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宇峰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宇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随之城市人口也逐年增加,为缓解人多地少的压力,必须重视建筑工程合理化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下室外墙及底板都位于地面下方,长期在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地面积水及地下水渗透与侵蚀的情况。作为设计地下室中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防水、防潮工作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地下室渗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施工;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一、地下室防渗施工准备

1、原材料准备

为确保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原材料选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防水材料。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各个施工段的需求进行防水材料的选择,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薄钢板、沥青卷材与塑料等都属于柔性防水材料。按照粘贴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外防水材料。除此之外,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防水、防潮涂料也具有不错的效果。混凝土、砂浆为刚性防水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及耐久性等特点,并能起到承重与围护的功能。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成本造价,施工难度也相对较低,但防水效果比柔性材料较差。

2、混凝土拌制

混合料拌和施工前必须遵循室内配合比的相关要求进行试拌作业,进而对混凝土用量进行确定,同时应确定科学合理的拌和时间、温度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遵循配料单进行混凝土进料与拌制,对混凝土内各种材料的加热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应确保拌和后的均匀度,不能出现结团、粒料分离等情况。

3、机械准备

施工机械设备应在施工前期进行全方面的彻底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能够正常运作,特别是施工中应用到的运输设备、拌和设备等,在确保各项机械设备配件齐全的前提下,应做好调试与维护作业,避免机械运作中出现任何意外,造成工期延长与降低工作效率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工艺

1、墙体浇筑施工

(1)底板混凝土浇筑

因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浇灌时很容易出现施工缝,应同时建筑底板一端两侧,必须在水泥初凝时间内严格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必须对面层混凝土收缩量进行有效减少,必须选用二次振捣施工。在振捣密实混凝土后,必须对底板表面进行找平、抹实及压光等作业,初凝后应将塑料薄膜铺设在其上面,保温养护时间应控制在2周以上,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不能过短,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附近外界温度在拆模是应在15摄氏度以下,避免裂缝在混凝土干缩与温差等情况下出现。

(2)外墙混凝土浇筑

先分层对地下室墙体进行浇筑施工,每层间隔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初凝时间以下,遵循设计要求全部钢筋都应进行高标号砂浆垫块的设置,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如裂缝出现在外墙混凝土干缩与温差情况下,应将草袋盖在混凝土初凝后的墙顶上,外墙模板在养护14天以后拆除。

2、卷材铺贴方法

⑴卷材及基层涂胶基本干燥后(手触不粘一般15~20min即可铺贴,此为满铺粘法搭接宽度100mm,接茬错开250mm。

⑵铺贴前,必须弹线(拉线)控制,地下室底板各桩间要提前计算好卷材尺寸,保证铺贴严实。并每隔1米对准标准线将卷材粘接一下,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把涂刷用力滚压一遍,以排除粘接层之间的空气。排除空气后,用压辊沿粘接面用力滚压。卷材搭接接缝及收头必须以专用的接缝胶粘剂及密封膏进行处理。

(3)卷材防水层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即可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C20细石砼,厚度50mm,浇筑细石砼时不得损坏防水卷材层。

3、节点防水施工处理方案?

(1)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因地下室每施工完成1 层并做好防水后,需对外墙进行回填,而地下室侧墙后浇带则需在主体结构封顶60d 后补浇C40/P10 膨胀混凝土,所以地下室结构施工时,在外墙后浇带向外600mm 处浇筑400mm 厚混凝土挡土墙,使400mm 厚挡土墙正对护壁桩,挡土墙配筋12@200,水平筋一端锚入地下室外墙,另一端植筋植入护壁桩中。回填土前先将挡土墙外侧防水施工完成,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再施工挡土墙内侧防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预埋套管穿墙面防水处理

穿过防水层的侧墙管道预埋套管,套管中间焊接止水钢板,管道安装完成后,用沥青麻丝塞实,两端用防水密封膏密封,迎水面设附加911涂膜防水层1 道,局部加强层涂刷并带胎体增强(转角处)。

(3)地下室底板与立柱桩节点防水处理

在大面积底板施工防水卷材前,先在立柱桩周边500mm 范围内刷1.5mm 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然后大面积铺贴防水卷材,卷材遇立柱桩时上翻200mm 空铺,待立柱桩凿除至板底垫层后,用砂浆找平表面,将原上翻在立柱桩上的300mm 卷材铺平,上面加铺卷材防水,卷材搭接处用密封膏多遍涂刷密实。

三、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防水材料,并按照选取的防水材料制定相对应的施工工艺,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地下室的防水性。我们要正确处理地下室各细节部位的防水要点,严格施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1、己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严禁在防水层上进行施工作业和运输,并应及时做防水层的保护层。穿过屋面、墙面防水层处的管件,防水层施工完工后不得再变更和损坏。

2、屋面变形缝、水落口等处,施工中应进行临时塞堵和挡盖,以防落杂物,屋面及时清理,施工完成后将临时堵塞、挡盖物及时清除,保证管内畅通。屋面施工时不得污染墙面、檐口侧面及其他己施工完的成品。材料贮存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储存的温度不得高于45℃,卷材平放贮存时,码放高度不超过5 层,立放贮存时单层堆放。

3、防水层施工之前,须将各种管道及预埋件安装固定好,以避免在防水层施工好后再打洞凿孔,破坏防水层,留下渗漏隐患。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 幅宽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整。滚铺卷材时后浇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不能污染卷材边缘的自粘胶面,若有不慎污染要及时清理干净;防水涂料施工时一次性配料不宜过多,防止涂料未用完前固化而造成材料浪费。

4、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加强层铺贴好后,方可铺贴大面卷材;大面卷材粘铺须从低处向高处进行;先做较远的,后做较近的,使操作人员不过多踩踏已完工的卷材。

四、应采取的防水堵漏措施

地下室渗漏较为复杂,无论是孔洞漏水、裂缝渗水,还是大面积渗漏水,均应先堵急流后修慢渗,逐一修堵。

4.1 孔洞漏水修堵

孔洞漏水可用直接塞堵法。一般在水压不大孔洞较小的情况下,可根据孔洞水量大小,以漏点为圆心,凿剔成直径×深度为2×4、3×6、4×8(cm)的凹洞。须注意洞壁不能凿成外大内小的V字形,应尽量与基层面垂直,并用水将凹洞冲洗干净。接着用按比例配好并发热的M131止水速凝剂迅速用力堵塞于凹洞内,并用力向四周挤压严实,使速凝剂与洞壁紧密结合。最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已无漏水后,方可在堵下一个漏水点。有时在凿洞过程中突然水流不止,这时仅靠速凝剂难以堵住,需先削一个契,并经过用乳化沥青或防水涂料浸沾防水处理后,再用锤子将该木契嵌入洞内堵住急流,然后再按上述方法将四周孔洞堵好严实。

4.2 裂缝漏水的修堵

裂缝漏水也采用直接塞堵法处理。先沿裂缝方向为中心凿成宽度×深度为凹槽2×4、3×6(era)的凹槽,沟槽需与基层面垂直,并清洗干净。接着把与水泥拌好的速凝止水剂捻成尺寸与沟槽相宜的长条,待发热后迅速用力填入沟槽中,并向槽内及其两侧挤压密实,使速凝剂与基层紧密结合。若裂缝较长可分段堵塞。修堵完毕,观察一段时间,无渗漏后再修堵其它裂缝。

4.3 混凝土蜂窝麻面的修堵

由于混凝土施工不良而产生局部蜂窝麻面的漏水,处理时应先将漏水处清理干净,将麻面基层剔凿掉深3~4cm,剔凿面积最好比麻面四周大3~5cm。用水冲洗干净后,先刷两道M179,随即用比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掺有M142的防水砂浆抹平压实、养护成活。

用上述方法分别将孔洞、裂缝、麻面蜂窝的渗漏堵好后,不能急于抹防水砂浆,需要观察几天。堵好后有压力的水可能还会从薄弱环节渗透过来。若有新的漏水点,仍需用同样的方法修堵。这样依次堵漏一观察一再堵漏一再观察,直到没有渗漏为止。

4.4 大面抹防水砂浆

所有的漏水点堵住以后,为了防止压力水再次渗漏,需抹防水砂浆,其厚度应不小于2cm,分2~3次抹完。施工顺序是:一般按先墙面后地面,先外墙后隔墙的顺序进行操作。操作时接茬处应分出层次,错开留出接茬。各层防水砂浆应抹成封闭的整体,地面与墙面交界处的阴角应做成圆弧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和困扰着很多业主对于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增大物业维护成本。如果地下混凝土结构长期渗水,一方面会使混凝土中的钙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从而破坏了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进而影响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物地下结构的防水,不仅会给住户带来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对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也是百年大计的事。要想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首先要对地下室产生渗漏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防止地下室渗漏。

参考文献

[1]朱昱菡.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2014.07.

[2]张鹏飞. 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综合防水施工技术分析探讨,2013.04.

[3]谭振军.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2015.09.

[4]张同波,王胜,崔岗. 地下室抗裂防渗技术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2016.03.

[5]赵云.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2014.06.

论文作者:王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_王宇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