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路径——基于近年来地方道德建设经验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道德建设论文,路径论文,经验论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一项重大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因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工夫”①。增进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核心价值观在民众心中的吸引力、亲和力与感召力,就必须使核心价值观“接地气”,与地方道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与普通民众心理意识、生活实践、风俗习惯以及自主探索的教化方式方法相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那样,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抽象的理论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从而使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中落地生根。近年来,全国各地充分利用地方道德建设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且深受百姓支持的道德建设活动,创造出以地方道德建设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许多成功案例,积累了诸多经验。本文拟对此进行专门探讨,力求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层培育及大众践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地方道德建设实践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成功范例② 最近几年,河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道德建设活动,形成多张“道德名片”。较为典型的有:杭州等地的“最美现象”,昆山等地的核心价值观区域化探索,“合肥好人”评选活动,常州的“道德讲堂”,河北开展的“善行河北”,山东的“四德工程”,沛县以“好人沛县”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探索,河南巩义竹林镇的“竹林精神”建设等。这其中大量的是基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百姓心中生根开花、实现大众认同的实践探索,都是效果显著、可学可鉴的实证范例。限于篇幅,本文仅选取其中几个略加介绍。 第一,杭州等地以民间“最美现象”为契机开展的道德模范宣传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就把道德模范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杭州“最美司机”吴斌事迹感召下,各地涌现出了众多“最美现象”,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妈妈”“最美护士”等。杭州更是紧紧抓住“最美现象”这一道德建设良机,通过舆论引导、奖励回报、开设专题报告会等途径,激发和扩大“最美现象”效应,传递道德正能量。与此同时,杭州还以“最美现象”为契机,面向全国征集“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广泛开展“行业价值观主题与实践大讨论、大提炼、大行动”。各地通过民间“最美现象”的道德建设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理论精髓、价值理念及道德观念深植于社会生活沃土,深藏于普通百姓的心中。 第二,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好人文化”建设。“好人”一词对中国民间百姓来说,是一个非常直白形象的“热词”,也是百姓经常挂在嘴边的褒奖词汇。在老百姓看来,“好人”一词包含着为人正派、乐善好施、团结互助、仁爱宽容等优良品德。近年来,江苏沛县、安徽合肥、江西宜春等地都开展了以“做好人”“行好事”为内涵的好人文化建设。譬如,2010年前后沛县接连涌现出一位全国道德模范、两个“中国好人”,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实践路径,在全县开展了以“做好人、做好官”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营造“好人文化”氛围;通过征集、制定“好人好官”标准,推进“双做”理念入脑入心;通过建设“好人文化”广场、帮扶奖励好人、提拔重用好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争做好人好官③。这一系列好人文化建设活动产生了极强的辐射效应,不仅壮大了“好人”群体,还促进了当地党风政风民风的不断好转。再如安徽合肥市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围绕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合肥好人”及相关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浓郁的“好人文化”成为合肥市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道美丽风景线。通过评选系列“好人”,及时、快速地宣传“好人”事迹,利用各种载体放大“好人”效应(如举办思想道德建设“合肥论坛”、组建合肥市“千家道德讲堂”联盟、开展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等),使市民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互助友爱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参与道德建设、人人共享道德建设成果的生动局面,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昆山、巩义等地的“核心价值观区域化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落实到每个地方、每个区域,贴近群众现实生活。这也就意味着核心价值观区域化探索是一种必然途径。近些年来,江苏昆山、河南巩义等地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和基本内容,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实际,形成了区域化、特色化的“核心价值观”。昆山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原则和要求与昆山实际结合起来,以推进昆山区域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弘扬“昆山特色价值观”,积极谋求多元社会中的价值共识,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共同”,即“共谋科学发展,同创昆山之路;共建和谐家园,同享全面小康”。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昆山拉开了本地特色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序幕,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推广、健全机制、典型示范,把区域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渗透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行为准则。再如以“竹翠林茂”而得名的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在地方基层政府的带动下,多年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地方建设实际,逐渐形成了备受认同的“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竹林精神。为了进一步弘扬“竹林精神”,竹林镇每年都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两次“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的“三评”活动,每年组织开展评选“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媳妇、好夫妻、好妯娌、好公婆、好少年”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百姓心中的落地生根,带动了当地政风民风的好转。 第四,山东、河北等地的“道德建设名片”。整合地方道德资源,加强道德教化、熏陶,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途径。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就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他强调,我们必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近年来,在向道德高地进军的过程中,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山东通过建设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工程”,构筑道德高地。2006年,山东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开始大力推进以“孝、诚、爱、仁”为主题的“四德”工程,并在全省范围内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曲阜、莱州、淄川等地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发展实际,不断推陈出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融入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四德工程”建设在社会上营造了“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共鸣和认同。再如“善行河北”建设。2012年2月,“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河北省政府不仅开通了“河北好人”“善行河北”等官方网站,还通过“善行河北”官方微博对时代楷模报告会进行微直播,让善的暖流渗透到更多的博友及百姓生活中。与此同时,根据影响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河北确定了互助、诚信、孝敬三个活动重点,在全社会大兴互助、诚信、孝敬之风,并在全省社区通过开展“月评河北雷锋”“好人好报爱心后援”等系列活动,推进“善行河北”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动员了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道德风尚,弘扬了中华美德,推进了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大众化。江苏省常州市的“道德讲堂”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常州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升市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引导市民形成“好人好报”的社会共识,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努力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树立了“常人尚德”的城市品牌。该市还通过探索形成了“五个一”的流程、“六个我”的形式、“八大类”的讲堂,借助“道德积分”活动、“空中道德讲堂”、“走进道德讲堂,共建文明常州”专栏、“道德人物谱”专栏、“新市民手机道德讲堂”“种福田”网络游戏等载体,仅两年多时间就评议推选各级各类“身边好人”1万余人,受众超过600万人次。全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先进人物不断涌现,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 二、地方道德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度的提升 各地开展的活生生的道德建设实践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中间产生了强烈共鸣,使基层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取得了明显实效,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凝聚力。 第一,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直接涵养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鲜明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地表述为“德”,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公民基本思想道德要求的朴素本性,而各地创造性地开展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正是弘扬、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朴素本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要求积极“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通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各地开展的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社会生活,把我们所提倡的价值理念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⑤,从而直接、有效地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凝聚人心、砥砺国家社会“大德”的作用。 第二,强化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共识,促进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就是要让其在广大民众中入耳、入脑、入心、践行,而这需要思想道德层面的自觉,需要社会成员尊德、尚敬,形成强烈的思想道德共鸣和浓郁的环境氛围。当前,伴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人们在感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普遍感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差距。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道德失范事件更是让一些社会成员产生了“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的感慨。这警示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培育良好的思想意识和健康道德心态,强化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的认知与认同,否则核心价值观就没有得以枝繁叶茂的文化土壤。各地开展的道德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理念与地区实际、百姓生活结合起来,赢得了民众的广泛参与,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增强了党员干部与普通民众的思想道德共识,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给当下社会“道德建设困境”的化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路径。更为可贵的是,这种道德实践探索不仅提升了公民个人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促进核心价值观进生活,提高培育和践行实效。 第三,促进党风政风民风好转,核心价值观更加融入大众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淳朴、向上的社会生活风尚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党风正、官风清,则民风淳。只有党风政风民风的清正,才有整个社会风尚的改善和优化。唯有社会风尚整体得到改变,才能给社会成员思想道德以正面浸润和感染,才能给那些德行失范者以内省、鞭策的舆论压力,进而形成综合治理合力,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氛围。各地道德建设的成功范例表明,依靠党政官员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通过积极开展道德建设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党风政风民风。比如,江苏沛县通过表彰、宣传“好人”,学习“好人”,重用“好人”,各行各业都努力以做好人好官、创建为民单位为荣,从而使典型效应急剧放大为群体效应,继而扩展为社会效应,使全社会积极发现培育好人、干部群众踊跃争做好人成为时尚⑥。杭州市随着“最美现象”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追逐最美”成为普通市民的普遍价值追求,“最美”成了这个城市的最流行语言。在最美现象的感召下,车辆交通更加规范了,图书馆不再设置“身份门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这充分表明,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弘扬主流价值观,促使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而社会风尚的转变使普通民众更加明显地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与自我生活息息相关。人人践行诚信、友善、互助等日常道德规范,人人在平凡生活中释放正能量,整个社会就会公正文明、和谐向上。各地“好人文化”建设中好人群体不断壮大、“最美人物”更多涌现等,充分表明地方道德建设不仅显著改善了党风政风民风,还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使其更加“接地气”、贴民心。 第四,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必须具备强大的凝聚力,否则就无法发挥其精神激励、价值整合、思想引导等功能。但这种凝聚力除了来自于其本身固有的精神力量之外,还来源于其创造的物质、制度等显性或隐性的价值。江苏昆山市随着“昆山特色价值观”的培育及践行,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市各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仅2008年—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就增长1.1倍,年均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3.5%。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又达到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1%和16.9%。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1%。该市连续五年排名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一,连续九年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杭州市自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城市发展活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在浙江省首次对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进行的调查中,以87.44分的综合成绩位居第一;在“全国最安全城市”评比中,杭州连续7年一直位居全国首位。2013年6月评出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名单,杭州名列其中并荣膺科技创新力城市。江苏沛县开展“好人沛县”建设活动次年,在江苏省全面小康验收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得分居苏北县(区)第一,市对县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居徐州全市第一,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也由第84位跃居第77位。事实证明,以地方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不仅提升了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地方综合效益的提升,显著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地方道德建设实践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启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远而持久的铸“德”工程,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理论王国”走入“民间万家灯火”,转变为民众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全国各地以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成功实践,地方乡土气息浓重,“看似平凡最奇崛”,于朴素中蕴含着实现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鲜明启示。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大众精神文化资源。民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建设资源,具有很强的文化渗透力,但大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思想道德良莠不齐、价值矛盾冲突等问题,需要旗帜鲜明的价值观引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理念,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将其融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引导、整合大众文化资源,就能有效提升大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规范其实践路径,强化其政治信仰。就全国各地道德建设成功案例来看,无一不是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建设活动,借助“好人好事”“道德讲堂”等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文化品牌,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因而,在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和整合符合时代潮流。 第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民众生活沃土。《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实到基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必须“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从各地道德建设成功实践来看,活动之所以在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关键是这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都回归民众生活实际,立足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需要,利用地方固有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资源。上述各地的“好人文化”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地好人事迹及其辐射效应而展开的,得到大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知认同。这就启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民众日常生活沃土,使核心价值观这样高度概括的抽象理念“接地气”、顺民意,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体现其先进性和人民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理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正是这种特性,使其与普通民众之间形成了“鸿沟”,而要跨越这道“鸿沟”,不能寄希望于把所有群众都培养成高水平的精英知识分子,而只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使其基本内涵与人民大众的文化传统、利益需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意识等紧密结合,实现以“群众语言”“百姓生活”来诠释和表达核心价值观。而这就必须回归民众生活,贴紧现实实践,吸取民众生活经验和智慧,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方式。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大众认同,正如黑格尔所言,“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否则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⑦。 第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效需要构建党和政府与人民大众的共振机制。分析各地道德建设经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上层设计”、积极引领与人民群众的“民间参与”、交流互动的结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取得实效。这种共振机制是这些道德建设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例如“善行河北”活动,在发动民间参与的同时,河北省委、政府及其相关机构给予了大力倡导和鼎力支持。省“两办”转发省文明委《“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方案》,将“善行河北”工作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范围,作为重点督查督办工作。省交通厅、教育厅、卫生厅、民政厅也在系统内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正因为实现了这种官方与民间力量的共振,才演奏出“善行河北”的大合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共鸣和认同。这就启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努力构建政府与民间大众的共振机制。民间道德文化资源虽然内容丰富,形式、载体多样,但需要集中提炼、系统整合与开发利用,在这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借助自身职能促进这些工作的完成。与之相应,一旦党和政府的推动产生了更好的社会效益和道德效应,更多民众就会自觉参与。这种良性互动和共振提高了活动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如润物无声的细雨,于潜移默化中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间的培育和践行。 第四,载体与方式方法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理论性强、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文化形态,如果不能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教育、渗透和宣传,很难真正融入民众、获得认知认同。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大众群体复杂多样,需求各异,观念不一,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采取灵活的方法,既要注重传统的教育方式,也要利用现代传媒等新兴载体,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地道德建设实践非常具有启迪意义。如在“善行河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特别注重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作用,除了建立“河北好人网”之外,还开通了“善行河北”官方微博。在江苏常州的“道德讲堂”活动中,常州通过“道德积分”“空中道德讲堂”等方式,强化市民的思想道德觉悟。这些方式方法的创新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性和大众特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民众所理解、认同和践行。 第五,进一步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其更好传播和认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将“三个倡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但我们认为,现有24字虽然内容丰富全面,但主题词太多不易记忆和在国内外传播,应该在现有基础上,立足于大众生活根基,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进一步深度凝练,最终形成言简意赅、内容精炼且便于记忆和传播的核心价值观表述语,更好地促进其传播和大众认同。在此意义上,各地道德建设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很多地方都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形成了区域特色明显、乡土气息浓重、主题突出的“核心价值观”:昆山市提出了“共谋科学发展,同创昆山之路;共建和谐家园,同享全面小康”的特色价值观,“善行河北”确定“互助”“诚信”“孝敬”三个价值主题,杭州塑造以市民基本素质为内涵的“我们的价值观”,沛县以全县干群高度认同的“孝老爱亲、明礼诚信、乐善好义”和“厚德爱民、勤廉务实、公道正派”作为“好人”“好官”的标准。这些根据各地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意旨和基本内涵相统一的主题词,言简意赅,富于亲和力,贴近生活和群众,不仅容易理解和认知,还易于在民间传播,被大众认同。这些探索,也对我们进一步深度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更好更快传播、提升民众认知认同度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注释: ①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2014年第2期。 ②该部分范例根据笔者前期调研以及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浙江频道、河北好人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相关资料撰写。 ③陈延斌、汪国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江苏沛县“双做”活动调查》,《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2期。 ④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⑥陈延斌、汪国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江苏沛县“双做”活动调查》,《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2期。 ⑦《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译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2页。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道德讲堂论文; 个人核心价值观论文; 道德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社会认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