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_精神文明论文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物质文明论文,生产力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精神文明蕴含着生产力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目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科学技术、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科学管理等是构成生产力的渗透性因素。这就是说,生产力是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的有机统一体。这个有机统一体又是个多层次的“系统”,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再加以具体化,进而分出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因素”。因此,对现实的生产力只能理解为进入生产活动的一切现实的力量,即马克思讲的“既得的力量”,“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1〕。

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劳动者的因素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因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只是生产力构成中的“物”的要素,是死的劳动。劳动者虽然也包括在生产力的广义的“物”的要素之中,但人是具有特殊能动性的“物”,是活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没有活的劳动参与下,只不过是可能的生产力;只有活的劳动,即劳动者,才能把它们变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在劳动者的主导因素中,大体又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即劳动能力。二是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即劳动动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质载体就是人的“臂和腿,头和手”。它们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没有进入实践和劳动活动之前,它们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自身之中,一旦进入劳动之中,它们便随着人的活动不断地发挥出来,成为一种和自然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现实的物质力量。人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和献身精神,“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的主观需要的表现,是人的生产活动的精神力量。它与人的体力和智力所不同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并不直接作用于自然物质,而是作用于劳动者,控制劳动力的活动和发挥。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者的多种因素,只有在这种“意识活动”的支配、协调、统一下,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如果劳动者积极性很高,但缺乏劳动智力和技能,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样,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虽强,但没有劳动积极性,不能好好干活,也不可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可见,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2〕的统一,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合力。 承认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构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承认了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精神文明建设也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和发展。思想道德建设,能够通过引导劳动者,确立社会主义观念,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热情和献身精神,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人的智力,掌握科学技术,开展科学创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但蕴含着生产力的因素,而且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精神文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建设不但影响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完善、经济基础的巩固,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1.精神文明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各种“关系和职能”无不“影响物质生产”〔3〕的发展,这是社会活动中的一种普遍性的现象。 现实生活表明,科学理论、革命理想、职业道德等等,通过作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无不给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或多或少的影响。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4〕因此,他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5〕有了“理想”,劳动者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有了“道德”,劳动者才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各自的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多做贡献;有了“文化”,劳动者才能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成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有了“纪律”,劳动者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形成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精神文明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科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不再像过去只是靠人的体力的投入,而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的体力由于受自然生理条件的制约,总是有限的。而人的智力则由于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化,以及人脑这个特殊物质的自身发展,却蕴含着无尽的潜力。据统计,发达国家在机械化初期,体脑者比例是9∶1,机械化中期是6∶4,自动化时期则是1∶9。未来的劳动者,必须是以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首要条件,不懂科学,不掌握现代技术,就必然会被淘汰。劳动者要适应这种变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及其获得知识、才能的状况,已经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没有教育发展这个基础,没有大批经过良好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掌握各种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没有大批高素质的科学技术人才,是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跨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劳动者,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正是从这个战略高度出发,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3.精神文明通过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思想保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既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说明,精神文明能够通过促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日益完善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不断巩固,间接或直接地反作用于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离不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就离不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保证作用,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导向的道德保证;要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离不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巨大热情。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因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解放。

三、精神文明转化为生产力的特点

精神文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既不同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也区别于生产力的附着性要素——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它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来促进和保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神文明好似一个“合力加速器”,它能够把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汇合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合力,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精神文明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源”。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间接性。精神文明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劳动者,而不是生产资料;它的直接成果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不是物质生产产品。毛泽东说过,精神可以变物质。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和间接的。精神文明必须首先内化为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然后才能外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是动力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特点。《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归根到底,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完全可以转化为蓬蓬勃勃的社会生产力。当年的大庆油田,就是靠“两论”起家的,就是靠艰苦创业和科学精神建成的。今天的张家港市,为什么能由一座不知名的小城一跃而成为苏南乃至全国的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就是他们靠着“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干出来的。如果全社会都有张家港人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种志气,我们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三是保证性。为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功能,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特点。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7〕因此,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先抓物质文明,后抓精神文明;更不能以削弱甚至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张家港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就经济抓经济是不懂经济的表现,也抓不好经济;一手软,一手硬,其结果必然是两手都硬不起来。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

四是增殖性。精神文明转化为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只转移一二次后就消失了。它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多倍的效益,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发挥出类似于“二次方”、“三次方”的效用。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思想等等,并不是只在某个人或某种场合发挥一二次作用,而是会长期的起作用。一旦先进的思想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出放射性的能量,就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1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78、300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6页。

〔5〕〔6〕〔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377、144页。

标签:;  ;  ;  ;  ;  ;  ;  

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兼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