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永拓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造价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成本开展审计工作,避免建筑行业中潜在因素的出现,进而加大审计风险,对工程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对审计风险特点的阐述,提出应对审计风险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对策研究
一、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分类
1.施工方和建筑方的利益存在一定冲突的风险
建设方想要降低其建设成本是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过程中必然选择,在对工程进展进行介绍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双方对相关合同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上会存在分歧。
2.外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中调存在风险
外部协调所涉及到的组织是行业相关主管部门,大致内容是对有关行业,单位和部门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现在很多工程造价咨询部门都是依附在一些较大的主管部门旗下的,但相互不存在影响和干扰。如果对两项工程制定的标准不同,那么建设双方一定会产生非议。在造价审计中如果还存在行贿受贿的行为那整个单位甚至整个企业的声誉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3.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审计风险
部分单位制定比较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内控制度,就算如此,也不会严格按照这项制度去执行。其中有很多原因,如相关管理人员没有进到其本职工作敷衍较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效。
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特点
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根据现代化的审计工作的特点,对工程造价实施抽样调查的审计方法,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可能会与整个总体出现某些误差,然而这种误差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但不可消除。因此,在抽样审计工程造价工作中,如若根据样本对整体进行判断,则会对审计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既是审计工作人员在错误的数据上进行审计结果总结,造成审计风险的出现。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也会对审计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从而引发审计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点。对此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审计人员实施继续教育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高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意识,避免审计风险的出现,减少由审计风险造成的成本损失。
2.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检测出审计风险的出现则是在审计结论与工程预期结果产生误差之后,但这种审计风险的出现是由众多因素导致的,在每一个审计环节中都有可能受到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设计风险的出现,因此,在实际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审计方法,减少审计风险出现的概率。根据长时间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来看,影响审计风险因素的出现有:工程项目施工制度的不健全;在进行工程结算时出现丢字、漏字的现象;对工程项目的评价质量不公正,未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工程建筑项目的资金流动相较大、较多,工作人员未进行详细记录。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特点,因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对工程造价审计结果造成误差。
3.审计风险的潜在性
每个审计人员应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受到法律的约束,对自身审计工作结果无任何可承担的责任,从而不会造成审计风险的出现。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潜在性特点。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未按照实际情况开展审计工作,但未对工程造价结算造成影响,虽然这种审计风险是潜在性的,审计人员也需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负有首要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审计风险的出现是在工程造价审计结算结果后出现的,施工单位如果不对审计风险进行验证,审计风险的责任及所产生的损失不会成为现实。因此,审计风险属于一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对审计人员的工作具有相应的责任,还会对审计人员构成一种显化过程,该过程的长短由审计风险的具体内容、审计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环境、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所判断。
4.审计风险的偶然性
由于审计风险是由各种因素以及审计人员主观意识所导致的,不是审计人员故意而为之,审计人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审计风险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审计风险具有偶然性特点,如果审计人员想要减少审计风险产生的概率,就会加大对审计工作的审查力度,全面、仔细的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从而才会促使国家颁布的审计风险控制制度更有意义。如果审计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因个人原因徇私枉法造成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从而引发审计风险的出现,这时,审计人员不单单对审计风险负首要责任,因审计因自身的原因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对此未进行控制,因此,审计还会受到职业道德素质的谴责,甚至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三、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内审工作
工程造价审计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内部审计规范管理工作,其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相关单位需要重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配置不仅具有丰富的造价管理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场施工经验专业的人员以及专门的机构,并对其工作成果质量进行审核,努力改善工程造价审计机构所面临的环境,以此来提高工程的审计质量。
2.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工程量审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学科,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建立一只专业素养高、技能水平强、业务素质佳的工程造价审计队伍,它是能够保障工作站审计质量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工程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合理规避职业道德风险,同时由于工程造价审计涉及到技术、经济、法律管理多方面的内容,因此相关单位需要重点培训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抓好业务培训工作;相关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努力学习新的施工工艺,新的工程造价规范,加强自身学习工作。
3.采用高效的审计手段
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全过程,因此,分散点比较多,需要加强重点。特别是要将设计作为整个工程的要点,注重技术经济分析,达到工程造价合理利用的目的。审计人员要主动对投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人士的作用,影响投资决策以及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必须利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辅助自身对工程项目进行审计。
4.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
健全的内部运行机制是防范公开审计风险的基础,也是提高工程造价审计最为关键性的内容。审计过程一定要注重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结合新的施工工艺以及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对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同时需要注意建立新的制度与政策,比如说,需要建立健全全面汇报审计情况制度,对于审计问题采用集体协商的方法,也可以对建设承包方所提供的资料采用承诺制度,如果造价超出一定范围,将对施工单位采取处罚措施;需要完善工程项目经济签证以及现场签证审核制度,加强审计质量的管理,加强工程项目审计质量监察力度。
结语
在今后的国内建设工程造价及审计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的建设,还取药建设工程审计从业人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建设工程专业知识,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及时总结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审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建设工程造价愈趋合理。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117-118.
[2]曹立军.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创业家,2014,4:36.
[3]潘杨.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2095-2104.
论文作者:张锟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风险论文; 审计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误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