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论文_黄亚军

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论文_黄亚军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恒升中心卫生院 638011)

摘要:目的 对比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双盲法将 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内窥镜治疗,对照组采用翻剥脱术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3.57%,对照组为7.1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3例神经损伤,对照组有4例神经损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下肢静脉曲张;近期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部分患者具有手术指征,传统守住方法能够实现彻底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传统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而去微创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是具有极高的复发率[1]。本文探究了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7例,有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在38岁至56岁,平均年龄为(45.38±5.26)岁,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5例,有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在39岁至57岁,平均年龄为(46.18±5.19)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翻剥脱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外旋屈曲患肢,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股沟带以及股动脉内侧卵圆窝处分贝进行切皮,充分暴露大隐动脉,并将其切除,对动脉属支进行结扎操作,然后切除大隐静脉,并给予近心端静脉给予双重结扎操作,将剥脱器导丝置入远心端静脉并进行固定,确保导丝能够到达患者的内踝部,然后在内踝部进行切皮,然后将大隐静脉起始剪短,将远心端的大隐动脉进行结扎操作,将导丝拉至远心端,完成剥离大隐静脉,助手将170ml左右的TLA液止血推注至血管床,然后进行缝合[2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采用内窥镜治疗,选择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体位以及麻醉方法,然后在内侧膝关节进行切皮,充分游离后将远心端大隐静脉充分暴露出来,静脉属支切断并进行结扎,然后在大隐静脉的头端置入球囊套管,将CO2连续注入皮建立皮下隧道,并将静脉游离器插入,采集患者大隐静脉的分布图像,将大隐静脉主张用C型环套住,并将分支进行电凝,在腹股沟3cm处进行切皮,然后将主干大隐动脉进行离断和结扎操作,并将大隐动脉从内侧膝关节切口处拉出,将小腿部的大隐动脉进行游离,使其至患者踝部,然后将主干部位套住,对分支静脉进行电凝,然后在内踝部位进行横切,将大隐静脉的远心端切断并进行结扎,然后将大隐静脉从切口拉出,清理好积血后进行缝合[3]。

全部患者均进行相同的透光旋切术,更加患者的病情确定切口,然后将照明光棒放置在患者切口的一端,给予患者TLA注射,然后在切口的另一端置入刨削头,刨削头的转速为500/min,并匀速将其朝静脉曲张方向推进,拉紧静脉曲张两侧的皮肤,然后将其进行旋切,清理好破损组织后进行常规处理[4]。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数目、并发症、神经损伤情况以及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64.25±11.20)ml,对照组为(180.22±20.31)ml,组间差异显著(t=26.458,P<0.05);观察组切口数目为(2.10±0.53)个,对照组为(3.62±1.02)个,组间差异显著(t=6.99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05±0.15)d,对照组为(4.90±1.02)d,组间差异显著(t=9.495,P<0.05)。

观察组有1例,术后复发率为3.57%,对照组有2例,复发率为7.1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3例神经损伤,对照组有4例神经损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有1例皮下瘀斑,1例皮肤不适,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有3例皮肤不适,2例皮下瘀斑,1例皮下硬结,1例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组间差异显著(χ2=3.310P<0.05)

3.讨论

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传统手术,例如结扎术、剥脱术,虽然技术成熟,能够彻底根除病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但是手术对患者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手术虽然创生较小,但是手术要求较高,通常无法做到彻底治疗,术后患者易出现复发。本文对比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透光旋切术分别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长,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少,并发症发生率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损伤和复发率方面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更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为微创手术,虽然与剥脱术相比较,手术过程繁杂,技术要求高,但是治疗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帮助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谢婷.内窥镜下大隐静脉切除联合透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暗张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周刊,2017,2(21):120-121.

[2]杨长伟,熊炜,王文华.激光联合内镜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5,45(1):33-36.

[3]吴章,林二妹.下肢静脉曲张术式研究与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1):35-36.

[4]张海龙,李谊佳,陈昊泽.小切口大隐静脉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57-59.

论文作者:黄亚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内镜下大隐静脉切除术、大隐静脉剥脱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对比论文_黄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