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州2018年5月25日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王坤 刘玉淋 王国军

四川阿坝州2018年5月25日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王坤 刘玉淋 王国军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气象局,四川若尔盖 624500)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阿坝州2018年5月25日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前后,500hPa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但整体环流形势均有所东移,槽脊加深。我国新疆东部延伸到蒙古西部的低槽,东移变成四川阿坝州到蒙古西部的高空槽。青藏高原东部的短波槽东移到四川阿坝州上空,推动了暴雨天气的发生。暴雨期间,副高、低涡的稳定少动,是整个环流形成“东高西低”的形势,这为南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阿坝州辐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以及能量的集聚增大,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为本次暴雨天气发生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动力以及能量条件。

关键词:阿坝州;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

1 引言

暴雨是我国的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之为“暴雨”。出现暴雨天气时,往往会造成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导致农田积水,农作物被淹、水库溃坝等严重后果。2009年8月28日河南南部经历强暴雨过程,2012年7月21日北京经历特大暴雨,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重大损失,2015年全国20个省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有2079万人受灾,给我国人民人身安全,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等都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四川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地形复杂,气候独特,又是夏季西南暖湿气流向我国东部输送的必经之地。每到汛期,四川降水十分充沛,常引发暴雨,给四川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18年5月25-26日四川阿坝州出现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本文主要针对此次暴雨过程天气影响系统、环流的配置及水汽条件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2 降水实况

2018年5月25日08时~5月26日08时,四川阿坝州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暴雨天气过程,其中,阿坝州普降中到大雨,中部、北部出现暴雨,局地出现大暴雨。据统计,阿坝州有1站出现大暴雨天气,43站出现暴雨天气,48站出现大到暴雨。其中,24小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阿坝州东部的黑水县芦花镇二道桥电站大坝,降水量为60.0mm。从单站降水量来看,阿坝州一共301站,10mm以上的有236站,25mm以上的有44站,50mm以上的有1站。此次暴雨过程具有小时雨量强(10~30mm)、降水时间短(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25日20时~5月26日08)、降水区域稳定(中部、北部)等特征。给阿坝州内红原县,若尔盖县,黑水县等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3 环流形势分析

3.1 500hpa环流形势

2018年5月25日08时,500hpa高空图欧亚中高纬度地区表现为“两槽一脊”型,从我国新疆东部一直延伸到蒙古西部有一低槽,另一低槽从我国云贵高原西部一直延伸到日本海,两者之间有高压脊,高压脊从四川盆地一直往北部延伸,在我国东南部有一高压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四川盆地上空受河套低涡西侧的西北气流影响,四川盆地南部上空有一高空槽切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西段位于114°E附近,其外围的西南气流控制了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一带。2018年5月25日20时,500hPa高空图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依然呈现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但整体环流形势均有所东移,槽脊加深。我国新疆东部延伸到蒙古西部的低槽,东移变成四川阿坝州到蒙古的西部的高空槽。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只短波槽,随着时间的变化,东移到四川阿坝州上空,为阿坝州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3.2 700hpa环流形势

2018年5月25日08时,700hpa高空图欧亚中高纬度地区表现为“一槽一脊”型,从我国西南部一直延伸到日本海有一低槽,高压脊从我国西部一直往东北部延伸,在日本海附近有一低压系统。我国南部地区整体受西南气流的影响,从我国四川盆地中部一直到华北平原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一狭长区域存在一长切变线,切变线两侧风向风速发生急剧改变,且锋的水平气旋式切变很大。其中,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式切变,水平辐合明显,有利于上升运动,为阿坝州的暴雨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

4.物理量场分析

暴雨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充足的水汽供应,用来提供足够的水汽和能量;二是要有强烈的上升气流,用来维持暴雨的强度;三是要有湿空气的不稳定层存在,用来促使和维持对流的发展。

4.1水汽条件分析

水汽输送对于降水的维持以及增强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充足的水汽条件是产生暴雨天气的重要条件。阿坝州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印度孟加拉湾以及南海,孟加拉湾西南气流通过西藏进入阿坝州;源于南海的偏南气流通过广西北上至阿坝州,南海水汽主要对阿坝州东部区域产生影响。5月25日08时,700hPa以及500hPa维持着孟加拉湾至阿坝州的西南暖湿气流,同时在高原东部构成冷暖气流交汇辐合带,使得水汽在阿坝州上空凝结为雨,西南向气流长时间的维持,导致阿坝州强降雨天气的长期维持;四川盆地低层始终维持着西南暖湿气流,且风速较大,在阿坝州构成爬坡上高原的形势,增强了水汽辅合,从而促使阿坝州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4.2动力条件分析

在暴雨发生过程中,在四川阿坝州附近存在着较强的上升运动带,从2018年5月25日08时开始在阿坝州中部、北部一带为较强的上升运动,在 500hPa附近主要为上升气流的旺盛区。伴随着对流活动的不断增强,垂直运动的最大值朝上发展,强上升运动会把低层的暖湿气流抬升至高层,有利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强上升运动与高层辐散和低层的辐合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暴雨天气的发生非常有利。

4.3能量条件和不稳定度分析

由探空资料分析可知,2018年5月25日 08时,对流有效位能红原站处于高位状态且抑制有效位能均较低,非常有利于对流天气的发生。700hPa附近有风垂直切变,主要呈不稳定状态,K指数超过 35℃;红原主要表现为上干下湿的态势且整层不稳定;高层有冷空气的积聚,为推动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能量条件。

5.结论

(1)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前后,500hPa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主要表现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但整体环流形势均有所东移,槽脊加深。我国新疆东部延伸到蒙古西部的低槽,东移变成四川阿坝州到蒙古西部的高空槽。青藏高原东部的短波槽东移到四川阿坝州上空,推动了暴雨天气的发生。

(2)暴雨期间,副高、低涡的稳定少动,是整个环流形成“东高西低”的形势,这为南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在阿坝州辐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3)西南低空急流的建立以及能量的集聚增大,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抽吸作用,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动力以及能量条件。

参考文献

[1]周春花,张驹.2012年8月四川盆地东部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髙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 33(3):31-36.

[2]黄远盼,林振敏,葛意活,等.2015 年 5 月广西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

论文作者:王坤 刘玉淋 王国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四川阿坝州2018年5月25日暴雨过程分析论文_王坤 刘玉淋 王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