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不同,思维导图的优势是非常大的,具有着较强的可视性,通过思维导图的观察和绘制,能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得到锻炼,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发展,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不断的加强思维导图的引入,不断的促使这一形式和课堂教学的结合,达到最佳的教育成效。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80-01
前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等,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思维导图在其中的引入,与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相符的,可以将知识点更好地放置在对应的图形当中,具有着非常强的操作性,也便于学生的理解。针对于思维导图这一形式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图形,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上的训练,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种方式。
一、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逻辑
在语文课程的实践开展当中,阅读是其中相对比较难的一个部分,特别是不断地随着年级的增长,文章的难度和容量也在不断地进行增加,怎样让学生在这些文章当中抓住其中的要点、主线,也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深入探究的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在以往的教学当中,假如只是凭借一些引导性的提问,很容易使得学生陷入主次不分这一困境当中,使得诸多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而在实践教学当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形式的引入,就能使得原本的问题得到解决,帮助学生理清文本逻辑,使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得到展现[1]。
例如,在讲解《去年的树》一课的过程中,在文章中一共有着两个主角,分别是大树和小鸟。在本篇文章中,按照情节划分主要可以进行两个部分的划分,前一部分是大树和小鸟约定好来小鸟来年为大树唱歌;后一部分则是大树变成了火苗,小鸟却依旧对着大树歌唱,信守了自己的承诺。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按照文本的思维逻辑提前绘制思维导图,将文本的内容以层次分明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深化感悟,对大树和小鸟之间的真挚友谊进行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运用思维导图,囊括重点知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2]。从文本的类型这一方面上看,主要可以将文章划分成诗词、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下,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究的知识点也是有所不同的。如,记叙文更加侧重事物和人物的发展;议论文更加侧重于论据的罗列;诗词更加重要的是对诗词的理解以及单字解释。所以,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加强在此方面的重视,力求将思维导图的价值更好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村居》这首古诗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对教学的侧重点进行明确,那就是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本思想、文章中的生僻字词释义等。在明确好这些知识要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进行归纳,使得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更好地了解,实现知识点的全面理解,这样也能使得学生的背诵效率得到提升,加强学生的联想记忆,使得思维导图在课程中的价值得到展现。
三、运用思维导图,生成主动意识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在新的理念引导下,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摒弃原本的陈旧理念,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展现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使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生成更多的主动意识[3]。
例如,在讲解《端午粽》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在课前制作好思维导图,并在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中实现思维导图的运用,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初始就对内容形成基本了解,使得学生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为后续教学的开展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四、运用思维导图,掌握阅读技巧
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教师应该紧密地结合思维导图和阅读教学的特点,使得原本的教学内容得到调整和优化,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实现对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带领下也能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例如,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当中,含有几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文章提取出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对鲁迅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思维导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工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内容,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是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的,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地进行思维导图的运用,来帮助学生理清文本逻辑、囊括重点知识、生成主动意识、掌握阅读技巧等,使得最佳的教育成效得到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燕.让经典诗词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情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41-142.
[2]丁慧.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52+54.
[3]赵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55+57.
论文作者:江运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这一论文; 教师论文; 文章论文; 文本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4期论文;