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物理教学
新课改的推进为学科素养的培育指明了道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良好的操作技能以及优质的品格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关键,教师需要在进行知识讲授的同时,重点培育学生的个人道德以及家国情怀,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好准备。同时,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教学趋势,过去的填鸭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育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不管是在知识的梳理还是重点的讲授中都要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开阔的教学环境中的到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图表和图像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这些内容信息含量大、系统性强,其中的隐藏信息更是让学生经常忽略,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这部分内容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高考中的热点考核内容,教师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服务,总会将图像和图形画到板书上,但是这个过程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再加上必要的语言解释,课堂上的讲课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上课活动中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辅助教学,将制作规范的图形和图像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从而节省上课中老师的板书时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板书画面。
例如,在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的教学活动中,实验的展示需要大量的表格和数学,同时,建立图像和制作表格也是实验中的关键一步。如果教师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话,PPT和Excel等软件可以有效节省教师的制图时间,同时也可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让学生在准确、直观的数据和图形中建立速度与合外力还有质量的关系。同时,教师提前利用信息技术准备的课件,更可以让学生在准确便利的图像中快速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大幅度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
二、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习趣味
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面对复杂难懂的物理抽象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生活中寻求物理知识的解答不仅可以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强化物理知识的生动性。高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无法很好的掌握,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出发,不断激活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夯实物理知识,为学科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
教材中的“电磁波的产生和应用”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对电磁波的印象局限在电磁炉上。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电磁炉引入,从而导入课本中的电磁波种类,比如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等。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将书本中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结合,从而化抽象的知识为具象的理解,进而简化电磁波知识的难度,并提升学生学习时的趣味性。
三、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习热情
实验是物理课程中重中之重。物理学科很多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需要通过实验论证教材理论,进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巧妙利用实验过程,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提供实践基础。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复习中,学生容易对这部分的理论知识产生混淆,也容易在做题联系的时候发生错误。而高三阶段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能更高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将学生们容易出现的错误集中设计出几套设计方案,进而在实验中糅合这些考点,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知识原理、强化理论思维,进而避免之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牛顿第二定律”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容易,学生要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还有进行相关记录,假如这个过程中小车的质量m不改变,需要改变F的大小,记录之后测算出a的变化情况,进而论证a和F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激活学习热情,在探究中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为了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物理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升,让学生在开阔的物理思维中得到探究意识的培育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物理知识收获,进而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大力培育。
参考文献:
[1]彭云键.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8-199.
[2]马玉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99-200.
论文作者:王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学科论文; 学生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