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建秸秆生物反应器标准化应用技术_秸秆论文

内建秸秆生物反应器标准化应用技术_秸秆论文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标准化应用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应堆论文,秸秆论文,应用技术论文,生物论文,内置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报人的话: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大坝高科技园区推广应用以来农户种植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本版专门分次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供广大农户参考。

链接

秸秆生物反应堆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无公害。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特点: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有机栽培技术表现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

秸秆生物反应堆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三种。内置反应堆又分: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穴中内置式,和追施内置式四种。

一、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各种物料的标准用量

1.秸秆用量及辅料:行下内置式和行内内置式:每亩一次用秸秆粉3000~4000公斤、麦麸120~160公斤、饼肥150公斤;穴中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秸秆粉400~500公斤、麦麸80~100公斤、饼肥60~75公斤;追施内置式:每亩一次用秸秆粉800~1000公斤、麦麸80~100公斤、饼肥120~150公斤

2.菌种用量:行下和行内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6~8公斤;穴中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4~5公斤;追施内置式:每亩一次用量4~5公斤。

3.草食动物(牛、马、羊等)粪便用量:只有行下与行间内置式,每亩一般用量3~4立方。

4.注意事项:种植蔬菜水果和豆科植物必须杜绝使用鸡、猪、人、鸭等非草食动物粪便,化肥作底肥。

二、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做法

1.温室大拱棚蔬菜行下内置:在定植或播种前,在种植行下开挖一条宽60~80厘米,深15~20厘米,长度与行长相等的沟,在沟内铺放秸秆(玉米秸、麦秸等)。厚度25~30厘米,铺放办法:一般底部放整齐秸秆(如玉米秸、棉柴等)上部放碎软秸秆(如麦秸、玉米皮、稻草、食用菌下脚料、杂草、树叶等),并使秸秆连沟的两头露出10厘米长,以便覆土浇水进入氧气。如果没有碎秸秆也可全用整秸秆。接着按每沟菌种用量均匀撒放秸秆上,用铁锨拍振一遍后将两边开沟的土壤分别覆于秸秆上,覆土厚度根据作物季节不同一般为17~20厘米,然后紧靠内置式反应堆一边开一条宽20~30厘米,深25~30厘米的浇水沟。将所挖土壤分放于大行和反应堆上并摊平。内置式反应堆做完后进行浇水,水量以湿透秸秆为准,浇水后3~4天内不管是定植式、播种式必须进行打孔通氧,打孔方法:顺反应堆方向以30厘米一行、20厘米一个,用12号钢筋打孔,孔深以穿透秸秆为宜。

2.温室拱棚蔬菜行间内置式:在定植式播种前后在大行中开沟起土,一般宽100~120厘米、深15~20厘米,铺放秸秆30厘米厚,沟两头露出秸秆10厘米踏实找平,撒放菌种,用锨拍振,回填土壤打孔等,方法同行下内置式。于行下内置式不同之处就是大行做堆,小行浇水,不直接从大行中浇水,主要靠小行水渗透湿润秸秆,增加反应堆中的透气性以免大行浇水过多使反应堆缺氧导致菌种失活及棚内湿度增加而使作物得病。

3.穴中内置式:将秸秆粉碎按一定比例加入菌种和水,掺匀堆积升温到60℃时开堆放热放入定植穴中加土栽苗浇水覆土打孔。具体做法:定植前10天左右,按1公斤菌种兑20公斤麦麸、15公斤饼肥、100公斤秸秆粉加水260公斤,充分混合拌匀。堆积成宽80厘米,高50厘米的长形堆,堆上按30厘米见方打孔,孔径5厘米,孔深到底,打孔后上部盖膜下部用砖支撑膜透气,促使发酵升温至60℃时进行翻堆,使里外原料掺匀再堆积升温至60℃时即可开堆使用。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的株距挖穴,一般穴深20~25厘米,穴径25~30厘米,每穴填入湿反应料0.7~1.0公斤,砸窝填土10厘米厚。放苗浇一碗水覆土隔1~2天打孔3~4个即可。对于小株距的作物品种按行开沟,沟宽15~20厘米沟深20~25厘米,沟底铺放5~6根玉米秸秆,两头露出10厘米,将湿反应料按每株0.5~0.7公斤顺沟放入秸秆上,填土5~6厘米,放苗、浇水、覆土时隔两天在两棵定植苗之间用12号钢筋各打两个孔,孔深以穿透秸秆为宜。以上两种方法盖地膜均要在定植15天后进行。

4.追施内置式即灵活内置式:可随时补充在作物生长的苗期、开花、结果期和结果后期,作物对二氧化碳、热量、生物防治、有机和无机营养的需求,可以采取开穴或开小沟的办法操作类同于穴中内置式,是将秸秆粉碎小颗粒再按1公斤兑20公斤麦麸、30公斤饼肥、200公斤秸秆粉加水360公斤充分混合拌匀后,堆积成宽80厘米,高60厘米的长形堆。堆面用5厘米直径的木棍,每平方米打6~8个孔,盖膜升温至60℃时翻堆盖膜升温至60℃时标志即开堆使用。反应料已处理好,用法是在离开植株15~20厘米之内开穴或开沟。一般穴、沟宽20~30厘米、深15~20厘米向穴或沟中浇水待水渗入土中后,将反应料填满穴,沟盖土打孔即可。此种方式简便灵活,秸秆利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作物生长的任何时期保护地和大田均能使用。

联系电话:0931-8156458

标签:;  

内建秸秆生物反应器标准化应用技术_秸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