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本质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生活化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教育应从真实的大自然中索取丰茂的财富与宝藏,在鲜活的生活世界里吸吮充盈的甘露与养分。而生活化道德教育则是一种良性的、活化的、本源的、人性的教育;是一种维持生理特性、保持生活习性、遵循生命规律的原生态的教育;是一种与生活、生命相依,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真实、质朴融合的教育;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理解、选择,融入与客体对主体的渗透、映衬、呼应、制约的弹性的道德教育链式轨道。生活化道德教育提倡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生命的体贴,主张对学生道德教育意义的重新认识和深刻揭示。道德教育需要社会的依托,生活的刺激,实践的激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长与成熟,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格独立、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健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品德优秀的一代新人。
一、生活化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故里
何谓生活化道德教育?正如有学者所言,“通过具体道德的生活而学习道德。即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回到生活的道德教育,是赋予道德教育以生命本性的教育理念。生活化道德教育既着眼于学校日常生活,强调学校的道德教育作用、学校教育气氛、同伴关系、同伴群体等非制度的、日常的社会关系与互动的道德教育意义,也着眼于非日常生活,重视制度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道德教育。”人的生命之根就是现实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们生存的共同场所,人是在生活世界中张扬着人的思想、个性与言行,抒写着人的生命存在与人生历程,展现着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人生运行轨迹的每一点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对应、交汇之处。学校道德教育原本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融为一体,是在人生活世界的领域中进行的,它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道德教育活动和在教育中的生活都是属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才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根基,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根基,是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个体多种品质生成的奥妙蕴藏的处所,是与师生实际生活发生真实“牵动”极具感性色彩的真实生活场景。生活化道德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将道德教育与师生的真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在具体、可感、可悟、可触的道德实践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学校道德教育要想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就必须“回归生活”,回归生活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正确的出路。
1.学校道德教育要关注学生完整独特的生活
学生道德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智力发展,还应关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即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等,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兴趣与爱好、欢乐与哀愁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诱惑。要着眼于学生完整的、独特的自我成全,着意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去引导未成年人经验的生长,创设有利于经验生长的最佳情境,使之与学生的兴趣、能力、情感、行为等产生有效的交互作用以形成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使道德教育既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又能适应儿童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进步的先导,走在社会生活的前列,成为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契合点。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大世界中认识和体会社会生活,获得经验,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2.学校道德教育要关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
学校道德教育要遵照学生德行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的道德成长,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鲜活的生命活动中,在丰富、多姿的生活中进行,又回到真实的、“鲜活的”生活实践体验、训练中。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道德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内化而产生的道德,才更具生命力并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道德实践的生命体验和内化才是学校道德教育所要寻找的、真正的精神家园。而离开了学生鲜活的实践生活,体验和内化都将无法生成。正如杜威所言:“道德教育应遵循儿童自身德行发展的规律、结合各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更应该重视道德行为的操作训练。学校教育应以一种“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学校要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活动,道德训练如果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就像学游泳不下水,只是反复训练游泳动作一样不可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道德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条件,也是其各方面得到发展的载体。因此只有下水练习游泳而学会的游泳才是扎实的,同样过道德的生活而学会的道德才是有效的。从生活中学习的道德是生活的结晶,是可以直接内化为德行的真实品质。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体验,更多的活动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地与自然界交融,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在生命活动中体验道德、实践道德、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实实在在地领悟、品味出道德教育的深层意义。
3.学校道德教育要关照学生面临的价值冲突
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来自于社会冲突情境中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来自于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冲突。那种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视学生道德活动的主体性,无视社会生活中和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的道德教育只会使学生满足于世俗、服从于训导、受制于束缚、听命于权威,成为“知识动物”和“考试机器”,从而得不到学生个性的真正张扬,也不能使其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再“合理”的道德规范都只能成为外在的、没有生命力的、捆绑人的枷锁,这种道德教育也是道德人格教育所要拒斥和否定的。道德教育只有在学生生活世界的遭遇与挫折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与矛盾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契机,才能真正开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确立的源头活水,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由全面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动力。只有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冲突和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在其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其教育的着眼点才能真正进入教育者的视界,才有可能去发掘其教育价值的潜力,才有机会去探索道德教育的真正精髓,才能促进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生成和确立。
二、生活化道德教育要关注生命存在
生命是自生自长、自为因果的宇宙的精髓,而人的自觉自为的生命又是其最高发展和自觉的体现。人是超越其他生命之上的存在物。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事物永恒的基础,生命也是道德教育活动的根本,离开了生命,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生活化道德教育使人不断地寻找自己生命的根,不断地返回生命存在的本源,去发现、探明现代教育所失落的生命意义;不断地反抗刻板的道德生活和单维化的道德教育状态,从过去异化了的、“见物不见人”、仅把学生看作“物”——装载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而不是从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的教育状态中走出来,竭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生活化道德教育为受教育者确立了正确的现代生命观,提供了整合各种规范的最高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即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理解学生的价值存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存在、珍视学生的情感存在,把人的生命作为其人性论的基础,把维持生命本源、理解生命真谛、唤醒生命意识、开掘生命潜能、激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境界、培养生命品质和健全人格作为其追求的人生坐标;把培养天真烂漫、朝气蓬勃、洋溢生机活力、充盈生命激情、富有创造精神、勇于张扬个性的学生作为教师的神圣使命。
1.人文关怀——道德教育的催化剂和营养剂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应当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予以关切与重视,应当为解脱学生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诚与热情,应当表达对学生基本价值维护的愿望与义务,更应当以理想的光芒给学生的心灵以慰藉与照耀。人文关怀主张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道德教育应当回归到它的本真意义。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的归宿;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道德教育的灵魂。
鉴于此,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应当饱含着对人的生命、生活的关怀、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和对人的灵魂的拯救。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突出人的发展,要把学生当作道德教育的核心,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一切服从于学生的需要与完善,确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道德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灵魂的塑造和智慧的追求,尽量体现出人性化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疾苦、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建立师生间、生生间亲密的人性关系;强调优化课程设置,教学中突出知识的人性内容或人性意义,努力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人文教育必须与各学科有机结合,与各专业互相渗透,交相辉映,取长补短,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都能吸收到人文精神的营养,感受到文理各科教师的人文关怀;强调教师要通过自己良好的教学言行和出色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带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学会如何做人;强调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解人的生命,追求人的价值,活出人的真正意义,形成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强调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强调积极营造适合学生人文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学校建构成为一个充满浓厚人文风味的、富有独特魅力的“精神乐园”,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多彩多姿的校园文化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质。
因此,只有把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物”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有精神动力,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人文关怀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并成为完善人的催化剂和营养剂,呼唤人文精神在现代德育目标的回归与复兴,重视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精神养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快速地成长,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是当代德育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终极关怀——道德教育的兴奋剂和润滑剂
终极关怀的实质、核心就是追索、关注人生最深刻的意义和最高的价值。简言之,终极关怀是指人生最重要价值的追求。这种价值直指宇宙的本源——生命,人的生命才是最高贵、最珍重、最有价值的,是其他任何东西所不能替代的。生命存在是人生意义存在的物质前提,寻找人生最高意义的终极关怀不能不关怀生命,然而人的生命不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而且又是一个意义的存在、精神的存在;人不仅关心物质生活而且还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所以,终极关怀既是一种对生命的本源、生活的本真、人的本性——原生态的真切感悟,也是对人生最高价值的精神体验。它不仅关怀人生命的存在价值,关怀人生命的创造价值,关怀人生命的超越价值,关怀地球生态系统中整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还要关怀人生意义、精神的存在价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领人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精神寄托与灵魂归属。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信仰,用信仰指导生活、调节生活。信仰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标准和社会最高理想的反映、评价和把握,它就像人的灵魂一样永恒地伴随着人而存在。它是从终极价值取向即终极关怀上指导人类精神世界和行为实践的精神机制,它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源,具有导向作用。事实上,任何生活都是在一定的信仰指导下的生活,而信仰又是高于、超越现实生活的,具有理想性。因此,有了信仰,人的生活就有了方向、动力和精神支柱,生活就具有了丰富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信仰在给人提供一种不竭的内在动力,提供一种经受苦难的精神,提供一种超越现实的勇气,提供一种创造开拓的锐气。所以,我们要教育青少年学会用信仰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人的生活才有价值,人的生命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因此,道德教育就必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信仰。把培养、重塑青少年的信仰当作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要使命。
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信仰,用信仰净化灵魂、提升精神。由于信仰是人的最终极的关怀,是人的精神、生命、行为等的最终依据。因此,具有信仰的人应是一个内心比较平静、温和、宽容、值得信赖的人,是一个精神高尚、乐善好施、灵魂安宁、有正义感的人,是一个内心自由、心灵幸福、生命丰富、有崇高感的人。不仅如此,信仰还能使人超越现实的存在,超越现实的各种关系,在这种超越之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体现人的价值,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彰显人的可敬、可信和可爱。“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信仰只有靠每个人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只有不懈地追求自己内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幸福,执著地争取个体生命的完整、和谐与完善,以使自己的生活、生命有一个精神支柱,给自己寻求一个灵魂可以停泊的宁静港湾,让自己获得一个精神寄托和满足的安心之所。所以,在开展道德教育时进行信仰教育,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崇高信仰,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规范,以尽可能地使自己的生命“合理合法尽善尽美”,用信仰净化灵魂、提升精神,努力达到信仰教育的最高价值标准——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关怀生命。
3.情感关怀是道德教育的发酵剂和调配剂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道德与人的存在是直接统一的,道德与人的感情也是密不可分的,人不但是知识、理性的存在物,也是感情、主观的存在物。正如威廉·巴雷特所言:“人不是简单的‘具有’情绪,而是在情绪中存在,情绪弥漫于我们存在的整个存在场所,当我们处于某种情绪时,我们的整个存在都被这种情绪基调调节过了,情绪就像酵母发酵一样,渗透于我们的整个生存之中。”所以道德切不断与情感的关联。道德教育从来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理所当然地包括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情感的互动与交流不仅有助于知识、理性的发展,其本身也有人际互动的作用。情感在品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不可低估的功能。情感是道德的当然构成部分,是激发人、鼓舞人、驱动人去行动的原动力,是道德教育天然的发酵剂和调配剂,是道德教育成功的切入点和生长点是促使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的心理背景和先决条件,也是道德教育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情感不仅是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促使道德行为和意志发展的内部动力。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和教师之间情感、情绪的相互感染、彼此交流、引起共鸣的过程,是积极情感的互激、互励、互动的过程,是情感体验上的一致和心灵的相通。使师生之间情感更为融洽、和谐,更有效地培养激励学生的积极情感,并借助情感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所谓情感关怀,即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促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是情感教育、关怀的核心。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往的基石,是学生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工作等多方面成长的直接因素。然而,认知的发展或道德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无法代替情感也无法迁移于情感的发展,人对价值与道德的认同与信奉不仅需要知识的理解,也需要情感的吸引与推动。没有情感的推动和调控,忽略情感在德性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个体内心的情感状态和体验,无益于德育的正常发展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生命的情感关怀,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情感策略:
(1)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细致了解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情感要求,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瞄准切入点、富有针对性地创设有利于学生道德教育的“情境”,即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环境。要设法诱导学生带着丰富情感置身于特定的教育情境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学生真正理解、感悟到教师的关怀与爱心,便会萌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态度定势并主动配合教师,心悦诚服地认同、接受教育,把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更容易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需要。这便能取得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内化的最佳效果。
(2)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倾注自己的真挚、诚实、积极、健康的情感和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来尊重、关心、爱护、理解学生,深深地感化、拨动学生的心弦,去触动学生的情感闸门,启迪、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在对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引导的基础上感染、影响学生,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心灵沟通、思想交融、情感迁移的效果。达到学生自觉、自愿、主动,从内心深处接受和配合教师的教育目的。
(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用模范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通过自身的正确思想、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良好健康的人格形象;要用扎实雄厚的专业知识、出色正直的言行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吸引、感化学生;要用声情并茂的讲授,生动形象的教育,平等融洽的对话,充满真情爱心的家庭走访去感染、激励、鞭策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情感体验,这样对学生才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巨大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师生之间感情的沟通正是由于情感、情绪的感染功能,才能以情动情,以情育人。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建立在“台上良师,台下益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真情实感基础上,才能真正触发学生丰厚的感情回馈,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赖与爱戴。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思想、道德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转化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身体力行地恪守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效应。
综上所述,人的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关注学生的生命,才是生活化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真正健康、完善的道德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生活,教会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了解人生的哲理与意义,探寻生活的奥妙与真谛,追求生命的信仰与价值;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精神生活,尊重学生自主、独立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全心智和完善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灵魂,遵从学生的生命、生活的活动规律。另外,真正健康、完善、有效的道德教育还应是师生之间和谐相处、情理相通、视界融合、心灵交汇、生动鲜活的生命活动,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活出人的生命意义以及人自身的生存价值。真正实现道德教育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