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咨询的健康教育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教育论文,功能论文,热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0)04-0148-04
心理咨询的诞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阶段,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以解决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不仅要求身体健康,还希望精神愉快,希望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命质量,达到潜能的充分开发。心理咨询正是人类开始普遍重视精神生活的产物。
在人生漫长的历程中,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各自的阶段性特征或“发展课题”。如果某一阶段课题没有完成,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在后一阶段出现前一阶段尚未完成的课题,从而干扰下一阶段发展课题的完成。某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会使个体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反之则会影响社会适应性。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帮助来访者完成人生发展课题。所以说心理咨询即是辅导人生[1](P5)。
热线咨询目前是适应我国现状,符合大众需求的比较普遍的心理咨询方式之一。
热线咨询有它特有的特点:保密、隐蔽、快捷、便利和跨区域性。但作为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受到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追踪了解和连续性指导,因为它不是与来话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因而不能像政工人员那样亲自为求助者具体操作和服务等。它仅仅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对来话者的困惑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帮助,它重在挖掘来话者自身“自助、自救”的潜能。然而,热线咨询作为心理咨询和帮助的手段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来看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适合我国大众需求的一种方式。事实证明,许多心理热线开通以来,赢得了大众的热切关注和欢迎。热线除向来话者提供信息咨询、社会援助等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热线咨询的健康教育功能。
1.热线咨询给来话者提供了一种健康意识和观念 什么是健康,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只要机体上没有疾病,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理健康,没有疾病;二是人格和心理健康;三是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方面不符合标准,都不能说是个健康的人。
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方面促进了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人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形成了多元化倾向,更多地表现在人们开始注重自我,注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的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种种变化,创造、竞争、追求个性化。然而在激烈的竞争和纷杂的人际关系压力下,如何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体进行良好的自我调适,达到身心健康就成了种种矛盾冲突和不协调,使人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的心理应激,由此造成了众多的不适应,乃至各种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热线的设置是为了满足来话者的需要。每一个求助电话都是为了某种需求而来的,不管它是医疗咨询、情感调适,还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人生道路的选择。咨询员的首要任务是其本身应具备和赋予来话者一种健康意识和观念。只有在健康意识的指导下,才能谈到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行动方案。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Ellis)的RET理论中就提出,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来自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即不合理信念。这种不合理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时,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的发生。如果人们能学会并扩大自己的理性思考、合理的信念,减少不合理的信念,则大部分的困扰或心理问题就减少或消除。结合我国目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人们所遇到的种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改革前后观念的转变和自我心理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问题。由此心理咨询人员提供给来话者的不仅仅是选择和出路问题,更重要的是使来话者在观念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面对现实进行自我观念和行为的调适。它包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的生理、心理问题,了解健康人格的特征,学会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等。这便是健康意识在目前改革环境下的具体体现。而这种健康意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工作,热线咨询首当其冲。当然,人们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各种文化传媒或群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或多或少地接受过这种宣传和教育,但都不如热线咨询来的更直接、更具体、更亲切、更具有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它也要求每个咨询员本身必须具有健康和良好的心态,不断接受高层次的健康意识教育和培训,并熟悉掌握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巧。也只有由一群高素质的人员组成的精良咨询队伍,才能对来话者产生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起到普及和宣传健康意识和观念的作用。另外,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传达给来话者的健康意识和观念一定是科学的、客观的,切忌以个人的经验和体会传授各种主观的感受和方法,这是咨询中咨询员容易犯的毛病,因此对咨询员的健康意识的培训要常抓不懈。
2.对来话者提供科学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和生活技能 所谓热线咨询,是以电话为中介,通过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帮助来话者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满足其需要的过程。由此咨询员提供给来话者的观念、理论及咨询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都是经严格培训和学习,在心理咨询学的指导下展开的,因而具有科学性。热线中经常运用的心理咨询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说以及行为强化理论等。“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可以指导咨询员与来话者建立相互平等、尊重、信赖的良好咨询关系;精神分析学说可帮助咨询员对来话者出现的种种困惑、烦恼以及心理疾病和障碍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寻找问题的症结和原因;认知理论和行为强化理论可以调整来话者的不合理信念和纠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咨询技巧方面主要以倾听、共情、案主自决等为基础。就倾听来说,它是一种交互作用的过程,是听者与说者相互了解、相互影响的过程。它需要倾听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如对人与世界的关怀和了解、较为宽广的人文知识背景、临床心理等专业知识以及自身的健康人格等,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的特点,在倾听中就可能出错,要么误解或曲解来话者的意思,要么只能听到表面的或字面的意思,了解不到来话者内心深处的思想。就共情来说,它是指咨询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来话者着想,站在来话者的角度,对来话者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和理解,不仅能准确地理解并描述对方的意思和情感,以对对方的情感作出恰当的反应,而且能对对方的问题作出实质性的终结。案主自决要求咨询员不对来话者做价值评判,不替来话者做决定,而是经过深入分析之后,帮助来话者理清思路、分析利弊,由来话者自己做决定的过程。
此外,热线咨询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针对性特别强。它不像文化传媒那样是针对社会某一现象或某一类人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而是面对每一个具体的求助者,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个人。这样的咨询要求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即使是同一类问题,对不同的来话者所要求的咨询方法、技巧和实施行动方案也各不相同。比如,同样是受家庭暴力虐待的女性,有的要离婚,有的不愿意离婚。针对要离婚的,热线提供给她的除了情感支持外,主要帮助她如何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如何面对离婚后的种种问题,如何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等;针对不愿意离婚的,热线提供给她的主要是情感上的支持、如何调适夫妻关系、如何在家庭中保护自己,并与她一起分析家庭暴力的危害等。这就要求咨询员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讲空泛的大道理,只有在了解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后果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有效的咨询。
热线咨询的功能还体现在它“助人自助”的方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热线咨询不能像政工人员那样具体帮助对方操作或处理问题,而是针对每一来话者自身的素质和实际情况,在赋予一种健康意识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对方的潜能,达到“自助、自救”的目的。这不仅仅给对方以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来话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来话者在潜移默化的谈话中顿悟到了自己生存的意义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正如人本主义学派罗杰斯所认为的,人都有生存和提高自己的需要,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潜能。并且他坚信: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有权利和能力自我指导,能够处理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能够建设性地承担责任,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潜能,因此人是值得尊重和积极关注的。热线咨询正是发挥了该理论的咨询作用,通过与来话者交谈,鼓励和启发来话者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学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摆脱种种不适应,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3.热线咨询对咨询员的“自助”功能 热线咨询的“助人自助”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咨询员自身的帮助和提高上。一方面,我们常说,帮助别人一杯水,自身就必须具有一桶水,甚至更多。咨询员每天面对的来话者是各个阶层、各种年龄、不同素质的人。这就要求咨询员不仅要有热心、同情心和助人之心,还应具有宏厚的咨询理论、文化知识及技巧方法。为此咨询员要不断地学习和了解各种相关知识。定期的培训和知识的更新使咨询员始终处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状态中,这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挖掘咨询员自身潜能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咨询员本身也不是圣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他们也常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但是通过经常的学习、培训和彼此的沟通、交流、分享,可以锻炼和提高各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咨询工作并非总是单向付出的,咨询员在付出爱心、热心、诚心和关心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回报,因为咨询工作给了他们成长的机会,使他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同时通过与来话者的交流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所以,咨询员们常说:咨询工作使我变得更为成熟和健康,使我更能适应社会和生活,使我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当然,由于经常接受负面情绪的影响,咨询中难免会出现“衰竭”现象,所谓“衰竭”指的是咨询工作不再能给咨询员带来满足,而是使其感觉精疲力竭。面对这种情况,咨询管理人员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1)有健康的工作态度: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建立恰当的助人目标;角色分化要明确;要承认并正视自己的咨询水平;通过学习交流,要不断提高咨询水平;懂得与同行进行相互支持和帮助;学会发掘并与同行共享咨询工作的乐趣;必要时回避或转介自己无法处理的个案;不把来话者的问题带回家中。(2)具备自我保健意识与方法: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培养自己具备健康的情绪状态;保持广泛的生活兴趣;建立一个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具备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和保护自己的意识;工作之外接触良性刺激;学会发掘并与亲友共享生活的乐趣;能够正确并建设性地满足自己和亲友的需要;经常做一些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保持身体健康水平;为自己留出成长、更新、补充能量的时间;意识到自己出现衰竭时,应能正视并暂时终止咨询[2](p14)。
4.热线咨询促进对社会焦点问题的研究 热线咨询面对的是社会各界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虽说是各自不同的遭遇或困惑,但同时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社会焦点问题。咨询人员通过大量的咨询统计之后,可以发现某一类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揭示该问题的本质,探讨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不仅为提高咨询质量奠定了基础,而且促进了学科领域的发展。比如,“北京红枫热线”经过多年的热线咨询,组织一批专业人员撰写了热线咨询中常见的妇女问题“系列丛书”及“妇女热线咨询手册”,很受各界妇女团体的欢迎;再如,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下的法律服务中心在热线咨询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条例提出了《陕西省反家庭暴力条例》(建议稿)(共9章,41条)。
以上这些仅是由热线引发的部分研究课题,还有一些研究仍在进行之中。由此,我们说热线咨询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