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城市化典型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目前论文,典型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较高级阶段,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位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程。因为城市地位的重要以及城市化对人类未来的影响深刻,我们有必要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我国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来研究中国城市发展。
一、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典型特点
(一)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图1反映了若干年份我国工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
图1 我国工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城市化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1999年)(2000年)。
我们从上表不难看到,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从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距离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960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使城市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从而使两者差距加大,随后而来的社会混乱,使城市化水平日益落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后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影响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城市化和工业化差距有缩小趋势,但总的来说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一般研究认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1。20多年来,我国的这一比例为0.6~0.72:1。当然,从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及比重来看,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分析城市化水平是不够全面的,当工业产值占GDP一定比重后,第二产业其它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要远高于工业发展速度,城市化的拉动也是由这部分产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可以全面描述城市化与经济的吻合度,见图2。
图2 若干年份非农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1999年)(2000年)。
从上表不难看出,城市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差距不断加大,即使进入经济平衡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这种差距仍保持较大程度;综合上述两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二)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我国是世界城市发展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但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仍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1949年,中国共有城市136个,城镇人口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仅10.6%。从1980年至今,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率由前30年的1.97%上升到2.74%。到2000年末,我国共有城市数量达663个,建制镇达19780个,城镇化水平达到36.09%。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是同期世界城市化水平增长的2.5倍。另外从上述表中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化步伐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是不慢的。如果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达到30%左右会出现一个快速推进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决定性进展往往是在这个快速期中实现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研究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日本城市化率由28%(1949年)提高到57%,仅用了7年时间,韩国城市化率由20%(1960年)提高到56%(1981年)用了21年时间,世界上低收入国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由33%(1960年)提高到57%(1987年)也用了27年的时间,以上这些国家城市化推进速度平均每年达1个百分点左右,大体上相当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推进速度的2倍左右,有些国家更多,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局面(中国信息报,2001年3月8日)。另外,根据诺瑟姆(Ray M,Northan)城市化的三阶段理论,可以知道:城市化水平在30~70%左右是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均收入水平与城市化率关系国际比较
人均GNP美国
国家
世行图表集法
PPP衡量法
城市化率(%)
中国 780
3291
35
低收入国家
410
1790
31
下中等收入国家1200
3960
43
中低等收入国家1240
3410
41
东亚和太平洋国家
1000
3500
34
资料来源:“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44~55页。
从人均收入和城市化率的关系角度看,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更能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城市化率较准确。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35%,我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处于800~1000美元之间,按照上述几种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经历了城市化初期阶段,目前正处于较快发展时期。
近年来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城市化的深刻内涵、作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松动,随后的商品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及社会福利保障、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废除、改进、创新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种制度上的变化开启了城市化发展的闸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城市化中的关键环节——就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经营城市观念的普及等也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三)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存在
目前,我国城市化在发展中表现出区域差异多样化。(1)城镇规模结构差异多样性:在这个城镇规模体系中既包括巨型城市如北京、上海,也包括超大城市(200~500万人)如南京、武汉等,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如石家庄、杭州,也包括大城市(50~100万人)以及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5~20万人)。(2)城市空间分布差异多样性:从城镇分布总体趋势看,我国呈现出由沿海地带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字形城镇宏观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空间结构差异也十分突出,如表2所示在分布上表现为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表2 我国城镇宏观空间结构差异
指标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总面积(万km2) 130.5 287.8541.8
市区面积(万km2)
45.2 66.4 62.4
城市总量(个)
298
245 123
城市密度(个/万km2) 2.28 0.85 0.23
市区人口密度(人/km2)
587 253
131
市区GDP密度(万元/km2) 668.2175.4 83.8
资料来源: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76页。
目前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速度和水平差异明显。(3)城市化发展阶段差异的多样性: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达到36.09%,但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同,上海最高达到70%以上,北京、吉林省等城市化已接近或超过50%,云南、河南、广西等省为20%多一点,或不足20%。总体来看,50年来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镇结构也不合理,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形成大中小相配套和衔接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多数处在省会,除此之外,大中城市发展很慢,如青海、甘肃、宁夏等都是如此,这些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上述发展中的种种多元化形式。
(四)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与效益平均表现出的正相关性还不很明显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规模大致呈正相关。虽然,目前对到底多大的规模才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规模与效益的正相关性是得到肯定的,但这种正相关性并不十分明显。2001年我国共有城市662个,为了较好体现出目前平均总体上规模与效益关系,我们以人口在20~400万人的城市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这一范围城市数占总城市数的93.2%。从表3中可以看出最高平均规模收益为18.13%,最低8.57%,平均为15.16%,城市规模收益是正相关的。但这种计算的不足之处就是在计算成本时,虽然加入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成本、居民生活费用和污染投资费用,但对效果的评估上,对城市系统效率计算上,社会福利变动以及对人文因素的考察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这种正相关性在平均规模收益上还达不到如此程度。
表3 城市平均规模收益率
200~400万人 100~200万人 50~100万人 20~50万
城市数 17
141 279 180
平均规模收益率 18.13%18.8%15.15%
8.5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十五”规划战略研究》(下册)第388页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二、若干建议
(一)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适时提供与城市化阶段相适应的有效制度
从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内部制度因素看,最主要的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目前的户籍制度虽有所松动,各地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来看,力度还不够大,顾虑还比较多,涉及的人还不够广。从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外部制度因素来看,其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认为政府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并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益事业、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政策等方面;其二是行政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从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分配方式,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其他有利于城市快速发展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二)城市化要关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赶上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这将在更大程度上催化城市化进程。信息化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革命使地理界限变得日益模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家间的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区域城市间相互作用力更加明显,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此发生了巨变。为此,我们有必要考虑以下方面:(1)城市定位既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也要顾及未来发展潜力。我国城市整体状况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相比较时,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对此还没有十分准确的认识,一些城市在城市定位中缺乏科学、准确。另外,城市综合竞争力、区位特征、经济环境等宏观因素都是在城市定位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2)城市产业调整要符合经济全球化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力,我国城市在发展中必须要考虑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对其影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使城市发展有源源不断的持续力。(3)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因此,城市发展还要考虑与其他城市的关系,力争做到既发挥集聚经济效果,又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成本。
(三)城市规模效益显著提高有赖于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作为多个子系统的总集,具有自发展、自完善、自修复的功能,是有生命的机体。城市发展过程应该是人、社会、自然三者不断从和谐到和谐的动态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城市子系统的耦合度,使城市发展内聚力不断增强,具体表现为:(1)建立城市生态系统。要在城市中多种花、种草、种树,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大限度通过自然力作用来建立生态系统,以此提高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加强清洁生产,注重环保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实现城市自身生产、消费、排泄和恢复机制的建立与完善。(3)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高速、低耗。交通系统是城市的血管,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城市机体的健康。因此要大力发展公共汽车、地铁、轻轨,同时也要重视自行车的独特作用,最终形成多种交通工具密切配合、功能互补的良好局面。(4)加大对长江、黄河、辽河、海河、珠江、淮河、松花江水系周围城市污水排放的监督力度。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在时间上将表现为依次推进,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城市分布不平衡特征更加突出,但总体来看城市化水平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城市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将日益凸现,我们不应坐等观望,而是要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积极融入其中,实现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