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正处在关键发展期,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够推动生生互动,增进情感交流。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该从基础抓起,激发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遵循个体差异,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能力 培养路径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合作交流,进而推动全体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合作学习方式是辅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提升个人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合作学习在数学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每种学习方法的应用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学的学习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锻炼的过程。数学学习好的人主观能动上更加胜人一筹,而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存在着问题,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与技能,教师缺乏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和指导,导致合作学习的展开困难重重,最后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生动合作情境,激发合作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通常占课堂主体地位,以引导教授为主,以统一的思想和形式进行知识传授。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学根本任务之一。比如:教师在教学中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轻松的课前音乐,创建合作讨论小组,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营造一个公平、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某一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合作讨论,引导学生通过生生讨论逐渐转化成合作学习模式。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意见表示赞许,并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解剖问题本质,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团结写作不仅是一种学习精神,更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合作意识应该从小培养。在生活中鼓励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激励全员参与,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表现。合作学习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和他人共同学习,遇到困难向老师请教或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激发思维发散,集中不同个性化思维完善思维解读,通过不同思路方法共同解决问题,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
3.借助课堂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是探究的主线,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的实例,或者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知识的载体,引导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将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路进行交流,进而推理出多个问题答案。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问题解答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在面对困难时,或者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时学会求助他人,或者通过交流拓展思路,找寻答案。
4.遵循个体注重实践,发展创新探究思维。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性,如果以单一的问题情境或者单向的探究思路就会局限学生的探究思维。
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个体差异性,创设多层次的问题情境,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层的解决方法。
比如:小明和小东去某景区游玩,约好在3景点碰面,上午7点时小明就乘电动汽车从6景点出发,沿着景区公路去目的地3景点,车速为36km/h,而小东从上午7点从5景点出发,自行骑电动自行车去目的地3景点,车速为26km/h。问题为当小明遇到小东时,他们是否已经走过了4景点。面对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思路有不确定感。
但是通过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分析则较容易揭开谜题找出答案。
第一种是以应用题思路进行合作学习,借助算术或者方程式进行解决。
第二种则是利用变量、函数知识解决问题,将遇到的时间地点看作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两个变量的设法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产生多种形式,这也就体现了思维多元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路进行交流,意见相投致力于统一思路的学生自然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所以,遵循个体差异创设层次性问题,强化实践练习,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结语:合作小组的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评价应该注重合理性,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方面,也应注重学生思路的多元性,创设层次性的问题情境,引导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个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进而拓展思维活性,培养创新性、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思维理念,最终推动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银颖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6,(33):203-204。
[2]聂军香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能力[J].学周刊,2013,(18):153。
论文作者:郭杨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思维论文; 思路论文; 景点论文; 情境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