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人们对房屋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渗漏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不断增强工程结构的抗渗性能,进而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渗漏水现象常见于接触水频繁,空气湿度、温差较大的区域。防水工程设计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及地下环境多方面因素,针对性设计防水做法。从设计到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存在质量隐患,就会导致渗漏现象发生且难以彻底解决或弥补。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防水材料的品牌质量须严格验收,注重成品保护。目前从我国建筑工程的基本现状来看,建筑工程结构渗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造成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主体施工渗漏占比45%,由此可见控制防水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应采用新型的防水防渗技术,结合相应的新型防水材料,避免侵蚀和渗漏现象的发生,是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的最关键技术。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生渗漏现象,会极大的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出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渗漏的类型及原因
2.1屋面渗漏问题
国内工业民用建筑屋面存在的问题是建筑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得到了有关工程单位的重点关注,在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能否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是否选取了较好的施工材料,在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有无对屋面进行防水处理工作,以上问题都会对整体建筑屋面防水性能造成影响,若实际建筑屋面防水性能不符合相关实施标准,在后续使用时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及建筑的稳固性能都会产生恶劣影响。
2.2外墙渗漏问题
当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外墙面会发生不良渗透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靠近门窗墙体接缝的相关区域,时常会有不良水体渗透等情况发生。在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时,很多企业都使用空心砖混合砖作为工程施工的项目材料,使材料在实际运输时受道路颠簸、碰撞,对材料内部产生实际损耗,对整体建筑外墙面受力性能造成了影响,致使建筑体的整体结构承重性能较弱,因此,会导致不良问题产生。墙面裂缝会对整体建筑的外观造成影响,最终会危害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能。
2.3门窗渗漏问题
建筑工程中门窗结构是比较重要的,建筑体整体质量受到门窗使用功能、防水功能的直接影响,鉴于外部影响对其产生干扰,在具体工程开展时,作为工程施工单位不能按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对门窗环节进行施工时对细节问题进行忽视,如施工材料的焊接位置和图纸不符或长期使用门窗材料受到腐蚀,这些都会使窗体出现水体渗透等问题。
2.4浴室、厨房渗漏
卫生间厨房区域在建筑内部使用较广泛,此范围区域内部实施的管道排列十分繁杂,时常会发生水体渗水漏水问题,渗透出来的水在卫生间厨房墙面堆积,会对整体墙面的安全稳定性产生影响,若建筑内部积水多则会对其他位置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对此在施工完成后,需对厨房卫生间等用水较多区域进行防水维护,以此确保整体区域的防水性能良好。
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要实现对屋面渗漏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方面,应该做好防渗漏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可能出现渗漏问题的环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建筑自身的特点,选择好适合的防水材料,确保能够有效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在施工工作开展的前期阶段,综合考虑屋面的烟道、设备基础、排气孔、优化屋面排砖、屋面有组织排水,进行屋面工程的深化设计,编制详尽可操作的屋面施工方案,从而为后期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模板,模板缝拼接严密,做好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旁站工作,确保屋面混凝土结构无质量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屋面工程施工应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进行,对进场的防水材料进行复验,防水细部节点施工前对工人进行有效交底。
3.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针对外墙穿墙管道渗漏水,应按规范要求埋设防水套管,防水套管的止水翼环焊接焊缝应饱满,管道安装后将洞口封堵严密。外墙砌体结构渗漏水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砌体结构质量是外墙防水的重要条件,做好外墙砌体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质检工作,主要要求为:禁止干砖上墙,严查砌筑过程出现瞎缝、假缝、通缝,控制好顶砖斜砌间隔时间,按设计要求做好构造柱及拉结筋的设置。解决外墙窗边渗漏水问题的主要方法:①采用预设金属附框的方法,此种安装方式能确保门窗与洞口墙体之间的间隙尺寸符合要求,对门窗产品的外表面质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②窗台压顶的浇筑应振捣密实并按规范要求伸入两侧墙体;窗框塞缝采用防水砂浆,针对窗框塞缝进行专项质量检查,防止其空鼓疏松;③外窗台应比内窗台低不少于20mm,并做出向外排水坡度。此外,管理人员应严格把控施工的整体质量,严格地对材料进行检查,保证施工材料可以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3.3厕浴间渗漏
厕浴间漏水问题明显,厕所用水量较大,其直接连接水电,且水管分布密集,由此产生了较大的缝隙。另外,在沿墙等地也出现了渗漏问题。浴缸的底部也会出现重力渗透现象,影响了浴室和卫生间的使用性能,无法为住户提供便利。再者,管道开裂也破坏了防水层,这也是厕浴间渗水的一大原因。厕浴间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明确渗漏的方位,应积极开展试水试验,于渗漏处涂抹防水砂浆,抹灰的过程中可添加适量防水粉,之后采用混凝土导墙。施工人员要选择优质材料,且其具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和检测报告。这里规定,卫生间地面低于卧室和客厅。为了保持水流的畅通,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漏口必须低于周围地面。为了有效避免水管破损或堵塞问题,安装施工后还需及时完成试压,从而达到检测排水管的目的。
3.4门窗防渗技术
进行防渗透建筑工程施工时,根据门窗的施工频率及次数,可知其使用范围较广,因此,对防水防渗透的具体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民用、工业进行施工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能,作为门窗施工环节中使用的防水防渗透技术,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同时要兼备美观性。根据这一项施工标准,对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需重点进行施工技术理论培训,以此有效保障整体门窗具备美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对门窗环节进行施工时,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需参照预期设定图纸的相关要求,选取最佳的防水处理材料,严格把控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进行防水防渗透过程中。对门窗施工时,需处理门窗缝,以便有效降低缝隙出现的可能性,若发生此类问题,可借助水泥浆进行填补,以此有效确保窗体阳台实际高度和雨期施工要求相一致。
3.5地下室渗水漏水
地下室渗漏几率较高,管道和接缝的数量较多,如其施工质量不达标,则会出现漏水问题。墙体的蜂窝、结构伸缩缝和施工冷缝是地下室渗漏的常见部位。若不能及时处理上述部位,则会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性能,引发严重的隐患和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结构沉降、刚度和强度等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地下室防水防渗工程设计。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发挥了重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相应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无论是在防水材料的选择方面,还是在整体排水设计施工方面,都要进行细致的安排和标准化的管理,以便能够切实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参考文献:
[1]黄玉祥.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182-183.
[2]李强.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79.
[3]曾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7(01):82-83.
[4]易纯勇,扶明举,沈海波.探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2-3.
[5]董学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72+76.
论文作者:孙友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屋面论文; 建筑论文; 门窗论文; 防渗论文; 性能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外墙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