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语言:阅读教学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老王》教学实录及教学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王论文,重要途径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文本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回放
《老王》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文章。(学生朗读)下面请看大屏幕,想一想,你会怎么读这几句话?为什么这样读?
1.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2.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3.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第一句?
(学生朗读)
师:你好像忽略了“哥哥”和“侄儿”后面的逗号了。现在你把这两个逗号“复原”,再朗读一遍。
(学生异读)
师:两次朗读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加上逗号,感觉强调“死了”和“没出息”,从而更能突出他没有什么亲人。
师:你的感觉不错。逗号在一般情况下会使两边的意思都得到加强。下面我们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这句话。假如我是老王,你是杨绛,你问我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两个侄儿怎么样,能帮你吗?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这个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个哥哥,让人心一热;死了,心一冷。有两个侄儿,又让人心一暖;没出息,让人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受?
生:“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在前面两句的铺垫下,感情变得很深厚,更突出了老王的孤苦。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学生再读,效果很好)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读读第二句。(学生朗读)“他说”后面依然有个逗号。为什么在这儿加个逗号呢?
生:表示停顿,强调住那儿好长时间了。
师:刚学就能致用,为师甚慰。(学生笑)下面我们结合相关文段来读读,对这个逗号或许有更深的理解。(学生朗读)问他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而老王却没有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好像所答非所问?
生:老王觉得那里不能算作他的“家”。
师:为什么不能算作“家”呢?
生:因为“家”应该有住所,但更应该有亲人,有温暖,而老王孤苦一人,那间塌败的小屋谈不上是真正的“家”。
师:再看“他说”后面的这个逗号,你能体会出老王当时是怎样的心理吗?
生:听到家这个字,老王心里咯噔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在时间上有个停顿,所以用了个逗号。
生:我觉得还隐含着老王对于温暖的家庭生活的向往。
师:那个塌败的小屋只是一个临时的住所,不是老王心目中那个温暖的“家”。这也许是老王一生的痛苦。下面我们结合原文再来读第三句。(找学生读)“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句话哪几个字应该重读?
生:“钱先生”应该重读,因为他和钱先生一家关系很好,所以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送其他人看病就要钱。
生:我认为“看病”应该重读,因为老王认为送人家看病,还收人家车钱,是不应该的。
师:我认为你分析得对,这里体现了老王本质的善良,老王认为送人看病就不应该收钱。你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学生读)下面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再读1至7段,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老王的生活和性格。
(学生再读,教师巡视,不时有学生来问某些句子的读法)
生:生活——孤苦;性格——善良。(教师板书)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文章内容,以“老王”为主语,并用上“孤苦”“善良”这两个语造一个句子。
生:老王虽然生活很孤苦,但心地特别善良。
生:孤苦无依的老王,在生活异常艰难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善良的本性。
师:大家说得很深刻。人,有善良的品性,很普遍。但在自己的生活朝不保夕的时候,在生命挣扎的最后时候,仍然念念不忘别人的好,这种善良更值得我们敬仰。
师:我们再读下面一段文字。
4.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了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师:“我也不懂,没多问。”既然不懂,就应该多问问。作者为什么没多问呢?
生:作者所关心的是老王这个人,老李讲的是老王丧礼的新奇,两个人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没多问。
师:老李是不是很关心老王呢?
生:不是。
师:那你再来读读这两句对话,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学生再读)我们想想在同老李的这段对话中,作者有怎样的内心感受?
生:作者一定很难受。
生:想到老王最后一次到“我”家的情景,她会因为怠慢了老王而自责。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感觉到这句“我也不懂,没多问”文字背后真是意味深长。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慢,要低沉些。下面结合刚才的分析,结合文章后面几段,说说你觉得杨绛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作者富有同情心。(教师板书)
师:大家再来速读一下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语句不太理解。
生:“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为什么说后者是更深的不幸呢?
生:因为后者不但瞎了一眼,还饱受了一场恶病的折磨。
生:联系前文,这场恶病不仅使他身体上饱受了痛苦,还给人留下了话柄,说他是因为年轻时不老实,才得了恶病,这在精神上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痛苦。
师:联系上下文,我们才有可能把关键语句理解得更深刻。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师:这是全文的主旨,单从一句一段是无法领会的,我们必须辐射到全文。首先要明白这句话中“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的是谁?
生:“幸运的人”指的是作者,“不幸的人”指的是老王。
师: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先思考“老王临终前为什么给作者送去香油和鸡蛋呢?”
生:感谢杨绛。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这说明老王是来感谢我的。
师:那老王为什么要感谢作者呢?下面小组内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生:我们认为老王感谢作者的理由是:送他鱼肝油,治好了他的夜盲症。
师:你来读读这两句话:“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如果把“那时候我们在干校”去掉,你再读读有什么不同。
生(再读):好像更流畅了。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加上这句“那时候我们在干校”呢?
生:好像是说,这件好事是我女儿做的,当时我们在干校,这件事与我们夫妇没有关系。
师:这件事应该感谢我的女儿,而不能把功劳记在杨绛夫妇身上。
生:我们认为是感谢杨绛夫妇坐他的三轮,照顾了他的生意。
生:他说得好像不对,文章说:“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说明作者好长时间没有坐老王的三轮了,再说坐三轮给钱是理所当然的。
生:他给我们送冰,代我们放入冰箱。
生:这个更不是感谢的理由。送冰,比前任的大一倍,作者应该感谢老王才是。
师:看来这个问题还挺复杂,我们来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师:杨绛给老王的是香油鸡蛋钱吗?
生:不是,因为作者说,“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如果“我”给的是香油和鸡蛋钱,那就真是拿钱去侮辱老王了。
师:那给的是什么钱呢?“我”转身进屋,老王怎么知道“我”就是进屋拿钱呢?
生:好像以前作者每次转身进屋总是给老王拿钱,所以老王知道这次也是给他拿钱。
生:作者说:“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这就说明以前总托人给老王捎钱。
师:为什么总给老王捎钱呢?
生:为了给老王治病。因为老王没有生活来源,文章说他仅凭着一个主顾,勉强维持生活。那么生病的这几个月,又要生活,又要花钱吃药,老王哪来的钱呢?所以我认为可能是作者时常周济老王。
师:也许有亲人朋友帮助他啊。
生:前面分析知道他孤苦无依,还有刚才我们读老李和杨绛的对话,好像也不会有朋友帮助他。正是由于老王生病期间,作者一直在周济他,所以他临终才来感谢作者。
师:老王生病期间,很有可能杨绛一直在周济他,但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写出来,作者并不想炫耀这些,这让我们更能感到作者人格的伟大。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觉得“愧怍”呢?我们来读读下面两段文字。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师:读第一句时,我们把重音放在“不知”上,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老王病了这么长时间,但作者从来没有问过他得的是什么病,也没有关心过他吃的什么药,这里感觉作者是在自责。
师:那第二个语段作者为什么把老王写得如此恐怖呢?
生:是为了表现作者当时很害怕。
师:作者害怕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因为吓坏了,所以连基本的礼节都给忘了。
生:给完他钱,“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这好像给老王下了逐客令。这也是害怕的表现。
师:作者为什么会吓坏了呢?联系我们生活实际,比如家里有老人要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会害怕吗?
生:一般不会。那时候我们的悲痛会大于害怕。
师:我们把刚才的分析综合起来看,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愧怍”呢?
生:老王把作者当成了亲人,但作者对老王的感情只停留在同情的高度,没有把他当成亲人。
生:作者给了老王物质上的帮助,但没有给他精神上的温暖,所以愧怍。
师:人,有同情心,不足为奇。但世上的同情多是一种俯视的姿态,而杨绛的同情是一种仰视的姿态。杨绛悄然地隐藏了自己对“老王”的帮助。反过来,她总觉得自己没有用心来温暖“老王”而深感愧怍。伟大的人性光辉让我们肃然起敬!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大屏幕上老师写的两句话,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感谢那些无私的帮助,滴水之恩,我们必当涌泉相报。
感谢那些不幸的人,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的机会,我们必将用爱温暖这个世界。
师:课下大家阅读一下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乞丐》,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陈树元(以下简称“陈”):在具体谈论这节课之前,我想先听听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
袁庆国(以下简称“袁”):我觉得应该是“立足文本教语文”。
陈:就这节课来说,我想你的“立足文本”这种教学认识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咀嚼、涵泳语言,进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老王的善良和杨绛人格的高尚。是这样吗?
袁:是的。我是想要通过文本细读,既学习语言,又理解文本。
陈:这种想法在课堂上表现得还是很明显的。《老王》选入中学课本以后,各种观点、争议交相呈现,你觉得你的解读与其他的解读有什么不同?
袁:通过细读文本,我发觉目前所能看到的对该文本的解读多为浅读,甚至误读,没有读出文本的内涵。
陈: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袁:比如课后习题上谈到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教参给的答案为: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等等。通过细读文本,我发觉这些解读是值得商榷的,作者坐他的车,给车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坐车给钱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善良,那这个世界就几乎没有不善良的人了。这就是浅读。老王送香油鸡蛋,按照教参的理解,杨绛给的真是香油鸡蛋钱的话,那不是对老王的侮辱吗?文本表现的就不是作者的善良了,而是人性的冷漠。我认为这就是误读。
陈:其实,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深入、细致的语言分析。没有根植于文本语言的研读,往往就会游离文本,而成为架空分析。那么现在具体谈谈你是怎么细读的?
袁:比如读到“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这两句话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知道老王临终前送他香油和鸡蛋是为了感谢她,但一开始“我”却找不到感谢的理由。老王临终前,尽了自己最大的气力,拖着直僵僵的身体来感谢作者,这份情感是非常深重的。但如果老王感谢作者的理由仅是照顾老王的生意等,那么情感明显不对等,也是说不通的。
陈:那你又是怎么从文本中读出老王在生病期间,作者一直在周济他呢?
袁: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分析,表明老王的生活孤苦无依,不会有亲人和朋友帮助他。文章第7段说“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在老王生病前,生活只能“凑合”,那生病后老王又靠什么来生活呢?而且文章说他一病就是好几个月。唯一的可能就是作者在他生病期间一直在周济他。
陈:你一开始对关键语句的分析是为后面主旨的分析作铺垫的。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很巧妙,使整节课浑然一体。但这样的分析只是猜读,缺乏文本依据。
袁:是的。于是我努力从文本中寻找根据。我注意到老王给作者送香油鸡蛋时的对话。作者转身进屋,老王怎么知道作者是给他拿钱呢?很显然转身进屋拿钱这个情景老王已经很熟悉了,再看作者的回答:“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联系前面那句“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老王生病的“开始几个月”“扶病到我家来”干什么?有什么事使三轮车夫和大学教授产生如此密切的来往,甚至病重时还要“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读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是“我”一直在经济上、物质上帮助老王,一开始是老王自己来拿钱,后来病重了,就托同院老李给他捎了。
陈:应该说你的分析有一定的文本支撑,立足于文本语言的分析,就会使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意。从文本的解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以语言的分析为载体,这样才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现在许多老师也意识到品读语言的重要性,但大多或是蜻蜓点水,或是雾里看花,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本人对于文本的理解不够深透,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另一方面在于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深处的教学方法不多。结合这节课,我想听听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深处去的。
袁:对于局部语言的研读,我先让学生读,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来加以引导,这是语言分析的起点。
陈:这个观点我赞同。我观察到学生初读时,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比如“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经过你的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明显有所深化。引导学生理解不懂或者理解不够深刻的语言,这正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袁:语言教学,我喜欢根据语境设置一个小小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读,去体会,去理解。比如为了更好地分析“我也不懂,没多问”,我反复引导学生读前面的那几句对话,就是为了让学生走进情境中去。
陈:你运用的是“还原法”,即把文字还原成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语言。分析语言常常还可以进行比较、诵读,比如你分析第4句时候,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诵读这一小段对话,效果也很明显。在“猜读”杨绛可能周济了老王部分,你主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不过,本节课,我觉得在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时候,牵引的痕迹比较明显,开放的空间还不是很大,许多问题最好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样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些。
袁:是的,我也感觉到了这个问题。
陈:总的来说,我认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言中去,是使语文课有深度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点,你的课堂实践颇有现实意义。
袁:谢谢您的鼓励和指点。通过和您的对话,我对语言教学有了新的收获和启发。
观察者语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也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这还因为阅读教学中语言是载体,人文思想教育、文学教学、知识教学等依语言教学的进行而进行,随语言教学的完成而完成。独立细致而准确地解读文本,并且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中去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的首要责任和本领。然而,目前许许多多的阅读教学却是重人文性,轻工具性,重内容,轻语言;教师能够独立细致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少,而甘愿当教参的搬运工、人云亦云的多。
袁庆国是一位爱思考、有思想、不随波逐流的优秀语文教师,他去年在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的《老王》课例,是一次师生走进语言教学王国的有益尝试,给我们带来了以下的思考和启迪。
一、语文教师独立走进文本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
“打铁先得本身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里面去,首先自己要能够走得进去。从《老王》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袁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大处讲,他从文本语言的隐约处发现了作者杨绛在老王生病期间对他的周济,这是作者在文本中没有直接言明的,是教参和其他解读所未有的;从小处说,他对文本中三个逗号特殊用法的发掘等无不体现了他细读之功、独立阅读之功、创造性解读之功。再看千千万万个中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多为教参观点的照本宣科,多是内容的概括和主旨的图解。何至于此?我认为,许多语文教师研读文本语言的意识不够,功夫下得不够,水平亦不够。语文课,失去了语言解读过程,也就失去了语言魅力。当然,我并不是说教参一无是处,而是说教师不应该是教参的奴隶。余映潮先生说:“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伴随着语文教师一生的教学。可以说,没有好的课文研读,就没有好的课堂教学。”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备课,需要在研读文本语言上舍得花气力,下功夫。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走到文本语言中去呢?无数经验表明:首先是抛开教参和各种解读材料进行多遍的细读,凭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能力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最初或独特认识。其次,尽可能广泛地搜集相关材料,根据别人的解读,再寻找文本中关键的段落、句子、词语,甚至标点,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引发自己对文本更为深刻的思考。其实,在这过程中,教师有双重读者的身份,是一般读者,更是教师读者,因此他的阅读往往具有教学的敏锐性和取舍性,即是带着教学任务的,是考虑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
此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人大附中王君老师潜进《我的叔叔于勒》文本,从标题、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母亲的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等语言中挖掘出:该小说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表现“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②这可以说是对众人皆知的外国名著的一次“颠覆”性解读!2010年全国“中语杯”课堂教学大赛上,上海建平中学郑朝晖老师执教的苏教版高中教材中的《老王》荣获一等奖,从引导学生“找出老王说话时异常的地方,以推测其内心”这一教学环节可看出他对文本语言独辟蹊径的研读。
总之,从备课层面上讲,走进文本语言主要在于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读出该文本语言中“独特的”教学价值。这是要解决阅读教学“训练的语言是什么”或“用什么语言训练”的问题。
二、语文教师善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
钱梦龙先生指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而中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③那么,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走到文本语言中去呢?
总体上讲,一是坚持从语言到内容再到语言的教学原则。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和文化知识,再回到语言文字,深入理解和具体领悟这些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此方面《老王》课例呈现的比较突出。二是坚持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研读再到总体提升的原则。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入手整体了解所写的事物、事理,然后有选择地对局部关键语句进行深入钻探,最后进行总括。这样既防止“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缺点,又避免一味强调局部解读造成语言学习的支离破碎。可见,文本细读既要引领学生对文本宏观层面的“细读”,以求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又要有对文本微观层面的“细读”,以求由微入深。《老王》课例对后者给力明显,而对前者则彰显不够。三是坚持围绕教学目标选取语言着力点解读的原则。《老王》课例解读“老王”的孤苦宜略,而解读作者“愧怍”的原因宜详。
具体来说,面对一个文本,教师在哪些地方着手才能引导学生读进去呢?
其一,寻找文字推敲处、学生浅读处,学会咬文嚼字。如《老王》课例中,对“家”词义的推敲咀嚼,不仅咬出了字面字里之意,而且咬出了弦外之音,让学生领会了老王无家的孤独凄楚。遗憾的是没有抓住“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进行品析研读。应引导学生先弄清“镶嵌”的本义: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然后结合语境,联系前面“直僵僵”得出比喻义:“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器物一般,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几乎完全失去了生命力。”正是该词入木三分地揭示了老王临终前依赖着死了也要知恩图报的内心驱动力,依靠着生命的极限,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杨绛一家的生命之程,这得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决心!该词生动淋漓地表现了老王的向善真诚之至,也可能恰恰是这一形象使杨绛多年来心怀愧怍,不吐自责自忏而不快。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几年来,大家所见课例,大多对此词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品析浅显。可见,教师对文本一些关键语言的敏锐洞察力、沉入解读力和灵活引领力是亟待锤炼提高的。
其二,寻找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选取学生疑难处,用“追问”来引导研读,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来读。该课例中,尾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本文的主旨处、矛盾处,“老王临终前为什么给作者送去香油和鸡蛋”是矛盾处又是罅隙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读出的“说明作者以前总托人给老王捎钱”是文本的空白处。这正是破解文章密码的地方,教师巧妙地追问“怎样写”,引领学生联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作了比较深入、富有创造性的解读。这些地方学生读不进去,读不明白,很正常。此时,教师的架桥梁、搭梯子、给把手则起到“启迪思维和教给方法”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支架理论”。该课例创新之处就在于引领学生对作者隐藏之意的解读,这是大胆而合理的猜读!可惜走进文本语言深处不够,获取支撑的力度不够,虽然课下老师对文本分析得很深透,但并没有把这种分析更好地呈现在课堂引领学生上,可见阅读和阅读教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教师如果在课上问学生,上文为什么写老王生病的“开始几个月他还是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下文为什么写老王“我不是要钱”?这样就会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来。作者是不是果真隐含了对老王的救助呢?这里文本的语言解读已非常明显了。所以说,语言教学有时也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正如汪曾祺教授所言:“探索一个作者的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观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④文如其人,“文本的行文方式往往正是作者的生存方式。”(特级教师田贺书语)作者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中说:人生的价值在于修炼灵魂,在于完善自我。这或许又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给了我们答案。
其三,寻找文本精妙处、学生误读处,可运用比较法读。如课文《项链》中,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中的后面两个分句,作者为什么不倒过来说“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深入比较解读后会发现,作者对主人公玛蒂尔德在丢失项链后直面苦难的行动持肯定态度,认为项链丢失最终是成全了玛蒂尔德,让她成熟、沉稳起来。这就否定了我们以往对该作品的错误解读:作者借这篇小说讽刺了玛蒂尔德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特级教师郑逸农介绍的案例)这样,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会体认语言形式,才会深入地觉察语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从课堂教学层面看,这是要解决“怎样进行语言训练”的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位是对语言的体察、玩味和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认识与人文精神的吸纳。“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在语言深处。”(陈钟樑先生语)那么,就让我们领着学生去寻找并享受这种美吧。
原标题:走进文本语言:阅读教学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李节.特级教师余映潮访谈[J].语文建设,2010,(12).
②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③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9,(7).
④顾小敏.从语用学入手,回归语言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