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人民医院肛肠科 湖南娄底 417700
【摘 要】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对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对肛门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0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按不同方法,将行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将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对患者肛门功能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高位后马蹄形肛瘘;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肛门功能
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是肛肠科疑难疾病之一,因其管道弯曲复杂、病变位置高,治疗难度较大,若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肛管直肠损伤、肛门直肠畸形、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进而引起肛门功能障碍。传统切开挂线手术对直肠、肛管损伤较大,应用较局限。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1]。我院就对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80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入组标准[2]:符合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患者;瘘管主要位于肛管外括约肌深部,内口多位于前马蹄形或后马蹄形,外口位于肛门两侧。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者;妊娠妇女。按不同术式,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0~68岁,平均(45.8±2.3)岁;病程(4.5±1.2)年。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46.8±2.4)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病程、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切开挂线引流术,采取腰俞穴麻醉,经外括约肌深部以上部分进行挂线处理,充分敞开创面,对瘘管壁肉芽组织进行刮除,最后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的主管及支管切口应用碘伏纱布填塞引流。
观察组患者行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采取腰俞穴麻醉,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经常规消毒后,分别进行肛镜检查及探针检测,确定管道走向及内口位置、数目,利用探针,从患者外口插入,随后沿着患者瘘管走向,缓慢插入肛内,于肛瘘主管部位行半切开,切除肛管直肠环上面覆盖的皮肤及浅层外括约肌,同时将肛管直肠环以下与肛周之间的瘘管切除,使其对内口相应的肛缘呈放射状切口,上至齿线,下至长度可根据患者管道深浅决定,随后用橡皮条行肛管直肠环挂线。切开内口部位,并结扎内口两边的黏膜瓣,有效预防术后出血发生;随后以支管外口为中心,并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口,使用止血钳取出探针,将外口处增生的结缔组织切除,扩大切口,并刮匙坏死组织,保持外口主支管间引流通畅;随后于主支管、支管间采用橡皮条做对口引流,适当修剪切口及边缘,保持引流通畅,并使用凡士林油纱填充切口,并固定。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根据切口情况可适当给予生理盐水、碘伏、凡士林等自制纱条换药。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治愈情况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治疗后管直肠损伤、肛门直肠畸形、肛门失禁等相关症状消失,创口愈合良好;未愈:治疗后相关症状无变化。
术后随访3个月,采取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表[4]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情况进行评定,包括气体、干便、稀便、需要衬垫、生活方式改变等内容,采取0~4分制,0分:从不;1分:很少;有时:2分;常常:3分;总是:4分。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整理本组收集结果,选取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有效率单位为(%),比较经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单位为( ),比较采取t检验,设P<0.05时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被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国外肛瘘的发生率约为9%~25%,而我国肛瘘发生率约占肛肠疾病总人数的2.0%~3.5%[5]。高位马蹄形肛瘘是肛瘘疾病的常见类型,因该病管道多弯曲复杂、病变位置较高,且常有支管、深部死腔,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手段,但手术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肛门畸形、肛门失禁并发症发生,甚至可能导致肛瘘久治不愈,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手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的关键在于确定肛瘘位置及正确处理内口。其中寻找内口的方法有肛瘘造影检查、肛门指诊、探针探查等,临床常用肛门指诊联合探针探查,可确定肛瘘及内口位置。但有研究表明,即使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创口迁延不愈的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创口间隙内留有窦腔,且积存粪渣、上皮碎屑等感染物质,易引起引流不畅。因此,需合理设计手术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可促进切口愈合。本研究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通过对内口采用挂线切开,对瘘管结构进行破坏,清除坏死组织;同时,主管间及支管采取对口引流的方式,保持引流通畅,减少肛门周围组织损伤,可促进切口愈合。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效果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一致[6]。
综上所述,对高位后马蹄形肛瘘采取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对肛门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莉,王建平.两种术式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2):113-114.
[2]姜国军.切开挂线旷置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24):35.
[3]刘庆圣,姜春英.浮线对口引流顶端挂线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周脓肿(附50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5):303-305.
[4]郑芳.一次性切开挂线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治疗高位马蹄形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28例[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2):122-123.
[5]刘友和,罗高宏,李衍文等.复杂性肛瘘96例手术治疗体会[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2):1441-1443.
论文作者:宋立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肛门论文; 马蹄形论文; 肛瘘论文; 患者论文; 高位论文; 对口论文; 切口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