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讨论产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260例产妇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300例产妇做为研究组。结果:实施相关措施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并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重视发生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制定有效的方法措施并严格执行,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产房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产房护理纠纷;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重要场所,但是该场所也是安全事件高发的部位,极易出现风险事件,造成医疗纠纷,所以,如何降低产房护理工作中,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是当今医学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门产房护理纠纷事件的原因,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岂止时间2013年4月~2014年4月,研究例数共560例,研究人员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研究人员的具体情况
1.2方法
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纠纷事件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成立专门小组,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与防范措施,并落实在观察组中实施。统计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与防范措施后发生护理纠纷的概率,与研究组比较。在护理结束后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统计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单位以(%)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房护理过程中,未实施护理纠纷潜在因素与发生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2.
2.2实施相关措施后,研究组患者仅出现6例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0%。
2.2两组体检人员对护理满意度对比,治疗结束后调查参与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体检对象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未实施措施前护理纠纷潜在因素与发生率
3讨论
护理纠纷是指在就诊过检查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造成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与护理人员发生的纠纷。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与法律意识随之增强,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
3.1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
3.1.1工作态度问题,个别护士的观念较为陈旧,服务责任心不强,认为无需面对病情危重患者,也不会出现重大医疗事故,造成对体检护理工作服务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与服务理念。对待患者语言生硬、随意,表情冷淡,行为懒散。这种现象在高峰时更为严重,对患者不冷不热,态度生硬,此时就很容易发生护理纠纷。
3.1.2缺乏沟通技巧,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些治疗需要患者和家属配合才能完成,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往往在执行护理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患者进行插话,导致出现交代事情不全面的情况[2]。
3.1.3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出现对患者病情不了解,巡视不到位等,耽误患者的治疗,就会导致对护理人员不满,进而出现护理纠纷事件。
3.1.3护理人员的操作以及理论知识较差,产房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的知识范围比较广,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如不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对于产妇提出的问题无法作答,容易失去信任。而操作不熟练,使得产妇产生不良情绪,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3]。
3.1.4此外,除上述较为严重的因素外,还有门诊的环境问题,环境较差,人员拥挤,某些收费不合理都会造成患者产生不满,引发护理纠纷。
3.2防范措施
3.2.1加大护理管理措施,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本科室的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应规章制度,针对于日常出现的纠纷事件经总结,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监督,同时维护患者的相应权益。
3.2.2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加大且技术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理质量,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提高护理水平,并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开展培训,提高对产妇的护理风险意识加强急救反应能力,并且记录护理的全过程,帮助产妇了解安全事件的相关知识,定期评估护理人员,并随机抽样。如不正确操作应加强直至熟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4]。
3.2.3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与产妇接触一段时间后,可根据产妇的习惯,选择较适应的交流方式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充分尊重和关爱,与患者交流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话语恰当。在分娩过程中,陪同助产士,根据不同阶段的分娩和分娩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心理护理。产前和产后规范化教育应加强护患沟通。对于每一个由母亲进行的治疗,在手术前,应该明确其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于缺乏经验护士,优秀护士应进行组织,帮助助其进行培训。礼貌语言,人文关怀,优质关怀赢得女性及家人的认可和信任[5]。
3.2.4改善产妇待产的环境,尽量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待产环境,并加强与其它科室的资源共享,完善体检流程,提高效率。
本文通过仔细分析本院体检科发生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实施于观察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过程中护理纠纷发生率2.0%与对照组11.92%相比,下降明显,并且实施相应防范措施后,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6.67%也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8.08%。说明,在产妇待产的过程中,重视发生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制定有效的方法措施并严格执行,能够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产房护理服务的质量,保障产妇与胎儿的安全,提升其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乐永芳,柳小平.体检科护理纠纷潜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4):836-837.
[2]农锦色.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4,35(5):1112—1113.
[3]齐继红,张秀娟,王会军.产房护理工作中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C].2012年河南省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研讨班论文集,2012:103-110
[4]吴南波.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5,13(19):1878 -1879.
[5]吴娅飞,孟燕.运用同理心培养提高导诊护士主动服务意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10:183
论文作者:龚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纠纷论文; 患者论文; 产妇论文; 产房论文; 发生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防范措施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