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医院 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多发伤急诊患者采取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对于抢救时效以及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66例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按照应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为33例。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抢救时效以及质量。结果 研究组各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对多发伤急诊患者采取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抢救时效和质量。
关键词: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严重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时效;抢救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impact of structured trauma team care model on the time and quality of rescu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Methods:Sixty-six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for group comparison.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odes,the study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33 cases.Compare the rescue time and quality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RESULTS:The time of the rescue aging indicator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success rate of the rescu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P<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A structured trauma team care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s can improve the timeliness and quality of rescue.
[Keywords] structured trauma team care model;severe multiple injuries;emergency patients;rescue time;quality of rescue
严重多发伤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全身状态以及病理生理情况,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发伤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累及多个重要器官和系统,创伤一旦发生,患者将会丢失血容量,进而使其机体组织代谢呈现缺氧状态甚至无氧状态,进而引起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因此,采取有效的急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的66例多发伤急诊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按照应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为33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8.74±11.21)岁;男性20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8.74±11.21)岁。两组资料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开通绿色通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建立经脉通道,按照医嘱给予补液、输血。抢救过程中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研究组采取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①建立团队。组建三个结构化创伤团队,每一团队由4名护理人员、1名循环护士、1名创伤护士以及1名呼吸护士构成。创伤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抢救能力和丰富的抢救经验,负责整个急救工作的评估、组织以及监督等,并且需要定期开展急救演练;呼吸护士主要负责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气管插管、配合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气囊等;循环护士负责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抽血、配血、导尿以及各种药物的输注。三个团队轮流工作,并做好交接班,明确指出所负责的工作以及职责,进而确保团队合作紧密高效;②实施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分诊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启动结构化创伤团队开展急救工作,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开启绿色通道,并根据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角色开展抢救工作,并立刻通知最高级别的急诊医生,由创伤护士对于患者神经系统、脊柱损伤、肢体活动以及昏迷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呼吸护士评估患者的呼吸以及气道情况;循环护士负责患者血管充盈时间、肤色、脉搏以及血压等情况的评估。经过上述初步评估后,及时将评估结果告知急诊医生,并协助急诊医生开展抢救治疗。对于脊柱损伤患者而言,则需要立刻使用颈托以及脊柱板,对于身体暴露在外的患者,则需要提供保暖护理。随后,呼吸护士需要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以及口腔异物,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则需要行气管插管,或者协助进行气管切开。对于大量血气胸患者,则需要行胸腔穿刺引流;对于开放性气胸患者,则需要及时给予封闭胸腔伤口处理,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循环护士需要建立两条及以上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支持,进而使得患者有效循环得到维持。在此期间,监测患者动脉压,确保收缩压>90mmHg。对于补液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输液量,避免输液过快、过度,加重患者出血症状。创伤护士需要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情况,对于创面较大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进行加压包扎;对于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患者而言,则需要及时采集血液,并立即送至输血科,做好配血工作。最高级急诊医生到达后,创伤护士需要及时汇报患者的有关情况,如:创伤时间、原因、已采取的治疗措施等,并于急诊医生的指导下,联系其他科室进行会诊、手术等。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资料,并且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抢救时效以及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行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各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
研究组各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比对[(?x±s) min]
2.2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n(%)]
3讨论
对于多发伤患者采取急诊急救的治疗措施十分关键,但是由于大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和人员的确实,将会导致分工不合理或者抢救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并不利于挽救患者生命[2-3]。因此,临床上根据“检伤分类”的原则,于患者进入急诊室的第一时间进行生命体征以及患病情况的初步评估,判断患者的受伤程度,并进行分类开展有序的急救治疗,进而确保在有效的时间内开展准确的治疗[4-6]。本次讨论得出:研究组各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在“检伤分类”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化创伤团队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解决职责不明、分工不合理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水平,更加利于为多发伤患者开展有效的抢救治疗。
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采取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多发伤急诊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获取更加理想的抢救质量。
参考文献
[1]凌小梅.一站式急救护理模式联合中医急救方法在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3):177-178.
[2]石卜文.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8):142-143.
[3]喻桂琴,李群.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0):280-281.
[4]任丽平.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7):3550.
[5]吕鑫.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6):3281.
[6]行文静.急诊护理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8):98.
论文作者:蔡凤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创伤论文; 多发论文; 时效论文; 团队论文; 模式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