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汉语歧义研究_语义分析论文

近二十年汉语歧义研究_语义分析论文

近二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歧义论文,近二十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歧义是英语ambiguity的汉译,传统语法只作为与“费解”、 “堆砌”一样的不合规范的现象提出来,以提醒人们注意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所以“歧义”含有贬义色彩。对汉语歧义现象进行研究,始于赵元任先生。国内率先研究汉语歧义的,是朱德熙先生,他在《句法结构》(1962年)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因层次不同而产生的歧义;并用变换的方法分析了因深层语义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七十年代开始,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理论在国内被广泛接受,这些理论为歧义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重视歧义问题,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歧义问题的重要理论意义,因为它反映了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意义)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研究歧义可以考察同一语言形式表达多种语义内容的可能性,考察表面相同的形式实质上的差异性,从而深化对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种种复杂对应关系的认识。七十年代末,以徐仲华《汉语书面语言歧义现象举例》(注:见《中国语文》1979.5。)的标志,开始了比较广泛的歧义问题的研究,至今已近二十年。近二十年里,研究者从各个侧面对歧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歧义定义研究、歧义类型描写、歧义格式研究、歧义分化方法和语用消除方法的探讨。

歧义定义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歧义和与之易产生混淆的模糊、笼统、含混等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区别所在,阐述歧义所存在的语言形式的特点,目的在于划定歧义严格的外延,以便对歧义规定出确切的定义。

研究认为,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分析,且其中不同的意义都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如“热爱人民的军队”→①热爱/人民的军队,②热爱人民的/军队,两种意义都成立。模糊,是语义所示边界不明,如“黄”与“非黄”(红、橙、绿……)颜色的边界不能绝对分清楚,“黄”语义模糊,“黄色的花”组合语义也模糊,但不论怎样,它不产生两种理解。“黄色的书”,①指黄颜色的书,②指写色情的书,两种意义都成立,所以有歧义。其中①的语义仍然是模糊的。笼统,指语义中个别成员不具体、不确定,它是语义概括性的反映。一般语义都是笼统的,如“动物”概括了人、马、猴、狗、猪、羊……,并不指明指称其中的哪一种;“人”也未指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语义的概括性无论高低,都是就某个意义而言的,不涉及歧义。石安石先生介绍了区分歧义与后二者的两种方法:区分歧义与模糊的“换言法”,区分歧义与笼统的“并列检验法”(注:石安石《说歧义 》,中国语言学报第三期,1988.12。),使三者的区别更加明晰。含混,是指语句表达中语义不清,使人无法了解语言形义的意义,是一种语病。如“他看见他笑了”,“他三岁时,财主杀死了父亲”,前者是语法上的“指代不明”错误,后者是“成分残缺(缺定语)”错误,在逻辑上属于“无意义”。

对于歧义所存在的语言形式,一般认为,在“词”这一层面上只有多义(多义词)没有歧义,词组成短语以上的语言形式里歧义是否都存在则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只有句子才会发生歧义,短语(如“救活的,出口商品,咬死了猎人的狗,对售货员的意见)里存在的多种意义是多义而不是歧义,句子增加了上下文和“人的因素”(语言外因素)产生的不同理解是歧解,不能看作歧义;有的认为只有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不同理解才是歧义,即歧义是在言语层面中产生的;有的认为除了多义词和特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事实上的多种非释之外,短语、句子都可能存在歧义,前者认为,歧义是个别现象,后者则认为歧义是任何语言中都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可能出现的不同解释,不一定是事实上的多种解释。多数研究者(尤其在九十年代)取后一种看法。有些人把语境加入后引起的不同理解称为“歧解”或“语境歧义”(以区别于语法、语义因素本身,引起的歧义)它有时和语法因素有关(如“谁买苹果?进口货。”→进入口中/境外引进),但句法因素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语言外因素(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话题,不同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等)(注:参见王建华《语境歧义分析》,中国语文,1987.1。张黎《言语交际中的歧解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4。)。

歧义定义研究纠正了八十年代初期研究中的定义过宽的缺陷,排除了把模糊、笼统、含混、双关等当作歧义的现象,并从语义、句法、语用上分析了多义、歧义、歧解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歧义类型描写。对于歧义类型的描写,石安石在《说歧义》中作过概括的论述。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角度。从语体角度能够分出口语歧义和书面语歧义,口语歧义如:“她姓zhāng(章/张),“你zuò一会儿。”(坐/做),这实际上就是同音词歧义。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的根源角度,又可以把歧义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这种分类是最重要的分类,最能反映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种种关系。

词汇歧义是因词语的词汇意义差异而生的歧义,包括两类:1、 一词多义而生的歧义。如“饭我不吃了”(饭→谷类食物/一天中定时吃的熟食),“这些人多半是学生”(多半→可能/多数)。2、 同音异义而生的歧义。包括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如“看到很多杜鹃”(杜鹃→一种植物及其花/一种鸟的名字)。还包括同音的词与短语,如“红花”(红色的花/一种植物)。

组合歧义可分为语法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1、 语法歧义有以下几类:①句法关系不同(层次相同)而生的歧义。如:出租汽车(动宾/偏正),学生家长(联合/偏正)②句法层次不同(句法关系相同)而生的歧义。如:中东石油价格、新职工宿舍。③句法关系、层次都不同而生的歧义。如:我们三个一组、对他的意见。④句法成分多功能或因同音语法成分(兼类词)而生的歧义。如:写得好(表可能/表状态)、饭不热了(动词/形容词)、爬过雪山(趋向动词/时态助词)。2、 语义结构关系而生的歧义有:①语义关系不同而生的歧义。如:母亲的回忆(施事/受事), 送的人( 施事/与事)这些书他们都买了(语义指向“他们”/语义指向“书”)②强调点不同或背景蕴含不同而生的歧义。如:除了妈妈,他最怕爷爷。A.强调“爷爷”,蕴含“他”怕的不只一人,意思是“他”最怕妈妈,其次怕爷爷;B.强调“他”,蕴含不止一人怕爷爷,意思是“妈妈”最怕爷爷,其次是“他”(怕爷爷)。这类歧义多有语音形式上的差别(主要是重音的位置),因此仅限于书面语。

歧义类型的描写往往和歧义产生的因素(原因)联系在一起,对歧义的分类也就是对歧义产生的原因的归纳,对歧义原因的分析也就是在归纳歧义类型。因此一些探讨歧义产生因素的论著也属这一方面的研究,如:曹永金《句法结构歧义现象产生的因素》,因作用《关于左右多义词组意义的因素》(注:曹文见《辽宁师大学报》1986.2,田文见《湖北大学学报》1988.2。)。

总观歧义研究的各个方面,歧义类型描写的研究是比较细致全面的,它对整个歧义问题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这并不是说它已经归纳出了汉语歧义的所有类型,如对“差点儿没死”(死了/没死)一类歧义就没有进行归类。

歧义格式研究主要在揭示格式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分析歧义组合形成的具体原因,构成的条件,揭示组合成分的词类(次类)及其配合规律,提出分化歧义的具体办法。这方面研究往往就一个或几个歧义格式进行探讨(主要讨论歧义组合)。其中对、N[,1]+的+N[,2](名[,1]+的+名[,2],如“诗人的风度”)、V+的+是+N(动+的+是+名,如“反对的是他”)、在+NP+V+N(如:在黑板上写字)等格式的研究较为细致深入。而对NP+V+N格式(如,朱德熙:《“在黑板上写字”及其相关句式》),还引起过一场小规模的论争。他们争论的焦点在对层次相同而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结构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分化等问题。参加争论的有王政红《在NP+V+N句式的歧义原因》(注: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马庆株《述宾结构歧义初探》(注:吴新华、李汉威、冯志伟文分别见人大复印资料1985.1、1990.9、1996.6,王海丹文见《洛阳师专学报》1990.2。)、欧阳寿荪《歧义和结构》、吴英才、李裕德《现代汉语的歧义》,而朱德熙《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注:张文见注④,金文见《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3,刘文见《辽宁大学学报》1997.3。)是同类研究中最有深度最有启发性的一篇。它在讨论歧义格式的同时,还提出了分化歧义的方法的问题。

歧义分化方法的探讨主要在于研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歧义如何分化才最有效的问题,朱德熙先生提出了分化歧义的四个依据:1、 组成成分的词类(词的次类、次小类);2、层次构造;3、显性语法关系(语法结构关系);4、隐性语法关系(语义结构关系)。 他还并提出了句式变换、指明层次构造、语法关系及语义关系等方法分化歧义句式。歧义研究中专论分化方法的论著极少,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汉语语法研究中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语义学、语用学中吸收的方法,如以层次分析法揭示构造层次和显性语法关系,以替换、变换分析揭示组成成分不同的词类及不同的隐性语法关系,以语义特征描写、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解析变换分析等不能解决的造成歧义句的原因,并引进了隐含、蕴含、移位等观念。邵敬敏在《歧分化方法的探讨》中论述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情况、适用范围和分化歧义的能力。

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歧义往往是能被消除的,消除歧义的手段即语用手段。对消除歧义的语用手段进行探讨的,主要有吴新华的《汉语是怎样排除结构歧义的》,王海丹的《语音对句法歧义的制约作用》,李汉威《汉语歧义结构及其分化手段》,冯志伟《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歧义消解方法》等,归纳起来,其手段是:

1、语音制约。不少书面语的歧义, 一加入语音因素则不再有歧义,因为语音消除了歧义,如轻声(他想起来了→qǐlái/ qǐlai),重音(十二岁就一米三→重音在前/重音在后),声调(好说话→hǎo/hào),停顿(穿/破/衣服→“穿”后停顿/“破”后停顿,这与语法层次也有关)。2、 语法制约。如“烤白薯”歧义,在“吃烤白薯”(定中)与“去烤白薯”(动宾)中为单义,因为“吃”要求宾语指物,“去”带宾往往表处所。3、 语义制约。如“他弟弟很多”歧义,在“小说书他弟弟很多”为单义,因“小说书”成为话题主语,不能让“他”再成为话题主语,只能作“弟弟”的定语。 4、语境制约。口语中的语境,在书面语中即为上下文。如“做得好”歧义,表示可能/状态“这条裤子做得好,穿这条吧”。“做得好”在这里只表状态。5 、增添虚词,明确语法关系。如“学生家长”→学生的家长、学生和家长。6、 变换句式。“他倒了一杯水”(倒掉/倒上)→他把一杯水倒了(倒掉)。

以时间先后和有关歧义的资料来看,歧义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歧义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并都有较多较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九十年代多侧重于歧义格式研究,并更加关注歧解问题,近两年来就有张黎的《言语交际中的歧解现象》,金锡英的《歧义现象和言语交际》、刘芝芬的《试论言语歧义》等。

近二十年的歧义研究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较大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研究歧义格式的文章虽然较多, 但就某个或某些格式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从中得出较为代表性的规律的文章较少; 2、对层次构造尽显性语法关系不同的歧义分析较多,对组成成分不同及隐性语法关系不同的歧义尤其是名词动词以外的组成成分歧义分析较少;3、对某些难以分化的歧义格式研究不够;4、歧义定义、歧义与歧解的界限仍不够明确。

标签:;  ;  ;  

近二十年汉语歧义研究_语义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