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市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诚如世界银行在《2020年的中国》中所指出的:“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注: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实施这两个转变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可以说,农村城市化的深刻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来说,其促进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如一个县、地区、或省的范围内,在教育硬件(校舍、设备、经费……)投入方面,实现国家及地方政府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初步实现公民之间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
为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对策和建议。如有的学者认为政府有责任在确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时,缩减(至少是不再人为扩大)公立学校之间不应有的差距,逐步扩大和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建议各地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法律规定学校基本建设的标准,约束政府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都能按照法定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推进学制改革,实行完全中学的初、高中脱钩,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积极以多种方式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在“重点学校”和其他学校之间,实行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定期轮岗制度;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工程,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强教育实力。(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选择.人民教育.2002.(5).)有的学者借鉴亚洲的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提出三个对策:一是在教育投资上,要一视同仁,不能倾斜;二是校长和教师需定期轮换;三是学生就近入学。(注:杨东平.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人民教育.2002.(4).)还有的学者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要靠政府来实现,实行均衡发展关键在于政府,政府要能够为社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政府不仅需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配置上作出调整,同时,还要在一系列制度上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注:谈松华.非义务教育的公立教育也应该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02.(4))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从空间链上看,学者们都是在教育领域内寻求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时间链上看,他们都是在探讨当前该如何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众所周知,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总是受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因素的制约。从空间链上看,研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研究基础教育本身,而且要把研究视野放在基础教育发展之外的城乡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等领域;教育研究不仅要考虑过去,着眼现在,更要面向未来,“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注: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而当前农村城市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研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便不能不考虑农村城市化对其的影响和作用。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整体水平还较低,但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态势是喜人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是极大加速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据《城市导报》2002年9月26日报道:“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而200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为13亿,农村人口8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4%,农村人口10年降一成。”从世界各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规律分析,当农村城市化水平进入30%以上的中期发展阶段之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将会出现不可阻挡之势。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今后一二十年内,我国农村城市化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将会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农村城市化对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能有效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问题
从教育史角度考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并不均衡,明显地表现为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问题。一开始是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短缺,之后就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短缺,再后就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资源的短缺。改革开放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广大受教育者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其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当前出现的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政府以十分有限的财政经费支持少数重点学校的结果。这些“重点中小学”,在未“普九”前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受教育者占总人数比例不高,且不分担什么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对“精英教育”的需要,故能为当时社会和家长所认同。但一旦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阶段,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及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独生子女增多,广大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增强,于是,人人都想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矛盾就日益突出。
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无非有三条:一是政府继续增加教育经费,将所有学校都办成“重点中小学”。这一办法至少从目前来看是不现实的,因为政府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已经很大。据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经费逐步增长,近年来增长幅度更大。1995年至2001年,全国教育总经费平均每年增长16.26%,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保证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新华社2002年10月6日电.钱江晚报.2002.10.6.)第二条途径是对教育资源“一平二调”,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这样做势必削弱重点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也不可取。三是通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长足发展,从而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
农村城市化确实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从城市的起源和演进历程来看,城市本身就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城市都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集聚地。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向规模化的产业经营调整,而且可以加快工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能够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可以说,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如浙江省的农村城市化进程便“提升了县域经济,带动了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农村工业化+小城镇+专业市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开始向新世纪的‘特色工业园区+城市化+现代物流业’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进入以城市化为轴心的时代。目前,全省百项重点特色工业园区,累计已完成投资近90亿元,既提升了工业化,又推进了城市化。义乌市通过‘以贸促工,商贸兴市’,正向超50万人口的现代化商贸名城发展。同时,下乡脱贫,移民建镇,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丽水撤地建市,鼓励人口‘内聚外迁’,发展势头之好前所未有;武义县把高山移民与城市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脱贫致富之路。实践证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加快城市化步伐’。”(注: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编.城市化:一石激起千层浪——探索有浙江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因此,要想有效地解决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问题,走农村城市化之路,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增加教育经费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是能有效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
在城乡存在较大差别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想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享受水平相同的义务教育,就必须对有关教育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如实行教育干部轮岗制,把城市优秀的教育领导人才配置到农村,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鼓励城市优秀教师轮流下乡支教,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优质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以吸引大专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等等。然而,只要存在着城乡差别,以上种种措施都只能是短期行为,不能解决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一根本问题。
我们认为,唯有农村城市化了,才能有效地解决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因为,“农村城市化最本质之处,通俗地讲,就是使农民过上与城市居民无多大差别的生活。只要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了,城乡之间的差别缩小了,无论人口归属于城市还是农村,也无论居住地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以称为农村城市化了。”(注:郑弘毅主编.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例如,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进程较早较快,那里的农民在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福利保障诸方面都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农民像大城市居民一样也能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界限已经模糊,有的农村城市化比较完善的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甚至已经超过周边大城市居民,出现了城里人向乡下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城里教育干部下乡轮岗、城里教师下乡支教、大专毕业生下乡任教根本不成问题。例如被称为“乡村里的都市”的苏南华西村,就吸引了外地科技人员纷纷落户,本村考出去的大专毕业生全部回本村工作,3名青年出国留学,其中两名已回村工作。(注:秦润新主编.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可以说,农村城市化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前提。离开农村城市化来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问题,无异于纸上谈兵。
三是能有效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农民对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认识误区
基础教育均衡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公正和公平问题。城市里的公民不分男女在受教育权利方面基本上是公正和公平的,而在农村,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男性公民基本上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女性公民则很难享受这种权利。我们曾经在皖西一个自然村进行教育调查,该自然村位于大别山南麓,与湖北、江西临近,这里一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经过调查后发现,该村男孩入学率达百分之百,而女孩入学率仅为百分之三十。调查中,许多家长都说,男孩是自家人,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女孩是人家人,读书无用。“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还很严重。所谓“三农”也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勿庸讳言,我国一些落后的农村,生产方式是落后的、低级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决定思维方式,因此农民素质从整体上说有待提高。而“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分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告别自给自足、摆脱小富即安、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社会将建设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法制化将是城市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社会的真正魅力之所在。(注: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8).)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有农村城市化了,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尤其是对子女受教育问题的认识。也只有实现农村城市化,教育关怀才能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消除由于城乡差异带来的男女公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才能真正消除对女童这一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歧视。
标签: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均衡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