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论文_叶华建

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论文_叶华建

叶华建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薄弱的现象,提出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方式等完善社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社会实践 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而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奉献社会、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渠道。长期以来,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这已成为影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如何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从而探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的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学生人数多,指导教师少,经费又不足,又涉及到时间、地点、交通等繁杂的事项,因此难以统一组织大规模的实践小组。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少数有组织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主导、以大多数学生寒暑期返乡自主社会调查为主体的社会调查模式。这种实践教学多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因为这种模式常常是在每年放寒暑假前几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一些选定的调查题目及相关要求布置下去,学生利用寒暑假做社会调查,按要求写出调查报告,开学后将报告交给任课教师。但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大多从网络、报刊和杂志拼凑或“克隆”而来,作假现象非常严重,学生难以在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获得锻炼和提高。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一)学校社会有关组织的协同性有待加强

当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十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问题,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同时社会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而不能主动、积极地为社会实践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如缺少接收单位与学校的合作,它就只能停留在挂牌和口头协议等表面形式上,从而导致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处于社会边缘的状态。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各级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接受单位的支持配合,以及高校自身的齐抓共管,构建系统而又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下的运行机制和人员经费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创新。

(二)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等保障条件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是束缚社会实践教学开展和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一般是在校外进行,涉及到吃、住、行等方面费用开支,不可能每次搞实践教学活动,都让学生自己解决经费问题。目前很少有学校成立专项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经费,即使少部分学校有这样的经费,数量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尤其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扩招下学生多花费高的需求。由于受到经费的影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还不能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持续不断地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往往只能有选择地在部分学生或部分专业开展,或者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专题讨论,写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社会实践教学形式陈旧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普遍表现为:陈旧单一,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的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常规性的活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具有实效性的活动和方法。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红色旅游和勤工助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但由于目前社会实践的基地不多,又受到资金限制,只有少数优秀学生能参与丰富多彩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而大多数学生只能采用分散自主的社会调查方式。所谓的调查报告,不过是从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东西,找个熟人开一张假证明,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已。这不仅不能使学生受到教育,使他们认识上有所提高,还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而且也容易诱发学生的不满情绪。

(四)社会实践教学评价方式不够合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评价方式落后,缺乏激励性,形式主义严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稳定的、一贯的、学校和学生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一些老师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只是简单地评阅打个分数了事,无法激发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这种单一老套的评价方法,缺乏激励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使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充分展现。

(五)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

高校各个专业一般都建有本专业的实践基地,校团委也有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德育实践基地,但往往缺乏正式挂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各高校在开展基地建设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各种困难。如有的单位不愿意接纳搞社会实践教学的师生;有的地方对社会实践教学的师生要收取很高的费用;有的企业甚至直接拒绝参观考察。如果社区、企事业单位常年不断地接待为数众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其自身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所以不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教学,即使愿意接受的企事业单位能提供的社会实践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就是接待单位也提出,参观考察的人数在20人左右为宜,这样双方能进行互动式交流。教学资源短缺这个长期的问题难以得到全面的改观。种种原因,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很难有效地建立起来。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合作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次要搞社会实践教学都要临时落实单位、商讨费用等等,费时费力不说,还挫伤了教师组织社会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

学校应成立建立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领导机构,即以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由学校的教务、宣传、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制定好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还要制定相关社会实践教学的管理文件,包括社会实践时间、教师的职责、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划拨以及后勤保障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作出统一的部署与安排,并负责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审核学分、总结表彰,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基金

经费是搞好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由于实践课的教学形式特殊,牵涉到教师工作量、教师教学经费补贴、学生交通、社会调查各项费用、社会实践基地以及指导人员的适当报酬等等,必须有相当大的经费投入,才能使实践教学正常运行。因此,学校应投入稳定的专项经费,设立专项账户,由学校实践领导小组统一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按参加实践课的学生人数下拨经费,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

1.社会调查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会遇到经费不足和缺少相对固定的实践场所,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我们可以结合课程中内容,以“新农村建设”和“家乡变化”为主题进行调研,让每个学生或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写出调研报告并组织大家交流,用照片、文字做成课件记录下社会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深化理论渗透的效果。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活动既包括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地参加生产劳动,也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地方、社区、农村和企业服务。还可以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如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环保宣传、节约宣传等志愿者行动。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参观考察

通过组织学生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和单位学习参观,如在改革开放成就突出的地区、有特色的城市社区、有影响的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等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厂矿、商店、市场等场所去参观、走访、调查。也需带领学生到贫穷地区或革命老区参观考察,帮助学生了解国情,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访问先进典型人物

组织学生访问先进典型人物尤其是基层先进典型人物,请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英雄等给学生做报告,让学生听他们讲是怎样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是如何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受到现实生动的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理想与道德教育,增强学生在基层平凡岗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决心。

5.红色之旅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殊优势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说服力与感染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首先,“走出去”,让大学生走进红色文化现场,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教师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如革命纪念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碑、领袖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参观,使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可利用福建省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每学期组织学生参观马尾船政文化、福建历史博物馆及林则徐故居等社会活动,感悟革命传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引进来”,聘请红色文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也可邀请老红军、老干部、老党员到学校作革命传统报告,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四)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建立合理、客观、系统的教学考核方式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社会实践的评价应当建立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二者综合统一的基础上,考核成绩既要看实践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及水平高低,又要参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因此评价内容应包括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等,评价方式注重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即要考核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增长、能力发展、素质提高、社会贡献等现实表现,也考核学生撰写的活动心得体会、社会调查报告和活动总结等实践成果,以此调动学生参加课程社会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集中性的社会实践一般有专人负责带队,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综合统一性难度不大,难度最大的是如何对大量无人监管的个体自主调查项目的考核问题。为加强过程考核,教师应要求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专门一部分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结,其中明确所调查的具体乡村、城镇、社区、工厂或学校的名称、地址,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在调查地点的留影,调查人与被调查者的合影等资料,并尽量索要《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以便于事后抽查。

为鼓励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体以及组织,可评出“优秀组织奖”、“优秀实践团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先进个人奖”和“优秀调研报告奖”等一系列奖项,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于优秀的研究成果,可按年度编印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或制成光盘保存,也可推荐到校报或正式出版刊物发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负责部门还应与各系、学院团委、教务处、就业处紧密配合,将学生实践活动成绩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推优入党和毕业分配的重要依据。这些激励措施,会转化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其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五)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能够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就必须建立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和特点及当地教育资源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力争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建有几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一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践教学基地,如历史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教育基地、道德与法制实践基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基地、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基地等。

二是选择具有比较性的典型实践教学基地,如建立农村社会调查基地,既要选择经济发达、农民生活比较富裕的乡村,又要选择经济不发达、农民生活相对贫困的乡村。同样,建立企业社会调查基地,既要选择公有和非公有大中型企业,又要选择公有和非公有小型企业等。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重在实践,贵在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和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整合教学资源,革新教学形式,寻求其中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突破。

论文作者:叶华建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关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论文_叶华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