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能力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英语教师论文,能力论文,结构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能力对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却是仁者见仁、众说纷纭。英语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对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需要的能力结构。本文试图构建现代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以期为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相应的基本框架。
一、英语教师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人心理特征。人们谈论能力的时候总是把它和活动联系起来,能力实际上就是个体从事活动的能力。具有某些能力就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能力的强弱决定活动效率的高低,所以能力是顺利完成相应活动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将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从事一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为了顺利地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的综合。
对英语教师能力的研究与有关主体能力这一概念的认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忽视其认识论背景将给英语教师能力的深入研究带来实质性的问题和困难。马克思在多种联系中全方位地考察和揭示了人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而又潜在于主体内部,并在主体和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的能动的力量,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因此,要考察英语教师的能力,首先要把对英语教师能力的研究纳入到对英语教师主体社会存在本质的考察中,揭示出英语教师的主体能力是作为社会存在的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够实现、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这种主体能力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发挥都离不开社会历史条件,离不开人类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其次,要把对英语教师能力的研究纳入到对英语教师主体和英语教学客体的对象性关系的考察之中,英语教师的主体能力是这种主体和客体对象性关系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英语教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不可能把握英语教学客体。再次,英语教师的主体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实践能力是指英语教师所具有的能动改造、从事英语教学的才能,如英语教师教学工具运用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授课能力等。认识能力指英语教师所具有的能动地反映英语教学的能力,包括对英语教学的反映能力、评价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其具体形式如:感觉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等等。英语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认识能力在观念层面上反映和把握着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
基于上述认识,英语教师的能力是英语教师在英语教育领域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教师针对英语教学各要素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英语教师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它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多种能力整合而成的能力体系,是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效则与其是否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以及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挥有着直接联系。
二、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是指能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从功能上看,它是各种符合某方面社会和专业需要的特殊能力的组合。能力结构是有机联系的能力系统,能力只有在合理的结构中才能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功能。
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问题,国外还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一项教师能力的研究,提出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1)度量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2)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教学演作的能力;(4)承担行政职责的能力; (5)沟通能力;(6)发展个人技巧;(7)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日本学者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具备如下能力:(1)具备基于全球化视野并付诸行动的素质能力(如妥善地理解地球、国家、人类等,富有人性;生活在国际化社会必要的基本素质能力); (2)具备适应时代变化社会人所必需的素质能力 (如与解决课题有关的能力等;与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为适应社会变化的知识与技能);(3)具备教师职务必然要求的素质能力(如对理想的青少年和幼儿教育的妥善理解;对教职的执着、自豪、一体感;具备学科指导、学生指导等的知识和技能及态度)。前苏联的涅德巴耶娃提出教师应具有 12种能力:(1)对儿童要有情感;(2)能根据儿童的年龄,条理清楚、明白易懂地给儿童传授知识; (3)语言表达能力;(4)观察力;(5)感召力; (6)交际能力;(7)组织能力;(8)忍耐力和自制力;(9)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10)业务能力;(11)教学的想象力;(12)善于分配自己的精力。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教师能力结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如有人认为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1)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 (2)信息的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4)接受信息的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思维条理性、逻辑性;(2)口头表达能力;(3)组织教学能力。还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2)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3)自我完善能力;(4)自学能力(扩展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第四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认识能力 (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2)设计能力; (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4)组织能力;(5)交往能力。第五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基础能力 (心理教育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2)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3)扩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研能力、媒体整合能力);(4)创新能力。以上关于教师能力结构的观点,各自的出发点和划分标准都不尽相同。有的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有的从教师能力的特殊性出发,它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于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国内外还有许多学者多从素质和素养的角度加以了研究。如 Parrot(1993)认为语言教师的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1)思想品德与道德情操(ethic devotion);(2)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ies);(3)个性特征(personal style)。章兼中教授(1997)在论及外语教师的素养时,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外语教师,主要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养: (1)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素养;(2)专业、文化知识素养;(3)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能力。陈冠英教授(2000)认为外语教师的专门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1)外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2)外语教师应必须了解相应的外语学习理论;(3)外语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4)外语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的意识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英语教师的专门素质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1)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2)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3)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性格; (4)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知识;(5)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6)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然而素质或素养本质并不是能力,只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素质最终要内化为以能力为核心的个体素质而表现出来,况且上述对英语教师专门素质的探讨比较宏观,不是非常具体,没有能够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新课程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构建适应新课程顺利实施所必需的英语教师能力结构。
三、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能力结构的构建
随着英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师被赋予了新的角色,自然应该具备相应的新的能力结构,以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结合前文的讨论,在构建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之前有如下一些问题必须明确:首先,教师的能力结构中所讲的“能力”,狭义的理解,就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从事教书育人活动,作为其业务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其知识结构外还应有的一些本领。本文所探讨的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是以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知识素养为前提的。我国著名学者李秉德教授(1998)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就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而言,离不开英语语言知识(包括使用英语的能力)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如Parrot所说的“职业素质”实际上包括了知识素养与能力素质两个方面。其中知识素养包含英语语言知识、语用知识、文化意识、哲学、英语教育语言学、英语教学心理学、英语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其次,在谈到所应具有的能力时,英语教师与任何其它学科教师一样首先是个教师,他必须具备一个普通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他又是一个语言教师,人类语言的特殊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使得他的工作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外语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外国语言,他必须具备更多的与外语教学有关的特殊能力。再次,英语教师职业活动是由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具体活动构成的,每种活动都对应特定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的能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种综合体,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动态结构。最后,各能力成分的确定应当满足成分因素的相对完整性(即能力结构中应包括所有的教师能力成分)、独立性(尽量缩小能力因素外延相交的公共部分)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如下关于英语教师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架。
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
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与团
基础能力 结合作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学检
查评价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语言技能与综合运用能力;跨文化交
际能力
英语教学能力英语教学设计能力;英语教学实施能力;
英语教学监控能力;英语教学反思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上表中所列基础能力是英语教师作为普通教师完成一般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是英语教师在完成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其职业特点的专业能力,也是上文提到的特殊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英语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需求,是英语教师能力的较高层次。
(一)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中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和分析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它始终贯穿于教师的职业活动之中,标志着一个英语教师能力起点的高度。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具有用英语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创立一种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的交际性、意义性和趣味性所在,巩固和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给学生施以个体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英语教师还需要与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和同事建立和谐一致的交往关系,具有团结合作精神,这也是英语新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网络时代,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英语教师作为专业教师应该掌握CAI技术,具备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能力,并善于从网上下载语言资料,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网络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学检查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判定教师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补救或改进教学工作的能力。英语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更科学,要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现代英语教师应该具有设定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能力、收集评价资料的能力、选择和运用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的能力、分析或解释评价资料与结果的能力以及反馈矫正的能力等。终身学习能力是指英语教师能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便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终身学习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英语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二)英语语言能力
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素养外,还必须掌握娴熟的语言实践能力。英语教师的工作特点是“言传身教”、其语言能力的作用渗透在语言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必备的能力。教师要能判断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标准,话语是否正确、得体、以便对学生的语音、语调错误予以纠正。“说”是教师组织教学、课堂讲授、与学生交流等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语言具有示范性,因此必须清晰、准确、流利、地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纯正的口头表达能力。“读”是教师博览群书、了解英语教学最新发展动态、精选最佳教学内容的必要手段。阅读能力强的教师能够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语言,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英语阅读。“写”是英语教师从事课堂教学、撰写教案、进行科学研究必备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很强的“写”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得体、流畅、准确地表达思想。“译”是教师用其母语再现外语的能力。英语教师翻译能力的强弱,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英语学习中,由于汉语和英语所蕴含的各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外语界前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只有这样,英语教师才能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系统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对比,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识别能力,使他们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准确、流利、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三)英语教学能力
英语教学活动中,决定教师在其中的地位、作用的核心因素就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教学设计能力
英语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英语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英语课程标准的能力;掌握教材依据的能力;英语教材处理能力;英语教学过程和媒体、策略的设计能力;撰写教案及其提纲的能力等。
(2)英语教学实施能力
英语教学实施能力是为实现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而灵活有效地组织实施英语教学的能力。从宏观上讲,这种能力包括实施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保持课程计划、整体教学计划和具体教学计划一致性的能力;实施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等。从微观上讲,它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如询问方法、交谈方法、母语和英语的使用策略、学生话语失误处理策略、课堂交际英语的系统掌握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教具的有效使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板书及简笔画的使用、形体和课堂表演技能等);互动能力(如师生间互动模式的养成、互动模式的转换与变化、真实交际中的互动技术等)。
(3)英语教学监控能力
英语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英语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英语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英语教学管理能力,英语学习策略指导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积极情感发展能力,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能力等。
(4)英语教学反思能力
英语教学所思能力是指英语教师对所选教学目标的适用性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的教学策略作出判断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英语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是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专业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是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者,更应该是集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这是时代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英语教师要善于从教育教学理论中汲取知识来指导自身的英语教学实践,同时也需要把英语教学实践中好的经验、体会归纳总结,并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将其升华为指导后续英语教学活动的理论。
英语教育对象的多变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造品质、创造才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来培养。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这种创新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等。创新能力是英语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动力。英语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书匠”的形象,树立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融合到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