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UC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观察组均要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60-02
UC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有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还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针对UC必须及时采用相应的手段加以治疗,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痛苦。为此,本文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4例UC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寻求治疗的94例UC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通过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2.3±1.4)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4±0.7)年。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2.7±1.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7±0.4)年。两组均符合UC的诊断标准[1],在上述各项基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潮州市强基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1173),初始剂量控制在1~2g/次左右,然后逐渐增加剂量到4~6g/次,待症状缓解之后,减少剂量至初始剂量值。10d一疗程。治疗3疗程。
观察组:除了进行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之外,还对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进行中药灌肠。方剂:白头翁30g,黄芪、白术、败酱草各20g,葛根、党参、泽泻、茯苓、白芨各15g,黄芩、黄连、黄柏、陈皮各10g,甘草6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上述药剂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腹痛严重者加乌药、延胡索;腹泻次数多者加薏苡仁、车前子;便血明显者加地榆炭、茜草。开水煎煮后纱布过滤取汁,每晚术前服用。10d一疗程。治疗3疗程。
1.3 疗效判定
(1)判定标准[2]:各项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肠镜检查正常为治愈;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后基本恢复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均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为治愈和有效之和。
(2)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就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n,%)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常备缩写为“UC”,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机制目前并无完全明确。通常情况下,UC主要发生于乙状结肠,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累及全结肠、末端回肠[3]。发病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得比较明显,如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善,UC的发病数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不仅加重了临床医学的治疗负担,还进一步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UC发生之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UC疾病主要是药物治疗的形式,药物治疗中又包括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中,柳氮磺胺吡啶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并且通常将其其和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联合使用,通过局部保留灌肠给药[4]。该种治疗方法确实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效果局限于短期,长期疗效受到耐药性和激素抵抗的影响,容易出现复发,并并且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还容易对身体各器官造成伤害。
在中医学看来,UC的发生与久并、劳倦、饮食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上述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脾虚产生,而脾虚是UC疾病的“推动剂”。因此,临床在对UC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关键在于益气健脾、止泻止血、清热解毒。本文研究中使用的中药治疗方法其实是一种葛根芩连汤治疗方法,应用在UC疾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UC疾病的各种症状,配合保留灌肠将药物直接送入病灶,迅速修复溃疡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良好的效果[5]。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结合的方式治疗UC疾病优势巨大,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治疗效果上,还表现在治疗的安全性上。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宁,王美霞,逯鹏,等.中西医联合治疗58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6):848-849.
[2]李建平,李建军,司淑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7):776-779.
[3]张晓凤.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5):2964-2964.
[4]王志.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27-128.
[5]宋春艳,朱长康.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整体护理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12(3):77-78.
论文作者:张亚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溃疡性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患者论文; 结肠炎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疾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