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与戈尔的政策主张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戈尔论文,小布什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8月分别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 现任得克萨斯州州长小布什与现任副总统戈尔在会上分别被正式推选为本党总统候选人。两人在竞选中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张。小布什属共和党温和保守派,以“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为竞选口号,在内外政策上基本走保守偏中间路线;戈尔属民主党中间派,以“为平民”、“求实”为竞选口号,其内外政策基本上走自由偏中间的路线。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在经济政策方面,俩人的许诺相似,都将保持美国经济繁荣和变革美国社会作为重点,支持平衡预算,主张降低税收;支持自由贸易,支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做适当改革。但也存在明显区别。
小布什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重市场,减开支,降赋税,促投资,增就业。他笃信以市场调节供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坚持以减少资本增益税和个人所得税,促进投资者增收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他主张大力削减各种耗费巨资项目(除国防和教育外)的开支;赞成将预算盈余的大部分“归还于民”,今后10年减税1.3万亿美元,主要为富裕家庭减税;要求打破贸易壁垒, 促进全球贸易往来,认为自由和公平贸易是未来经济前景好坏的关键。他更关心美国的贸易逆差、国际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和加强高科技出口的管制,更倾向于用贸易制裁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许诺将积极为农产品打开市场,不赞成用食品作为单边制裁的外交武器,坚决对付推行反竞争手段的农商经济实体;呼吁欧盟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允许进口基因改进的农产品;支持修正出口限制,加强对军事技术的出口管制,对商业上已经许可的技术则放宽出口条件。为此,他支持恢复总统快速审批权。
戈尔则认为,解决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必须制定一项全面振兴美国经济的宏观战略,主张“小政府,但要政府”的原则,让政府更多地干预经济,为美国总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强调要利用当前财政盈余的有利时机,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进一步发展信息经济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主张把预算盈余的大部分“用之于民”,进行“福利性开支”,要求今后10年减税5000亿美元,主张减低中产阶级税收,并打算在2013年前偿还所有国债;支持促进自由贸易立法和世界范围内开放市场,保护劳工的权利和环境。他还主张以低利率来促进高投资率,抓好美国经济的“软件工程”,即改进美国的教育制度,加强对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和在职职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持并扩大就业;强调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加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对互联网研究和教育软件开发的投入,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的发展,利用高科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美国在全球的经济竞争能力。他也主张要抓好美国经济中的“硬件工程”,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高速公路、宽体客机和建立光导通讯站,为下世纪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社会政策上,两人都重视教育和高科技领域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均要求把1000亿美元用于教育。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均主张加大立法力度,严惩罪犯,反对校园毒品泛滥,主张把宗教团体纳入社会福利体系。
但小布什强调保守的“家庭价值观”和个人责任,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强调发展教育应以市场机制来调节,主要发挥州与地方政府的管理作用,减少联邦政府对学校的干预,主要以宏观政策来提高美教育的竞争力。他支持适当管制枪支,主张将持有手枪的最低年龄从18岁提高到21岁,认为自由携带枪支既是个人权力的体现,也是自卫的需要;此外,他还支持死刑和有条件堕胎;反对同性恋;主张维护少数族裔的权益;反对全民健康保险,支持建立医疗储蓄帐户,呼吁将社会保障的钱专款专用,主张人们用工作和责任来替代社会福利;同工业企业合作,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但反对加入《京都条约》;要求推进竞选经费改革;赞成提高退休年龄。
戈尔则更多地继承了民主党的“平等”原则。他以社会平等和注重教育为特点,倡导建立精干高效的政府。他许诺对学校进行“革命性变革”,加强科研、加强学前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普及互联网及电脑,将互联网接入每间教室和所有的学校图书馆,建立全国学费储蓄项目,为全民提供大学信贷等;主张加强政府监管,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将15—16%的预算赢余用于医疗保健,使90%的美国人和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健康保险,反对社会福利私有化,主张政府和工作者共同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他支持死刑和堕胎;赞成严格管制枪支;赞成政府给予少数族裔一定优惠;强调用“道德的领导力量”解决“美国家庭中出现的危机”;重视环境保护;反对提高退休年龄。
在国防政策方面,两人的政策主张大同小异,都主张增加国防开支,对军队建制进行改革,强调战略防御的重要性。
小布什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方针。他声称为维护美国利益与世界和平,美国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对各种威胁迅速作出反应;表示将制定新的防务政策,增加军费,整军备战,发展高科技武器,进一步扩大军事技术优势;增加10亿美元提高军人待遇,鼓励最优秀的人参军;增强总统与军方的信任关系,对国防部进行重大改革,提高军费开支效率;明确界定美军职能,重新评估海外军事部署,有选择使用美国军事力量;加强与盟国合作,同时要求盟国分担防务费用;主张加快发展和部署战区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不惜废除《反弹道导弹条约》;支持继续暂停核试验,但反对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戈尔的防务政策比小布什温和,军事方面的基本构想是,在“合理”增加防务开支和全面推进美军现代化的前提下,建立拥有一定核威慑力量,以人员精干、装备优良的快速反应部队为主的军队,做好应付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准备。他表示今后10年将增加军费开支1200亿美元,用于提高军人待遇,增强军备。戈尔认为,在冷战后的新时代,对美利益的威胁,主要来自地区性冲突,来自核、生、化武器扩散、恐怖袭击和国际贩毒活动,而对付这些威胁的有效手段是建立一支精良的快速反应部队,故而强调推行“预防性外交”,及早实施干涉,将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主张削减核武器,认为国会应当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对导弹防御体系的立场较为谨慎,表示是否部署要视后续试验是否成功及与俄罗斯就修订1972年反弹道导弹条约的谈判结果而定。允许军中同性恋。
在外交政策方面,两人均强调增强美国综合国力,加强军事实力,在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都支持促进民主、自由,进行意识形态扩张,建立冷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但在程度上有些差异。
小布什鼓吹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大的自由贸易和巩固的盟国关系”为根基,保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在美国领导的盟国“集体参与”下,用美国意识形态推进世界的“民主和自由化进程”。他强调美国在欧洲,以“大西洋联盟”拉住盟国,通过对北约的领导,“建立起强大的伙伴关系”,保持美国的影响;加强对俄罗斯的防范,促使俄新一代削减尽可能多的核武器和进行彻底改革,以建立“民主、法治和文明社会”,反对俄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在亚太,以美国领导的“太平洋联盟”为基本目标,加强与日本的联盟,修复同东南亚关系,加强对南亚的关注,同印度接触,称中国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挑战;保证在以色列安全的基础上推进中东和平,同意把美驻以色列使馆迁往耶路撒冷;赞同对朝鲜和伊拉克等国家实施强硬政策,维持对古巴制裁;主张美应尽力疏远与联合国的合作,同意有条件支付美国拖欠的会费。
戈尔则主张在“全球化、民主、美国的突出地位、集体解决问题”四大支柱下,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外积极参与和“果断使用武力”;在保持美经济繁荣,维护美在全球的安全与经济利益,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的同时,加紧进行意识形态的扩张,主张减少对外援助,把省下的费用改用于援助“民主政体”;强调把确保美的领导地位和推销美价值观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认为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美国内实力和活力,“用实力领导世界”。他强调“前瞻性接触”外交,通过“预防性外交”防止一些问题演变成危机;称新的“人权干涉”理论日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美国将有选择、有条件地进行对外“人权军事干涉”。戈尔认为全球性环境污染是真正的“战略性威胁”,建议美、欧、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和使用环保技术,富国向穷国转让技术;主张协调美与盟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合作机制”和“盟国集体参与”解决国际问题;主张加强美俄关系,促进俄加快改革、核安全和军转民步伐,最终将其纳入北约;主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重申美以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不同意在耶路撒冷未来地位问题上施加影响;重视东亚安全,表示将保留驻日美军,继续承担日美安全义务;主张缓解印巴紧张局势;但在科索沃和伊拉克等问题上持强硬立场。他赞成美在联合国框架内行事,同意支付美拖欠的联合国会费。
在对华关系上,两人都承认一个中国,认为台湾海峡两岸应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均认为美国应继续要求中国改善人权和宗教自由,美国应继续遵守《与台湾关系法》中的承诺。
但小布什的态度明显较戈尔强硬。他一方面承认中国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又起劲地攻击克林顿和戈尔的对华政策“过于软弱”,宣扬“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大量投资于核武器、新型导弹、海军和具有远程作战能力的空军力量的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称中国是美的“战略竞争对手”,而不是“战略伙伴”,美应把中国放在优先于俄罗斯的位置,以一种“严厉而强硬”的方式与中国打交道,通过加强与日、韩、澳、台的关系同中国抗衡。他支持同中国的商业往来,以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同时又主张采取强有力措施,让中国“遵守承诺”;希望通过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来输出美价值观,促使中国“改善人权状况”和“进一步走向民主”。他还利用考克斯报告指责克林顿“对华政策失败”,诬称中国“窃取”了美国的核技术,表示将“重新评估”美的出口政策,防范中国对美构成威胁的间谍活动,以确保美技术不被用于“武装中国军队”。在台湾问题上,小布什声称“台湾是美国的长期坚定盟友”,美国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支持对台军售,帮助台湾搞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称“要恪守承诺,帮助台湾自卫”,必要时可能使用武力“保卫台湾”。
戈尔强调中国是美“极其重要的伙伴”,在美外交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称一个强大、繁荣和开放的中国符合美的利益,美应采取“积极广泛的对华接触政策”,希望美中建立“跨世纪健康、稳定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他认为中美双方共同利益多于分歧,要求两国在贸易、环保、反毒品、能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加强合作和发展,以扩大共识;那种将中国看做是美当前和未来敌人的观念是“冷战思维”的表现,“孤立中国和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他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认为这不但可以促使中国开放市场,造福美国劳工及厂商,而且可以促使中国社会开放,进一步改革,但也表示要采取强有力措施,让中国遵守承诺。他强调美在保持对华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亦将在人权、宗教自由、西藏等“关键分歧领域挑战中国”,通过商业、文化等途径促进中国“改善人权”和“增进民主”,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在台湾问题上,戈尔主张奉行“模糊战略”,不鼓励两岸的“激进和强硬势力”,认为“对海峡两岸都保持压力”是维持台海稳定的最佳选择。称将根据《与台湾关系法》,“让台湾获得防御性武器”;声称中国一旦对台动武,美“不要事先通知,不要大声嚷嚷”,“应当静静地派出舰队前往台湾海峡,以展现美外交和军事实力”。但他反对“加强台湾安全法案”。透过戈尔和小布什的对华政策主张可以看出,不管哪一个党或哪一个人上台,都不会改变同中国的“接触”政策,也不会改变要以美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标准改变中国,使之成为西方体系的一部分的根本战略目标。两人相比,戈尔因一直同总统克林顿一起制订包括对华政策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美内外政策, 并于1997年3月下旬访华,对中国比较了解,对华态度也较布什现实, 如果他当选总统,将会基本执行克林顿政府的现行对华政策,对发展美中关系持较积极态度;而小布什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有限,如果他上台,其对华政策的调整幅度可能大些,初期对华态度可能强硬些,亲台倾向亦会明显些。但小布什也不能不面对现实,在党内和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亦会从美国利益出发,现实地解决问题,理性地处理美中关系,其对华政策也不可能偏离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