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诚博远(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63
摘要:医疗体系是物质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基于大量资料的研读理解以及自身实际工作的体会心得,首先分析高层病房楼发展的原因作用和必然性。
其次,在高层病房楼中占有面积最大,且人数最多的为护理单元区。护理单元的人性化设计包含大量的内容。从使用者的角度可以分为病人的使用空间——病房、病人卫生间的人性化设计。
通过具体实例,对于上述分析的内容进行更直观有效的比对和研究。从实际中分析高层病房楼设计的关键,总结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层病房楼;护理单元的形式;病患
一、引言
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中国医疗能力有限的矛盾日益明显。病人大量拥入较发达城市的现状,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也导致了就医病人过分集中而造成大城市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紧张。
为了解决这样的现状与困难,医院建筑的体量越建越大,功能越来越综合,从医院--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综合体--医疗城等等的演变和发展,更多是为了解决看病难和病人太多的问题。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将医疗建筑的有限资源更有效有序的为病人与医护工作者提供更合理的使用空间,是我们作为设计师需要探讨和反思的。我认为高层病房楼是趋势,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中国地域人口特点的指引性。
二、高层病房楼是大势所趋,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在过去的设计资料集以及一些设计参考中都会提到,病房不宜建设高层。当然这也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因为住院病人本身就是行动不便或者是只能推床的情况,在这样的前提下,多层的设计能减少上下楼的层数,减少竖向交通过多给病患带来的不便。从心理学上来说,多层建筑层数较低,病人能更多机会的接触地面,接触自然,从精神层面上来说对病人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步入 21 世纪,人民的物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就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性,有些城市发展的快些,发达一些,必然会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和配置并不是那么平衡。大量优秀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主要的一些发达城市,这样就使得发达城市出现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的现状。
下面从实际工程中讨论关于高层病房楼护理单元的形式,护理单元形式的不同,主要是由其的走廊形式决定的,形式不同所导致的护理距离也不同,护理模式也不同。通过本项目总结,护理单元模式主要有以下这些:单廊式(以中廊单走道模式),复廊式(条形多走廊模式),单复廊式(综合两者的特点),以及由复廊变化演变而来的新形势(包括各个形式的变异)。
护理单元模式小结:
谈到高层病房楼内护理单元的人性化设计,第一,就是病人能否有效的在病房内得到救治,能否有良好的住院生活。第二,护理工作的便捷性以及能否良好的为病患服务。由此可见,人性化设计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能够通过设计来提高 护理效率,如何给病人更合适的住院空间,如何保持病人和护士之间的有效便捷沟通。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好护理距离,护士站与最远病房之间的距离。还有护士在病房口能否观察病人更直接清晰也是一个问题。
病房楼内的护理单元一般有一层一个或者一层两个护理单元的形式居多。每个护理单元以 40-42 床为宜。同时,建议一个楼层建设 2 个护理单元,能使得一定的护理资源共享。
不同形式的护理单元,都有各自的特点,考虑的重点不同。在实际工程中,肯定会结合实际的地形,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比对和有所选择的设计。从大量的实际工作总结来看,我个人觉得单复廊式的护理单元似乎更符合现在国内住院 楼的实际需求,能有效的解决住院数量的问题,也能争取到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同时内部功能区域划分也较明确,能有效的提供工作效率。
护理单元在病房楼的比重巨大,医院的大量人流都滞留在病房楼内,所以病房护理单元设计的合理性就变的尤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体现人性化的理念,让病人医生都受益匪浅,医院运行也能合理有序。
四、结语
本文选取了高层病房楼人性化研究这一研究角度。叙述了高层病房综合楼的必然性,同时也揭示了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通过研究和比对,总结出合适的有效的方法来弱化高层综合楼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然后对于具体的人性化设计内容进行阐述,从各个角度去表达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再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来补充说明人性化设计观点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医疗建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公共建筑,任何设计方法都需要无数次的推敲和比对才能选择出最适合的几种。通过研究到实践,再从实践返回研究,这样无数次反复,才能在将来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高层病房楼。
论文作者:王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病房论文; 单元论文; 高层论文; 病人论文; 医疗论文; 必然性论文; 形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