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宇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结合中小城市道路建设实际情况,从过程控制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期准备、现场摊铺碾压成型及后期养生等施工控制,为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①底基层清理验收
应对底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去除杂物、浮土、积水,并不得有翻浆、弹软现象,以确保底基层压实度、表面平整度及足够的施工宽度。对改建工程,要确保路幅边缘处高程满足设计要求,不足部分要按底基层原有厚度进行开挖,并用混凝土补强。对新建工程,要确保其养护期,否则不得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摊铺前应将底基层提前洒水湿润。
②放样标高
经验收合格后,应测设路中线、路边线和施工标高控制桩,并组织人工培植路肩。施工标高控制桩原则上应按每10m进行布设,遇渐变段应适当进行加密布设。为既保证路边缘基层压实度与平整度,又尽可能减少浪费,路边线应设在设计边线外10cm-20cm范围内,路肩高度应略高于设计高程且内侧不压路边线。
1.2原料准备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准备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因此必须从源头抓起,严格按标准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一般设计水泥稳定碎石所需材料为:水泥、碎石、石屑,而经实践,我们一般使用水泥、碎石、石屑与粉煤灰混合物。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在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普通散装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早强水泥;碎石应洁净、坚硬、有棱角、直径在3cm以下,且压碎值应不大于28%,针片状颗料含量小于15%[1];石屑及粉煤灰不得结块;水一般采用生活饮用水、河水及自来水。应根据施工任务,合理采购原材料,原则上应至少备足2天施工用料。原材料要应分类堆放,留足空闲空间,以便于装载机装机上料及后续补料。
1.3机械设备准备
市政公用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所需机械基本有厂拌设备、上料装载机、摊铺装载机、平地机等,具体配备数量应根据厂拌设备、施工现场平地机、装载机的生产能力而定,以确保现场和拌和站均不集料。所有配备的机械设备需机械性能良好、符合额定功率、成龙配套,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到位不得兼顾其它工程。
2、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2.1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比对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要求由专业检测试验室出具,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前进行标准检定,并选取合适的级配曲线。为保证出具配合比与实际相一致,施工方必须确保送样的原材料与将拌合的材料相一致,且在拌和第一车混合料时应对最后所出的混合料进行筛分试验,以确定与级配曲线的符合性,并及时进行级配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混合料的拌合
①厂拌设备生产能力设置
现有规范要求,须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合,国内厂拌设备多为600T/h以下,而多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任务小而零散,且交通受限,为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所以一般多设为300T/h左右。
②水泥用量的控制
因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强,水泥剂量过低,则强度难以满足要求,水泥剂量过高,即造成浪费又易产生裂缝。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做到经济合理。实践中在考虑厂拌时额外损耗,多将水泥用量增加0.5%。
③用水量的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含水量控制同样相当重要。含水量小,则混合料松散,难以成型、强度及密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含水量大,则现场易出现“弹软”现象,甚至无法碾压成型,强度及密度同样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易产生裂缝现象。实践中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整体性,往往将含水量增加1-2%。同时应根据施工季节温度、风速、运距,适当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
④骨料仓分配
因水泥稳定碎石为连续作业式,原材料要分仓配制。一般厂拌设备骨料仓多为4仓式,因此可将1#仓设置堆放2-3cm碎石,2#仓设置堆放1-2cm碎石,3#仓设置堆放1cm以下碎石,4#仓设置堆放2:1石屑、粉煤灰混合物。
⑤配合比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是依质量而标定,而现有厂拌设备多为电子秤计量,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对拌和后的混合料不间断进行筛分试验,并及时将结果反馈至拌和部门。
2.3混合料的运输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需事前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并根据交通管制规定,安排合理的拌和时段,保证混合料从出料到摊铺碾压成型不超出2h。运输道路要求平整,避免颠簸,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在运输过程中,要加盖蓬布以遮住混合料,以保护环境并减少水分散失。施工单位认真掌握混合料的情况,超过规定时间混合料不得使用。造成离析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运回重拌。
3、摊铺碾压
3.1试验段
正式摊铺时,应先做试验段摊铺,以测定压实、松铺系数、标准的施工工艺,试验段长度一般为30m-50m。在试验段碾压成型后,用灌沙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对混合料进行再次筛分,检测混合料级配及含水量是否符合规定,当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通知拌和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2摊铺碾压成型
①混合料摊铺
由施工员架设水准仪并按1.4的松铺系统指导装载机摊料。装载机摊料时,要将铲斗放平,并尽量一次摊开,以确保虚铺路面基本平整。同时距路边线30cm范围内不予摊料。
②混合料平整
待装载机虚铺长度约30m时,立即组织平地机进行平整。应先进行粗平、后进行精平,并按由内侧及外侧进行平整。为缩短成型时间并减少水分散失,应尽可能减少平整遍数。粗平时,应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再增加0.1进行高程控制。精平时,严格按松铺系数进行高程控制。如精平铲除料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应及时组织人员集中清理出场,并不得掺入未摊料中;如出现含水量不足时,可进行掺水人工拌和后加入未摊料中。
③碾压成型
摊铺精平后的混合料应根据含水量及时进行碾压,且必须在混合料拌和后2小时内碾压完毕。碾压时采用自重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及光轮压路机压实。碾压时,应先用光轮压路机按由外侧向内侧、轮迹重叠二分之一进行稳压2遍。稳压后,由振动压路机按先微振后重振、轮迹重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原则碾压3-4遍,具体碾压遍数应根据现场实验段确定施工工艺执行。经振压后,再由光轮压路机进行表面压光处理,碾压后不得留有轮迹。
④接缝处理
纵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原则上进行整幅施工,施工现场应与拌和站有效沟通,尽量避免出现纵缝。若因路幅过宽而需进行两幅施工时,前后摊料装载机应保持前后间距在5-10m之间,平整与碾压应保证整幅进行。因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纵缝时,待下次施工时,应用切割机进行纵缝切割,并用水泥浆进行涂抹,以保证接缝有机融合。
横缝:因故中断超过2h或当天工作结束时,必须设置垂直于纵向的横缝。横缝设置方法可采用末端3-5m混合料不进行碾压,待下次再摊铺时,切割机切缝,并将未碾压部分混合料铲除后抹水泥浆进行横缝处理。
⑤缺陷处理
在稳压后,若出现局部混合料松散、弹软现象,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开槽、换填新料处理,开槽深度应达到底基层。
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涉及技术准备、原材料准备、运输、摊铺及碾压养生等一系列繁杂过程,只要我们牢固树立过程控制理念,增加预防措施,遵循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并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施工方法,一定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平整度与密实度等参数符合验收规范要求,圆满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任务,促进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悦.市政道路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492-493.
论文作者:胡永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碎石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论文; 稳定论文; 含水量论文; 平地机论文; 装载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