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高中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高中论文,师资队伍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状分析
(一)主要成就
1.师资队伍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到2002年底,除农村专任教师比2001年减少以外,专任教师总数、城市专任教师、县镇专任教师都比2001年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2.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在数量扩大的同时,职业教师的素质进一步提高。2002年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职业高中专任教师中占53.50%。与1998年相比,提高了大约16个百分点。
3.教师队伍逐步年青化。全国绝大多数教师的年龄处在26~40岁之间, 占全部职业高中教师的64.25%,45岁及以下者所占比例为85.15%。45岁以上的教师也有一定的比例,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也依次降低。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不足。根据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求预测,到2010年,教师应达到105万人,师生比达到1∶20。而我国2002年职业高中的师生比仅为1∶15.7,与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需求预测相差甚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村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比上年大幅度减少。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总量比上年增加1.53%,城市教师增长2.19%,县镇教师增长5.29%,而农村教师则减少了13.50%,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2.学历达标率较低。目前,职教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学历还未达标,与《纲要》的规定还有相当的差距。《纲要》规定:到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基本达到规定的合格学历标准,实习指导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合格学历标准,并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而2002年职业高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只占53.5%,中部地区县镇、农村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不到49%,西部地区县镇不到34%,农村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还不到28%。全国2002年只有15个省市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超过50%。
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过低。职业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在全部专任教师中所占比例为10.25%,其中中、东、西部地区分别为9.77%、10.75%、10.06%,城市、县镇、农村分别为14.29%、7.25%、5.29%,西部城市最高14.80%,西部农村最低4.99%,2002年全国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超过14%的省市只有6个。这反映了职业学校普遍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因此,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到2005年,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在职业高中达到20%,从现状看尚有相当大的差距。
4.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类别结构失调。专业课教师比例全国为46.36%,东部地区最低43.65%,中部48.24%,西部最高48.64%;在城市最高为47.43%,县镇45.67%,农村最低44.59%。西部城市最高,为51.58%,东部农村最低,为43.9%。全国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50%的省市只有8个。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到2005年,专业课教师的比例应达到60%左右,从现状看尚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实习课教师严重不足,仅占2.05%。(2)年龄结构失调。从职业高中教师的年龄结构看,4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占全部职业高中教师者比例为85.15%,年轻化现象突出。但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队伍中,46岁及以上高级教师占62.45%,年龄结构偏高。从区域来看,46岁及以上高级教师占全部高级教师的比例,中部59.77%,东部63.93%,西部63.64%,东部地区老化最严重;从城乡来看,城市63.64%,县镇59.42%,农村65.78%,农村高级教师老化最严重。东部地区农村46岁及以上高级教师比例高达69.72%。(3)职称结构失调。与年龄结构失调密切相关的是职称结构失调。从地区分布看,中、东、西部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9.77%、10.75%、10.06%。其中在城市中的比例分别为13.93%、14.32%、14.80%;县镇为7.16%、7.54%、6.91%;农村为5.66%、5.07%和4.99%。中、东、西部均呈现出城市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最高,其次县镇,农村最低的特点,且城市的比例要大的多。这反映了我国的部分偏远、落后地区,如西部地区和农村仍然缺乏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师,应予以重点培养。(4)性别比例失调。2002年,全国职业高中教师中女教师12.37万人,占45.38%,城市女教师所占比例最高,为52.18%,但县镇和农村女教师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分别只有40.69%和35.42%,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女教师比例最大,为47.52%,其次是中部45.35%,西部最低41.09%。特别是西部的农村女教师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个百分点,与城市女教师比例52.18%相比,更是低将近19个百分点,这种教师队伍中的性别失调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另外,从区域来看,女性比例东部最高,为38.58%,中部次之,为34.32%,西部最低30.14%。从城乡来看,城市最高43.46%,县镇次之22.36%,农村最低,仅为14.68%。西部地区农村只占11.31%。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二、原因分析
1.领导认识不到位。有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致使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外,有些教育部门领导的指导思想、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也是导致职业高中师资队伍不稳定、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原因。
2.学历达标率低。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这次事件在我国后来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诸多后遗症,使我国的教师队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体学历偏低。二是由于有关部门在教师队伍的把关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个别机构即使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也由于一些人为因素使得一部分不符合教师资格的人员混入教师队伍。三是由于职业教师待遇低、地位低,只有考分低的高、初中毕业生才报考大中专师范院校,他们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国职业教师的低待遇、低地位与师范院校生源的低素质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一方面使我国职业高中师资队伍先天不足,另一方面难以留住现有人才,难以吸引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这些都是造成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达标率低的原因。
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从横向上来说,主要是指城乡间、地区间的不合理;从纵向上来说,又是指教师学科、年龄、职称以及性别等结构上的不合理。笔者认为,这种不合理主要是由地区间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总体来看,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于县镇,而县镇的发展水平又高于农村。在教师队伍上,也明显呈现出城市教师队伍比县镇教师队伍合理,县镇教师队伍比农村教师队伍合理的趋势。就中、东、西部而言,也是中部、东部情况明显好于西部。其次,各地区主管部门由于自身观念、本地区的现状等因素的影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看法和重视程度也不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大不相同,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三、对策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及《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到2010年,在校生数要达到2100万人左右。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跨世纪标准。到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按师生比1∶20推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应达到100万人左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平均应达到80%左右,“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60%;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达到60%;在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应不少于50%。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是深化认识,加大投入,拓宽培养渠道,健全培训体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进一步加强对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职教,取决于一流的职教师资。教师是传递人类文明的使者,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工程师,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职教改革与发展,提高职教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职教跨世纪目标的最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深化对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2.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工作。根据《教师法》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抓紧学历补偿教育。对年龄在45岁以下,学历未达标的教师,要规定在3-5年内通过专科升本科、自学考试等形式,实现学历达标。各地在成人高校专科升本科的招生计划中,每年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职教师资。在职教师资专科升本科中,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建立职教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和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以加快中等职教师资学历达标进程。
3.完善教师任职制度。主要按《教师法》规定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聘任制度和制定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系列。这里不再赘述。
4.重点扶持偏远、落后地区。县镇、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镇、农村的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是制约高中教师学历不达标的重要因素,中央及各地政府亟需完善各种相关政策,严把新聘教师学历关,提高教师学历教育的培训工作。这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来扶持西部地区,成效明显。笔者建议应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尽快改变西部和一些偏远、落后的县镇、农村的现状,只有这些地区的整体情况好转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教师队伍不平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