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在人民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工业生产及大众生活电力需求明显增加,这样对于电力工程项目要求随之增多,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难以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运营质量,因此有必要加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传统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不足,然后分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措施,以期为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用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大都采用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对于解决工程的基本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遇到新问题时就会常常出现难以满足工程管理需求的情况,导致电力工程管理效果下降。针对这种情况,相应单位应推进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
1、传统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不足
当前我国传统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具体分为业主自建模式,监理模式,PMC 模式,CM 模式和 EPC 模式,上述管理模式已在电力产业应用时间较长,各种管理模式自身优缺点较为明显。对于业主自建模式来说,其作为我国电力工程应用时间最长的管理模式类型之一,基于该模式的基础上,业主对于电力工程实施自主化管理,并且直接针对项目相关建设内容负责,但受到业主自身专业能力及技术经验等诸多限制,各种工程项目资源很难获得全面利用,其会产生一定程度资源浪费,所以业主自建模式已被其他模式代替。目前工程监理模式应用较为广泛,其能够将整体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业主、承包商及监理方等诸多方面,并且监理方受到其他方面委托,根据相关合同强化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其会导致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日趋规范化及科学化。但实际监理阶段,监理方难以确保相关职责全面落实,所以该模式难以对于工程项目实施高效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也适当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并且引入 CM 模式、EPC 模式和 PMC 模式,但基于我国电力工程发展具有独特特点,完全照搬国外管理模式致使管理效率低及花费高,难以达到国内电力工程管理相关要求。
2、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
电力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健全的项目质量建设管理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将其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其能够全方位的对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业主要对于施工单位的图纸、质量记录以及质量自检等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把关,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2.2 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之前,业主方应该积极的与各方施工人员联系,对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具体情况能够有个全面的了解。进而根据本项目工程的实际进度以及项目的目标要求对施工建设的班组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还要对各个施工的环节的质量进行评定,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的部门进行整改,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
2.3 加强对电力工程项目责任制的管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各参与方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根据本方的工作职责以及内容制定一些相关的奖惩制度,并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施工单位也可以根据本的那位服务的机制给员工分配合理的任务,在提高员工责任意识的基础上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核准制进行完善,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的考核,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要求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严格的把关,为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做好保障。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的措施
3.1 增强管理理念与组织机制的创新
增强管理理念,有利于提升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有利于确保电力工程管理的质量。首先应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例如:管理层应深刻地认识到工程管理理念模式创新应用的重要性,在创新过程中应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只有意识到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要性,才能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理念的创新。又如:深入剖析现有的管理制度,找出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从而加快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促进电力工程管理的发展。为了促进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发展,争抢组织机制的创新与应用势在必行。
3.2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仅关系着工程管理的质量,同时对确保工程建立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电力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首先,应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和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从而能够做出具有针对性工程施工的应对措施。其次,派遣人员到国外先进的管理单位进行学习,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国外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的发展。最后,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将员工的人生目标与岗位紧密结合,鼓励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从提高员工内在意识着手,改变员工传统工作的思想,从而改变员工工作的行为,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还需要不断的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例如:从全国的各地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电力工程管理单位应与各大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输送计划,从而实现一流的人才培训制度,实现与高校之间互惠互利、取长补短,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等方面的水平。
3.3 运用 BT 模式进行管理
BT 模式是 BOT 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是指通过项目承包公司运作一个项目,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意见给业主的一种新型模式。BT 模式是共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一种优化与实施的全新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一方面能为委托人提供全方位的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投资的回报、工期以及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政府资金的压力。与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 BT 模式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有利于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参与方合理分担风险, BT 模式倡导的是收益和风险在政府与参与方之间公平的共享和分担;其二,由于电力工程项目是由政府出资建设,并且也是项目的实施者,通过应用 BT 模式,能够减少政府投资的情况下,吸纳社会资金进入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从而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其三,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职能,应用 BT 模式,可将政府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的职能分化出来,有总承包管理和分包商管理进行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化,实现项目的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形成协调运转,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生存及发展压力,如果电力工程应采用传统业主自建模式或其他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管理需求,因此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基于传统电力工程管理模式,适当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以实现合理创新。这样能够提升电力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及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理国.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智能城市,2016,2(09):242.
[2]杨秀芬.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的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84.
[3]詹翅.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07):50-52.
论文作者:闫乃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电力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