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四川省乐山市翡翠实验学校 614000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49-01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许多小学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不够,难以从单独的音乐作品体会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感情。音乐教育归根结底是审美教育,目前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用游戏或流行音乐贯穿教学环节,学生对无拘无束、没有压力的学习形式充满兴趣,而真正的经典音乐反而没有激起他们多大的兴趣来,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缺失了音乐,流失了美感,没有真正的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路
(一)从学生游戏中来
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游戏中常用“口诀法”。如做“找领袖”游戏时,他们边玩边念口诀,如: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这是小学生游戏中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这些口诀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
(二)从学生的爱好中来
小学生的爱好很多,例如,他们爱念儿歌。他们在儿歌声中游戏,在儿歌声中学习,在儿歌声中长大。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儿歌法”教学生记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学那些平时觉得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
(三)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未知”“后知”。如教小学一年级学生唱《洗手绢》一歌时发现,学生们很爱唱这首歌。但因为他们识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视唱歌词。他们爱画画,也爱认画,我就“以画代词”。《洗手绢》的第一段歌词是:“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也来……”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个红太阳,再画一朵白云彩,然后画一个笑容可掬的妈妈头像,最后画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头像。一年级的小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画,开心地笑着,一会儿就把这首歌背唱出来了。
(四)从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要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从教学难点中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难点中,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创造一种巧妙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难点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学中,学生有时摸准了音位,又搞错了吹吸。怎么办?为了让学生摸准音位,我让学生在口琴上贴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图”,然后照着镜子吹,“照镜子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音位问题。为了解决吹吸问题,我创造了“手势视唱法”,把右手握拳向前推当作“吹”,把左手变“鸭嘴形”向后拉当作吸,让学生边打手势边视唱,手势打准了再上琴吹,难点一下子解决了。
三、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情景,用情贯穿始终
在学习《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时,一开始我先描述一段山谷中的景色做铺垫,然后模仿表演了山谷中的回声,创设了情景,让学生根据刚才对老师的观察进行讨论,并分组让学生做回声游戏,通过游戏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对比,体会回声的美,同时巧妙地引出对力度记号f与p的认识。在歌曲学唱和拓展环节,我紧紧抓住“友谊的回声”中的“友谊”二字,从歌曲第一乐段表现“回声”到第二乐段赞美“友谊的回声”,再到最后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用情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出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在对歌曲进行拓展和创新时,我启发学生把歌词中表现回声的“噢,噢”换成了一句亲切的问候“你好!你好”,使歌曲的表达更加清晰、深刻。在本堂课结束时,我还用“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这种原来看似很正常的告别形式,来进一步表示出了师生之间友谊的回声,更深层次的体会到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音乐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动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在学唱《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时,我启发学生通过与课件中的小乌鸦打招呼的形式来认识12356这五个音符,并让他们给飞乱队形的小乌鸦按照音高重新排队。学生们很高兴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在玩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启发学生和小乌鸦比赛舞步来解决歌曲中节奏难点,学生们把节奏编成了自己的舞步,边跳边掌握了节奏。
(三)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呢?在音乐教学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比如:在教唱《理发师》一课时,我在课前做了这样的思考:“怎样才能在上课一开始就抓住孩子们的心呢?”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精彩的开头,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新颖、亲切的感觉。我思索再三,决定采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花儿乐队《嘻唰唰》作为导入课题的音乐,这首活泼欢快的乐曲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劳动的场景中去,有目的地创设了一种愉快劳动的音乐氛围。而歌曲《理发师》表现了理发店的老爷爷愉快劳动的情景,很自然地就可以引入本课的主题。学生在欢快而轻松的音乐声中自由地边扭动着小屁股边做着擦桌子、扫地、洗衣服等的动作。再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听新授歌曲范唱边观察老爷爷在做什么,然后进入听唱歌曲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盛娟.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成才之路,2008(36)
[2]陈健美.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成才之路,2008(35)
论文作者:李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回声论文; 友谊论文; 小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来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