复杂,建立党组织没有必要;认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繁荣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地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只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自身缺乏动力,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取得实效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从事党建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口号喊得很响,但面上的工作多,实质性工作少,应付上级检查的多,成效小。

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来看,对加强党的建设心态比较复杂。有的业主注重建立党组织的政治效应,把“党组织”作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金字招牌”;有的业主认为企业是自己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换来的,自己理所当然拥有对企业绝对的决策权、指挥权和支配权,只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何必还要建立党组织来约束限制自己呢?同时认为,企业能够运作,自然有其组织性,再建立党组织显得重复和多余。企业主调查问卷中,在回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是否有必要”时,有46%的企业主回答“没有必要”;还有的企业主担心建立党组织后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担心增加机构和人员,增加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办事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有些外资企业对党建工作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对于工会活动比较支持,但对于党组织活动则予以反对。

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党员角度来看,对开展党的建设缺乏认同,积极性不高,这些党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动机是趋利,由于存在“雇佣”关系,很多党员存在种种顾虑,对模范带头作用和组织生活意识淡薄,甚至不愿公开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员问卷调查中,在回答“您认为民营企业建党组织是否有必要?”时,39%的党员回答没有必要;在回答“作为党员,您有参加组织活动的愿望吗?”时,51%的党员回答“有”,42%的党员回答“无所谓”,7%的党员回答“没有”。

(二)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难度大,组织覆盖率低

第一,党组织覆盖率低,党员发展困难。

相对说来,乐山市沙湾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工作也较有起色,但党员发展、组织覆盖等方面也不足。截至2004年6月,在沙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35个,仅占8.95%;有1至2名党员的492个,占12.58%;没有党员的达3383个,占86.52%。就党员的发展而言,沙湾区近5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仅发展了35名党员,占从业人员的0.15%;递交入党申请书的120人,占从业人员的0.52%。在成都市武侯区注册、纳税的16206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人员约60万,其中从业党员3890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65%。2002-2004年的三年内,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总共发展党员81名。彭山县到2004年12月为止,全县294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只有28家建立了党组织,仅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的9.9%,在294家非公有制企业中没有党员的还有221家。甘孜州州属非公有制企业35家,仅有个别党员的有4家,没有党员的就有24家,个体工商户7109户,没有党员的达到了7018户,有个别党员的只有91户。康定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5户,职工人数2233人,党员71名。2002-2004年的3年间,总共发展党员只有6名。金川县实际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只有1家,党员仅有1名,谈不上党员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难发展,组织覆盖率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流动性大存在“冲突”。按照《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周期从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到吸收为预备党员至少要一年以上,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往往造成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难、考察难。另外,由于企业注册地与经营地的变更,也增加了发展党员的难度,如四川大科星集团总经理贝欧反映,本人强烈要求加入共产党,前两年企业注册地在外区时,曾多次递交入党申请,并两次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然而当2004年公司注册地及地址迁入成都市武侯区后,原所在地党组织因其公司地址和税收注册地的变更而中断了吸收其入党的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职工工资收入低,成天忙于生计,缺乏政治热情;第三,部分从业人员是国有企业的下岗分流人员,他们有的对现有体制抱有抵触情绪,不愿入党。

第二,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到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理想。

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1)“空挂”党员问题突出。所谓“空挂”党员是指组织关系在企业,但党员本人与企业失去联系的党员。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一部分转制企业中,一部分党员在转制中离开了企业,但组织关系还留在原企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党组织做了相当的努力,但还是无法与“空挂”党员取得联系,对这一部分党员根本无法进行教育和管理。(2)一部分党员员工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入到现工作企业的党组织。不愿意转组织关系的原因有: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造成一些党员不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不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少数党员自己不愿意接转组织关系,主要是怕在民营企业中干不长,存有临时观点,组织关系转进转出嫌麻烦;还有的本人是下岗职工,还指望原单位安排再就业,因此不愿意接转组织关系;还有个别党员害怕受党组织的约束,或怕开会学习占用休息时间,影响精力,有意不转组织关系;还有的党员来自农村,组织关系在农村交的党费少,组织关系转入到企业后要多交党费,因此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不愿意转组织关系。没有转组织关系的党员难以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处于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和从业所在地党组织“两不管”的失控状态。(3)部分企业党费收缴困难。这种情况也主要存在于转制企业中离开企业的党员和退休党员。由于这两种类型的党员工作和居住地非常分散,党组织无法或很难与他们取得联系,党费收缴非常困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长期不缴党费的现象还大量存在。(4)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地点、经费难以保证。党员调查问卷中,48%的党员回答所在企业党组织能定期过组织生活,38%的党员回答所在企业党组织不定期过组织生活,还有14%的党员回答从不过组织生活。在座谈中,党员普遍反映组织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甚至有的企业主从根本上反对党组织在企业的存在,因此,个别企业的党员自称为“地下党”。

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问题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党员调查问卷中,在回答“民企党员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吗?”时,51%的党员回答“体现了”,42%的党员回答“没有体现”,7%的党员回答“不知道”。从总体上讲,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存在“三好三差”的现象,即规模较大的企业比较好,小企业比较差;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的比较好,而个体或联合办的企业较差;业主是党员且兼党组织负责人的较好,业主是非党员的企业比较差。

(三)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和作用不清楚

所谓组织定位,就是对该组织的组织定性。基层党组织在社会基层组织中起战斗堡垒作用,是党实现对整个社会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不同的社会基层组织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必须与这种客观规律相适应,其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与传统的国有、集体企业是有明显区别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织定位,既要考虑其与国有、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的共性方面,又要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其与国有、集体企业党建工作的不同个性因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一些地方党委还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定位都还存在模糊认识。比如,为了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有的提出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方案由党政集体研究;企业的重大决议、重要举措,先党内贯彻,后向群众宣传。再如,有的地方组织部的文件规定,企业要按每年每名党员200-500元的标准,提供企业党组织日常工作经费。以上做法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容易遭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的抵制,同时也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相违背,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定位不准确。

至于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作用问题,认识也不统一。归纳起来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应当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的作用;引导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作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进性的作用;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作用等。至于能不能发挥以上几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好这些作用则很少有人去关心和思考。

(四)理论和政策指导滞后,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的深入发展

党的十五大以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政策指导,使得基层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工作理不直,气不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长期处于低水平建设上。《公司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虽涉及党的建设,但其规定过于原则、笼统,与之相配套的党建方面的可操作性具体措施一直没有出台,致使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缺乏具体准则,工作难以启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个别企业的党员多次要求建立党组织,但业主说:“有中央的红头文件,我就同意,没有文件就不能建”。结果只依据工会法建了工会,党组织至今未建立。

理论滞后也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发展。过去企业的经济成分是单一的,财产组织形式也是单一的,但随着产权的重组和流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由单一的出资者转化为多个出资者,由单一的经济成分转化为混合经济成分,这种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亟须研究解决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任务、制度保证以及工作机制等方面还有许多理论空白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而传统的党建理论和党建经验已不能完全解释和解决当前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践呼唤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党建理论和方法。

三、调查后的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党的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全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或者更多,已经或正在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亦呈大量增长之势,其构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负责人、打工农民、下岗工人及社会其他成员外,大量的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青年知识分子亦加盟其中,使其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和改善,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支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他们与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政治影响力和要求也日趋增强,他们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通过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把这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纳入党的执政基础,从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把“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维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既不同于社会主义改造前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也不同于一般的国有经济,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全新的经济形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广大职工群众,他们同国有企业的职工群众一样,也是党的阶级基础,是党的依靠力量。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必须由党来代表、体现和反映,而不能通过其他的渠道和途径来反映,这也是党的性质所必然要求的。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阶层,他们从整体上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党的群众基础,因而必须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来看待,注意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而决不能将他们推出去,使其成为其他政治力量的社会基础,甚至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异己力量。总之,无论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广大职工群众还是业主阶层,他们的利益必须有人来代表,他们的愿望必须得到充分的反映,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有效的维护。在当代中国,能够有这个资格、并有能力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的只有中国共产党,除此之外,别无他人。

第三,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也是迎接加入WTO带来的挑战,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我国现在已经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的开放转变为制度性的开放。WTO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无疑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必将遇到严峻的挑战。这些困难和障碍,一方面表现为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难以与市场经济和WTO的要求接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立方式、工作机制以及职能定位等,不能适应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游离和对立。因此,必须抓住入世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努力开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必须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动力机制

第一,要坚持制度动力指导思想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新党章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的规定为依据,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动力放在推进党的建设的大的背景中思考,把制度动力构建的基点放在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上,放在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

第二,坚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的创新。首先,要把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党章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关于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规定,作为基本的制度动力依据。其次,要做到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还有一个党章党规权威性的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行政权力基本上是以依附于党的权力的形式而存在的,行政权力就是党的权力,党的权力也就是行政权力。事实证明,这种执政方式带来了诸多的弊端,是必须摒弃的。因此,应努力探索建立一种既体现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又蕴含着国家政治强制力的动力机制。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也正体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高度统一。

第三,要坚持制度动力运行方式的创新。努力创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首先,在组建制度动力的运行上,不能满足于采取了如何多的方法组建,更为重要的是突破传统的单纯依托党组织内部组建的模式,在坚持“支部建在非公有制组织中”的前提下,把非公党建与社区党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单独组建与联合组建结合起来,实现党组织内部组建与多种形式组建的有机结合。在党组织的地位作用上,要确立党组织在职工中的作用,不仅要有党章党规的规定,而且也要有使这些规定能有效实行的强制性方法。其次,要找准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紧紧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党的工作的思路下,把党的建设目标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作用定位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上,定位在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定位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再次,要在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前提下,把党的优良传统方法与现代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结合起来,把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员工的企业文化灌输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作用发挥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并落到实处。

(三)明确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党组织同企业、企业主、职工群众的关系问题。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就不清楚。这个问题影响到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是私营企业主怕党组织行使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同的权力,存在着为什么要建、建了干什么,建了以后自己如何对待党组织等思想顾虑;另一方面是企业党组织本身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及发挥作用的途径认识不清,工作只是停留在抓一抓自身建设上。

党组织如果能够凭着党员们优秀的生产经营才能,积极参与企业的改革与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职工群众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之中,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能够站在国家、企业和职工总体利益的基点上协调矛盾,使业主和员工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党组织就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核心;对于私营企业主来说,党组织也应当成为政治核心,因为它比企业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必要时,党组织要敢于同企业主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但是,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其根本目的与企业主的目标不应当是对立的。如果党组织能够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通过工会、妇联、共青团工作改善职工的劳动、生活条件,保障职工合理的工资报酬,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民主权利,在职工群众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给予关心与帮助,并且努力把职工群众培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那么,党组织必然会成为企业职工的政治核心。

(四)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体制

目前,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大多实行属地化管理,有的由企业注册地党组织管理,有的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也有少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仍挂靠在原主管部门党委,实行行业化管理。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合资、合作企业党组织,主要依据产权关系,隶属中方控股单位党组织管理;独资企业则有的挂靠在街道党委,有的挂靠在乡镇党委;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大部分分别隶属商会、民营企业党委、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由哪里审批,归属哪里管理,没有统一的做法和明确规定。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造成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的工作程度不同地受到影响,新发展党员找不到批准单位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当前,要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需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不宜强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哪种方式有利于加强组织管理和开展党的工作,就采取哪种方式。从长远看,隶属关系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比较适宜,要逐步创造条件实行以街道、乡镇为主的属地管理,工商部门参与配合。时机成熟时做出规定,明确条块各自的工作职责,逐步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当前,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特点可分别采取单位管理、社区管理、行业管理、挂靠管理等不同模式,建立系统的党员管理网络。具体做法是:(1)单位管理:在有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尽快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管理本单位的党员。(2)社区管理;以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等为基本单位建立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统一管理,把党组织的“属地管理”原则具体化、明确化。(3)行业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在律师协会、会计师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统管党委,对本行业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4)挂靠管理:在劳动人事服务中心等人才代理机构成立党组织,对部分有人事档案挂靠关系、暂时未能纳入其他管理渠道的流动党员实施挂靠管理。

组织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定期研究本地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制定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各负其责,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标签:;  ;  ;  ;  ;  ;  

非公有制党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四川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_非公有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