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版政治教材,必须强化“四个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好论文,新版论文,意识论文,教材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002—5308(1999)06 —0004—03
98新版高中政治教材在全国的同时使用,既为思想政治课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与教师的广泛交流,我们发现老师们较为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自身的思想认识与使用好新教材的关系,思想认识总体上仍滞后于新教材的建设和内在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此为切入点,重视解决认识上的滞后现象,确立并强化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四个意识”,才能有效地用好政治新教材。
一、必须强化贯彻国家意志的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课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一门课程。在新版的政治教材中,它虽涉及了人类共同存在、普遍关注的许多问题,如人类共同的道德行为,生存权益和国际政治、经济等内容,但教材立足的是“我国”,着力的是“特色”。阐述更多的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制度,论证更广的是我国的国家现状和国家权益,概述更全的是我国的国家“特色”和国家“观念”……。总之,“国家意志”体现贯穿于教材始终,这是不争的事实。
要把体现在教材中的这种“国家意志”最终转变成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转变成下一代的共识,进而成为受教育者当前和今后的自觉行动,绝非易事。需长期的努力,但首要的是政治教师要在思想上十分清晰地确立起贯彻“国家意志”的责任意识,把政治课教学上升到贯彻“国家意志”的高度去认识,把教学过程作为落实“国家意志”的同一过程去对待,这样才能有思想上的高目标和教学上的“动力源”。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绝非空洞的“教化”,也并非只是国家的需要,它同时也是青年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不是说青年学生要有理想吗?怎样确立?这就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学习,重视社会政治、经济运行规律内容的理解,重视事物发展的原因、趋势的分析,从中吸取“养份”,使其理想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不是说青年学生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吗?为何要爱?怎样去爱?这就要从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学习中,从历史的演变和现实的发展中得出结论,使朴素的感情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不是说青年学生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吗?怎样提高?这就要从政治理论的学习中,明确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增强国家、民族、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
诸如此类的东西,就是上面提到的“国家意志”在我们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同青年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只有把体现在教材中的“国家意志”植根于学生的“心田”中,才能达到知识落实、能力发展、觉悟提高的“交相辉映”。
二、必须采用据理选例,藉例悟理的方法,强化理与例的结合意识
新版的政治教材的一大特点是突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强化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门课程主要的常用的教学方法往往与这门课程有关的科学研究方法相联系。因此,遵循教材的思路进行的政治课教学,也必须坚持据理选例,藉例悟理的方法,始终做到“理与例”的结合。否则,难免会“穿新鞋走老路”,落入“俗套”,违背教材的初衷。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理”与“例”的有机结合,求得“珠联璧合”之效呢?
第一,讲透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说服人,教育人,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源之一就在于理论本身的彻底性。高中思想政治课传授的虽只是马克思主义的ABC,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哲学、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基本常识。但仍闪烁着“彻底”之光芒,浅显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明了中包含了不凡的真理。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浅显明了的理论仍不失“抽象”之特点,如:理论要义尚待“消化”,知识内容尚待展现,内在联系尚待揭示,多重关系尚待整合……。这一切的一切,均需要政治教师去讲授,去“点拨”,只有“揭其精”、“析其理”,“点”得彻底,“拨”得透彻,理论本身的“彻底性”才会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反之,如果只有理论本身的“彻底性”,而无教师点拨的“彻底性”和学生领会的“彻底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在学生的心目中失去应有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战斗力。
第二,精选例证。例证对于学习理论、突破难点、理解重点、揭示联系有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联系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以及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实际的事例,效果更佳。因为它源于实际,来自现实,充满了浓厚的时代和生活气息,形象具体、浅显生动、易于理解、便于接受。但选例难,精选更难。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范畴、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一方面它源于生活,另一方面又高于生活,是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因此不是抓住了现实中发生的任何事例,都能用来论证理论的。更何况,生活中的事例是具体的、个别的、千姿百态的,各有其特点。要用个别的、具体的事例去说明一般的、普遍的、抽象的理论确非易事,两者的结合往往不是勉强的,就是欠严密,给人以生硬的强加之感。因此必须“沙里淘金”,对事例精心“鉴别”,对材料仔细“筛删”,从中精选出能论证理论、揭示联系的“矶珠”。如随手拈来,不加选择,就有可能导致例证的庸俗化,有损理论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第三,重视结合。使用例证、材料,必须和概念、原理、观点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围绕概念的含义、理论的内容,层层剖析,步步引入,才能达到举例之目的。离开了概念、理论来“发挥”,则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使理论失去本身的光彩,使课堂失去“真正的生活”。
三、强化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服务意识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有待于学生自身的努力,须知,“书是学生读的”。因此在课堂上,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读书”的主体作用。无主体作用的发挥,便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主动人就会变成被动人。但遗憾的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教材常常有意无意地成了课堂活动的中心,学生成了教学的“附庸”。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练”,“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绝非个别现象。“活生生”的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跑“龙套”的极不起眼的“群众演员”,而成绩不佳的学生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思”和“想”的过程被忽略,教师“启”和“引”的功能被淡化,从而导致了教师“死教书,越教越死”、学生“读死书,越读越死”的“双死”局面。如不改变,政治新教材中的“活力”就难免会被“扼杀”,其结果也将可想而知。
要改变这种状况,第一是要让“位”于人,即把课堂“主角”的位置让还给学生,同时把“主人”的权利和义务也真正交付给学生,教师退居“幕后”当好“导演”,做好“指导”工作。第二是讲究方法,即教师在“指导”时,一方面要尽快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角色”,唤醒和激励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另一方面,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身心的投入,注意教学艺术,以情感人,以“理”激人,把课堂教学逐渐推向“高潮”。同时教师要时时顾及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思路”,使学生学习的情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集中专注、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之中,进而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的愉悦。
四、必须注重教师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强化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意识
政治新教材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适应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要用好“变化”了的新教材,就教师本身而言,还要确立教育“转轨”意识,跳出“应试”的怪圈,不要津津乐道于教师“勤”与“苦”,而要以教师“能”和“才”换取学生“乐”与“甜”。须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觉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文明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这些“做人”所必需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都不是靠“应试教育”所能培养出来的。如果政治课教学把学生引入只为“应试”而学的歧途,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不可能塑造出新一代高尚的“灵魂”。
政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政治教师面临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而要不负“重托”,在“转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就必须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教师现代化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教风师风的现代化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师的思想观念不“现代化”,不能和教材的变化同步发展,仍停留在为“考”而教的低层次上,“素质教育”的意识就难以真正确立,“国家意志”的责任意识也会被淡化,实践中就不可能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运用,也不可能有学生主体性原理的落实;知识结构不“现代化”,单一狭窄,不增加“科技”含量,不引进时代的“活水”,适应不了新教材的变化,就难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协调,学生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高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师的教风不“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教学与“转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新教材的教学就难有作为,素质教育就会举步维艰;教学方法不“现代化”,仍处于“刀耕火种”、陈旧呆板的“原始”状态,课堂教学就会“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就会半途“腰折”,难达新教材教学之目的。
总之,只有确立并强化上述四个意识,才能解决“为什么而教”,“怎么教”和“怎样才能教好”的现实问题,从而使新教材的教学进入有序、高速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