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趋势论文,高中课程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包括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改革的使命包括:1)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2)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3)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为此需要重新定位普通高中的任务与培养目标,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首先强调保证共同基础,提倡多样化和选择性。在保证60%共同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开拓他们的视野,发展其个性特长。其次,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再次,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基础性,增设新的课程。重新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但这里的基础知识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和再现尽可能多的孤立的知识,而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智慧、想象力、创造力和成就意愿发展的范例性知识;而基本技能则提升为关键能力,包括自我能力、社会能力、业务能力、方法能力。
在课程实施和管理方面,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实行学分制。在课程评价方面,在进行学科考试或考查的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如美国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评价学生,韩国采用“综合生活记录簿”,日本采取“学生指导要录”等过程性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