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下)_纺织品论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下)_纺织品论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纺织品出口影响及对策(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我论文,东南亚论文,金融危机论文,对策论文,纺织品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消除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呢?记者最近采访了有关专家和部门,他们提出如下对策。

——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就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格局来看,70%以上的产品流向亚洲市场,即使除去经香港等地输往欧美的再出口,比重也还是很大。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格局本身就是不利的。

今年美欧为实施世贸组织贸易一体化方案,分别取消了部分纺织品及成衣的配额限制。美国从今年开始取消了我丝绸产品输美配额限制,今年1月份我丝绸出口就比去年同期猛增了23%。这说明在美欧市场, 我纺织品出口仍有潜力可挖。在北美市场我们面临的强有力对手是墨西哥等中美洲国家,怎样避免与其产品的恶性竞争,将是我出口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与思考的。

其次,拉美和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东欧经济也在缓慢回升,这些国家和地区纺织业都不是很发达。在非洲,为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我国还准备设立10个贸易开发中心,这些都为国内企业扩大我纺织品对外贸易,开辟新的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东亚市场来说,虽然该地区经济发展放缓,消费需求减弱,但也不是没有商机。我们要力争保持对这一地区出口的少降或不降。如日本市场,一方面经济萎缩,另一方面近两年也出现了服装消费休闲化的势头,其原来从欧洲市场进口的高档消费品很可能会减少,取而代之的应为中高档产品,这类产品的进口有可能转向我国。

——关键是练好内功。危机的爆发,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受冲击最大的仍是初加工产品。至今,我国纺织行业初加工生产能力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两纱两布,这种原料价格占成本70%以上、仅以劳动力低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本来就受到东南亚诸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强有力的挑战和市场挤压,已经是举步维艰,再适逢这场风云动荡,则更是雪上加霜了。因此坚定不移地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压锭改造,必然是当务之急。

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便显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仍处于疲软状态,但随着“两会”的召开,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启动,必将带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这为国内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有关专家也提醒,要警惕一种动向:即出口企业在外销受阻时一窝蜂地杀回国内市场,造成内销市场过剩,产品降价,企业效益滑坡,陷入当市场形势好转时又无力扩大出口的恶性循环。

为了支持纺织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国家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方面也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率提高两个百分点,给予国有纺织自营进出口企业15%的被动配额等。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用足用好配额,这对纺织企业扩大出口也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竞争要有序,合力寻商机。对贸易企业来说,危机的影响更来自经营者心理的压力和恐慌。危机爆发时,东南亚及韩国、日本等国为应付危机和增加对其他国家纺织品出口量,大量抛售库存,使国际市场上聚酯切片、涤纶短纤维和棉纱价格纷纷下跌。而国内贸易企业多年形成的纺织品多头出口、相互压价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这无疑会使本来就不利的我国纺织品贸易更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况。

针对这一系列影响,中纺进出口总公司企业发展研究室主任牛热东认为,这场危机虽然令人恐惧,但我们决不能把它看得不可抗拒。因为世界消费需求虽有所减弱,但人总是要穿衣的,应该看到,我们这个纺织大国的位置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替代的。如同乘车,因为怕找不到位置而一拥而上,都挤在车门口,结果谁也上不去;而如果是有秩序地进入,也许都可找到合适的位置。因此要保持贸易平衡发展,首先需要贸易企业保持稳定,形成合理有序的竞争体系,多下功夫研究市场,寻找机遇把握商机,而不能过度竞争自相残杀。

还应该看到,东南亚诸国虽出口竞争能力增强,但其原料都需要进口,其出口优势已基本上被抵消。而我国纺织行业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既有原料、生产优势,又有规模优势,这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

在国际纺织品贸易市场上,我们还有更多的处女地有待开发,因此,对贸易企业来说,虽然这场危机所造成的压力很大,但机遇也是同样存在的。(注:本文有关出口数字为海关统计第十一大类统计口径。)

标签:;  ;  ;  ;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下)_纺织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