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的意义论文

新媒体对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的意义论文

新媒体对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的意义

郭 敏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900)

[摘 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促进高职院校树立大语文理念的形成。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学习外延,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学习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进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与此同时,媒新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教师应当学会趋利避害,更好地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意义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以及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兴起,推动了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它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基础之上[2]的一种数字技术。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互联网媒体包括各种网站、报纸、电视机等;手机媒体包括微信、微博,还有一些视频软件等[3]。如果把这些新媒体运用到大学语文中,不仅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的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增强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新媒体对促进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根据项目实施的难点、课程目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及课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组织专题研讨。研讨方式可以是随堂讨论,也可以是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小组讨论、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小组通过不断讨论,突出关键点,形成关注问题,激发扩散思维,树立批判意识。

一、新媒体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老师通常都是以单一讲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把所有的内容都教给学生,固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知识吸收率不高,课堂参与度也不高。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都已经走进了大学教学的课堂,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看这些视频资料以及学习资料。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更快地融入课堂中,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这样,可以为老师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中,还可以增强整个课程的互动性。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利用新媒体给学生进行授课,在线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如云课堂等与学生进行交流[4]。充分发挥新媒体教学的优点。

(二)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融合

之前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都是上课进行授课,下课把作业布置给学生,老师针对学生的作业集中进行检查,而在大语文时代,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各种新媒体媒介,比如微信、QQ等将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发送出去,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起对老师的任务作出反馈。老师在课中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学生不会的问题、难点进行集中、详细的讲解,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在课后,老师也可以发送一些任务让学生做与课堂相关的作业,老师在课后还可以及时地在媒体上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检验一下学生对这一节的掌握程度以及后续的学习规划。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的学习,更加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搭建新媒体教学平台

微信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新媒体平台。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在微信这个平台上发送一些教学内容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5],在微信群上可以通过文档、语音、图片等与学生进行学习与资料的共享。在微信上可以不定时地发布一些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微信群组中进行讨论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上课的主体,他们只注重对信息的输入,而学生更多地处在接受信息这样一个状态,整堂课下来,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少,进行思考的时间也比较少。学生只在课堂上汲取信息,在课堂下写作业,而完全没有其他的学习方式,学习也比较枯燥。而在新媒体技术下,不仅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还可以在手机媒体手段下查找一些其他的学习辅助资料。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学生可以广泛地搜集到不同的资料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通过搜集不同的资料,学生就探索到了不同的知识,进而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以及感受到自己筛选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9]。这样,学生通过信息搜集,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无限探索。进而遇到各类知识进行碰撞的时候,学生还会想出自己的方法,进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大语文时代下以及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达的情况下,创新意识是学生极其需要培养的,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

网络直播现在也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开展线上教学,从而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直播学习能让学生们随时随地了解到这个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掌握得不好的地方以及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多花精力。运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们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不会受到课堂地点等的限制。

二、新媒体对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的意义

(一)树立大语文时代的理念

大语文时代的教学理念,就是“容纳新媒体所开拓的学习空间,兼顾系统的语文学科内容、学生与社会的需求”[7]。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学语文不仅应注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更应该让学生注重对网络上语文知识的汲取,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获取渠道。多通过新兴的互联网获取热点信息和时事新闻,再运用新媒体技术等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不应该让学生只局限于拿着语文课本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大语文时代下,更多的是涉猎多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新时代下融会贯通。多多获取新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知道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开辟学习道路、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才能够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课外的学习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课堂上来,这也就是大语文时代带来的便利。

(二)扩大学生的学习外延

传统的教学中学习语文是十分枯燥的,不仅仅是由于老师上课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外学习也只以看书为主,没有更多的学习方式。而现在由于新媒体的拓展,学习也变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模式,更多的学习软件以及学习资源被运用以及开发出来,学习变得不再单一,也有更多的趣味性可言。在这样的新媒体、新技术的推动下,课堂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媒体的展示以及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交流,都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老师不仅可以在课前,还可以在课中、课后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不仅让学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去,还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进行交流。在这样的信息广泛交流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索的兴趣,进而也会增强学习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经典诵读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诵读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

在之前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只在课堂上输送知识,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培养人才的标准也比较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没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而随着现在互联网以及移动手机等的新媒体的运用,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多媒体,针对自己的需求,了解到更多课堂之外的语文知识,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掌握除了语文课堂上的专业知识之外的非专业知识[8],扩大他们学习的外延。在大语文时代下,语文学习也拥有了无限可能。

妈妈始终不放心让嘉琪一个人去上课、去外地参加比赛,每一次都想跟着“陪练”,但嘉琪却说什么都不同意,“妈妈要开店,如果不守着做生意是赚不到钱的。”来回5个小时的车程,几乎每隔1小时,妈妈就要打来一通电话,有一次碰上嘉琪的手机没电了,妈妈紧张地差一点就报警了。

(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微博平台也是现在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社交平台。在微博上,老师可以通过发布一些信息,如图片、视频,让学生对这一微博进行关注。随时随地地让学生了解到教师发布的新知识。另外,持续更新的微博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有序地学习新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写作等习惯[6]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到新媒体技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马上就拿起手机来查阅这个知识而不进行思考,那么就会产生对思考的惰性。古人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长时间运用新媒体技术,比如说一直用手机进行交流,那么就会让学生的人际沟通技巧逐渐变得生疏。再加上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也会打乱学生的学习时间,不能让学生进行集中的学习,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对学生全身心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Research of setting type roof exhaust pipe dark buried vent technology

当然,对课堂上的教学,老师应该合理的运用这些技术,避免喧宾夺主、让新媒体参与过度[10]。因此,新媒体技术无论是对高校的老师,还是对高校的学生来说,都应该适度运用,发挥其优点。合理的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运用已经走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也走进了大语文时代,新媒体的应用让学生扩大了学习知识的外延,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应该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更多地发挥其在学习上的优点,避免过度使用,给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只有这样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建设大语文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新时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乔婷.社会化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及高校应有引导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19(10):132-133.

[2]张玉.从传播学视角论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J].科技风,2019(15):75.

[3]严瑾,唐婷.大学生新媒体应用行为调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5):13-15.

[4]陈霖.新媒体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影响及策略[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7.

[5]吕红雁.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探析[J].前沿,2013(22):116-117.

[6]李永刚.新媒体对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7]刘认真.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J].采写编,2016(1):231-232.

[8]李萌萌,沈丽娜,郝云峰.语文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J].语文建设,2012(18):49-50.

[9]张婷.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传播,2019(11):180-181.

[10]李菲,柯平,高海涛,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移动舆情传播模式及监管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7(9).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228-02

◎编辑 郑晓燕

标签:;  ;  ;  ;  ;  

新媒体对构建高职院校大语文时代的意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